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出来了,就鲍叔牙举荐管仲,齐桓公放下“一剑之仇”而后管仲辅助齐桓公成为一代霸主这个故事,讲讲对哪个人物感触最深。
我感触比较深的是鲍叔牙。鲍叔牙留给世人的感慨最多的就是知己这个形象吧。
在《史记》里,管晏列传第二,有管仲的原话,据说是鲍叔牙去世之后,管仲大恸,动情地对身边人说起和鲍叔牙过往,翻译过来是这样的:
“我和鲍叔牙相识于微时,和鲍叔牙一起在南阳做生意,到分财利的时候,我给自己多分一点,鲍叔牙不以为我是一个贪婪的人,因为他知道我家里贫困。
我曾为鲍叔牙出谋划策,结果搞得事情更加糟糕,鲍叔牙不以为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因为他知道时机有利和有不利的。
我曾经三次出仕,都被君主赶出来了,鲍叔牙不以为我是个无能的人,因为他知道,我只不过生不逢时而已。
我曾经三次参加战斗,三次都临阵逃脱,鲍叔牙不以为我是一个怯懦的人,因为我家里有老母亲在。
公子纠被杀,同为他老师的召忽随之自杀,我沦为阶下囚,受尽屈辱,鲍叔牙不以为我是一个没有羞耻心的人,因为他知道,我是不以功名显天下为羞耻的人,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就这么一段短短的话语,概括了管鲍之交的渊源。世人皆知管仲穷困潦倒,贪财怯懦,是不成功的商人,不合格的士兵,不称职的官员,不忠义的臣僚,唯有鲍叔牙知道,管仲志存高远,有治世之能。
这个信任从哪里来,或者是很多个夜晚,明月下,小舟上,二人同酌,谈及对于未来的设想,对政治的思索。让鲍叔牙对管仲深深的了解,并且欣赏又推崇。管仲的言语里有鲍叔牙的理想,他们的志向是一致的。
除了无条件的信任,鲍叔牙还为管仲精心筹划,逆转乾坤,把管仲从一个阶下囚变成一个宰相。历史上这段犹为精彩,事情是这样的。
说齐僖公去世后,他的长子齐襄公即位,齐襄公荒淫无道,昏庸无能,成功把自己作死了。然后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去争夺君位。途中相遇,管仲射中了公子小白,公子小白倒地装死,实际快马加鞭回国,先一步登上了君位。就是后来的齐桓公。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齐桓公的对头基本是没有活路的,公子纠,管仲一个也逃不掉。这个时候鲍叔牙对齐桓公说,管仲射你一劍,那是忠君之事,您如果捐弃前嫌,使他成为你的臣子,他也会忠于你的。而且管仲是难得的人才,鲁国也知道,如果他在鲁国掌权,那么对齐国是大不利的。齐桓公觉得有道理,又说,这人现在不再我这边啊,鲍叔牙说这事我来搞定。
鲍叔牙就带领一支军队出使到鲁国,他对鲁庄公说,我们国家有两个不法的人在你们这里,公子糾是主犯,但他是国君的兄弟,国君不忍亲手杀自己的兄弟,所以你们把他杀了。迫于威势,鲁庄公就把公子糾杀了。鲍叔牙又说管仲是我们国君的死敌,一定要把他带回齐国,等候我们君主的发落。
这个时候鲁国的一个谋士建议鲁庄公,一定不能把管仲放回齐国,他说管仲和鲍叔牙的交情,天下谁人不知呀,(原来那时候管鲍之交就很有名气呢),管仲要是回到齐国,肯定不会被杀掉,既然不能为我国所用,也不能为齐国所用,给他个尸体就好了。
鲁庄公觉得有道理,就把管仲绑上来,准备下刀,鲍叔牙说,且慢,管仲是我国君主的死敌,一定要由我国君主,当着众大臣的面杀了他,才能起到警策作用,如果现在把他处死,就不是我这次出使贵国的目的了。鲁庄公迫不得已,只好把管仲交给了鲍叔牙。
管仲就这样被带回了齐国。史笔简艳,寥寥数语。却可以想象当时是怎样的一个生死时速,命悬一线。如果没有鲍叔牙的周密筹划,步步为营,管仲随时都可能被两只大佬捏死,然而鲍叔牙做到了,与死神博弈,他抢到了管仲。
这令人落泪的知己情!
由鲍叔牙推荐,管仲当上了宰相,事实上,他确实给齐桓公挖了一个宝藏。管仲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提出了一系列利于民生的改革。辅助齐桓公一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孔子评“民到如今受其赐”。可以看出,管仲对于民生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高山流水遇知音,彩云追月得知己。何其有幸,颠沛流离,有人陪 ; 生死一刻,有人助 ; 才华未展,有人信。管仲得遇鲍叔牙,此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