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员|《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性感大脑养成之书

王小波 1952-1997中国当代作家。1952年出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4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成为自由撰稿人。小说《黄金时代》《未来世界》两度摘得“《联合报》中篇小说大奖”,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马德普拉塔国际电影节蕞佳编剧奖”。1997年4月11日病逝。代表作有杂文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沉默的大多数》,小说《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红拂夜奔》等。

【精彩选载】

从Internet说起:海明威在《钟为谁鸣》里说过这个意思:所有的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以为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但这个想法我觉得陌生,我就盼着别人倒霉。五十多年前,有个德国的新教牧师说:起初,他们抓共产党员,我不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会员;后来,他们抓犹太人,我不说话,因为我是亚利安人;后来他们抓天主教徒,我不说话,因为我是新教徒。最后他们来抓我,已经没人能为我说话了。众所周知,这里不是纳粹德国,我也不是新教牧师。所以,这些话我也不想记住。

关于幽闭型小说:这种噩梦会在文学上表现出来。这正是中国文学的一个传统。这是因为,中国人相信天不变道亦不变,在生活中感到烦躁时,就带有最深刻的虚无感。这方面最好的例子,是明清的笔记小说,张爱玲的小说也带有这种味道:有忧伤,无愤怒;有绝望,无仇恨;看上去像个临死的人写的。我初次读张爱玲,是在美国,觉得她怪怪的。回到中国看当代中青年作家的作品,都是这么股味。这时才想到,也许不是别人怪,是我怪。

所谓幽闭类型的小说,有这么个特征:那就是把囚笼和噩梦当做一切来写。或者当媳妇,被人烦;或者当婆婆,去烦人;或者自怨自艾;或者顾影自怜;总之,是在不幸之中品来品去。

工作与生活:心胸是我在生活中想要达到的最低目标,某件事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认为不值得做,某个人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觉得他不值得一交,某种生活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会以为它不值得一过。罗素先生曾言,对人来说,不加检点的生活,确实不值得一过,我同意他的意见,不加检点的生活,属于不能接受的生活一种,人必须过他可以接受的生活,这恰恰是他改变一切的动力,人有了心胸,就可以用它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跳出手掌心:在文学艺术及其他的人文领域之内,国人的确是在使用一种双重标准,那就是对外国人的作品,用艺术或科学的标准来审评;而对中国人的作品,则用道德的标准来审评。这种想法的背后,是把国外人当成另一个物种,这样对他们的成就就能客观的评价;对本国人则当作同种,只有主观的评价,因此我们的文化事业最主要的内容不是他的成就,而是他的界限;此种界限为大家所认同,谁敢越界就要被群起而攻之。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书籍品种浩繁,人们在拥有更多选择权的同时,也面临着不知如何选书阅读。为此,李廿廿以“荐书员”的形式每日荐书,帮助缓解书友的“书籍选择困难症”。

你可能感兴趣的:(荐书员|《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性感大脑养成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