【王昌龄七绝练笔】3、《长信秋词》之三

第一部分

王昌龄轶事典故

1、一片冰心

王昌龄汜水尉任职五年后,开元二十八年获罪,被远贬岭南,江宁丞,世称“王江宁”。

从长安赴江宁任所,王昌龄故意迟迟不去报到,在洛阳一住就是半年。到江宁后,又曾去太湖、浙江一带游览。因过于意气用事授人以柄。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作于王昌龄赴任江宁丞之日,这时他正遭谤议,送别至友远行,当时凄切心情可想而知。临别所嘱,惟以玉壶冰心自明心迹。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里的南国烟雨和兀然傲立的孤峰,既是景语也是情语。

2、旗亭画壁

唐玄宗开元年间,诗风日盛,不分朝野,无论官民,都喜欢吟诗唱曲。唐诗最初供人吟诵歌唱。开元二十五年,王之涣、王昌龄、高适都在东都洛阳游学,三人小聚唱和留下一段佳话。

具体记载于唐代文人薛用弱的《集异记》中,原文如下: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

一日,天寒微雪,三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偎映,拥炉火以观焉。

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

俄而,一伶拊节而唱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

寻又一伶讴之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

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

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之。

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涣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

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诣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

故事展现了唐代配乐歌唱的乐府、声诗并著的局面。

3、籍贯争议

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

《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京师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

《新唐书 文苑传》称其为江宁人,或为误会。

殷璠《河岳英灵集》又称"太原王昌龄"。

《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第二部分

一、《长信秋词》之三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二、注释:

奉帚:持帚洒扫。多指嫔妃失宠而被冷落。

平明:指天亮。

金殿:指宫殿。一作“秋殿”。

团扇:即圆形的扇子。班婕妤曾作《团扇诗》

共:一作“暂”。

玉颜:指姣美如玉的容颜,这里暗指班婕妤自己。

寒鸦:寒天的乌鸦;受冻的乌鸦。暗指掩袖工谄、心狠手辣的赵飞燕姐妹。

昭阳:汉代宫殿名,代指赵飞燕姐妹与汉成帝居住之处。


三、解析:

前两句写天色方晓,金殿开门,即开始洒扫,每天过着刻板的日子;打扫之余,心头苦闷无以言说,独自手执团扇,且共徘徊。“徘徊”,写心情之不定,“团扇”,喻失宠之可悲。“且将”则更见出孤寂无聊,唯有袖中此扇,命运相同,可以徘徊与共而已。

后两句进一步用一个巧妙的比喻来发挥失宠宫女的怨情,仍承用班婕妤故事。昭阳殿,即赵飞燕姊妹所居。时当秋日,故鸦称寒鸦。古代以日喻帝王,故日影即指君恩。寒鸦能从昭阳殿上飞过,它们身上还带有昭阳日影,而自己深居长信宫,君王从不一顾,虽有如玉的容颜,倒反而不及浑身乌黑的老鸦了。怨恨自己不但不如同类的人,而且不如异类的物——小小的、丑陋的乌鸦。按照一般情况,“拟人必于其伦”,也就是以美的比美的,丑的比丑的,可是玉颜之白与鸦羽之黑,极不相类;不但不类,而且相反,拿来作比,形成强烈反差。如果都是玉颜,则虽略有高下,未必相差很远,那么宫女的怨苦、不甘心,就不会如此深刻,而上用“不及”,下用“犹带”,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其实是非常深沉的怨愤。凡此种种,都使得这首诗成为宫怨诗的佳作。

孟迟的《长信宫》和这首诗极其相似:

君恩已尽欲何归?犹有残香在舞衣。

自恨身轻不如燕,春来还绕御帘飞。

首句是说由得宠而失宠。“欲何归”,点出前途茫茫之感。次句对物伤情,检点旧日舞衣,余香尚存,但已无缘再着,凭借它去取得君王的宠爱了。后两句以一个比喻说明,身在冷宫,不能再见君王之面,还不如轻盈的燕子,每到春来,总可以绕着御帘飞翔。不以得宠的宫嫔作比,而以无知的燕子对照,以显示怨情之深,构思也很巧,很切。

但若与王昌龄此诗比较,就可以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和差距来。两首诗都用深入一层的写法,不说己不如人,而叹人不如物,这是相同的。但燕子轻盈美丽,与美人相近,而寒鸦则丑陋粗俗,与玉颜相反,因而王昌龄此诗的比喻,显得更为深刻和富于创造性,这是一。其次,明说自恨不如燕子之能飞绕御帘,含意一览无余;而写寒鸦犹带日影,既是实写景色,又以日影暗喻君恩,多一层曲折,含意就更为丰富。前者是比喻本身的因袭和创造的问题,后者是比喻的含意深浅或厚薄的问题。所以孟迟这篇诗,虽也不失为佳作,但与王诗一比,就不免相形见绌了。



第三部分

一、练笔要求

1、仿“不……犹……”句式,仿效强烈反差的效果;

2、实写与暗喻结合;

3、格律音韵不限。


二、练笔习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昌龄七绝练笔】3、《长信秋词》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