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未来最优解:做一些无用之事,读一些无用之书

很早以前,当我们还是小学和初中学生,每天接触的知识基本都是教科书,偶尔有接触一些课外书,如果被家长和老师发现,还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免不了挨批评。后来上高中,老师对课外书不再那么排斥,也鼓励我们读一些课本之外的内容。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高二以后,读课外书也慢慢成了奢侈。那时候,可能缺乏老师们合理的指导,或者,老师的建议我们也听不太懂,所以,那阶段,我生生错过了整个高中阶段课外书很可能带来丰富的知识与视野。

但是,我对文字一直有一种崇高的敬意。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字被打印出来的那种震撼,那种肃然起敬,所以,那时候的观念当然是所有文字都是宝贵的,不容半分践踏。

我可能知道多读书,最好能读好书,读正统的书是对的。但是,并没有足够的阅读量支撑,也缺乏区分一本书好坏的基本常识和逻辑。

大学时间充裕,在图书馆接触了不少书籍,见识了不同种类的书籍,也对诸如脑科学、中外哲学、管理学、法学等几个大类的书籍泛泛读了几本。不过那时候很狂傲,觉得自己读了很多书,懂很多事情。现在回头看,就像一个初中生上了两年基础入门课,了解什么是电,什么是重力,什么是原子,就觉得自己能创造很多事物一样可爱。

有位教法理学的张强老师跟我们说过:“读书不要太功利,趁年轻,多读一些无用之书。”

不就是要多看一些书嘛?就是看一些精神消费的书,顺便提升一下道德情操,以及精神高度嘛!我懂,我读的书多着呢!老师您说的我是心领神会,英雄所见略同啊!?

后来认识了一位朋友,她居然能把图书馆一楼到三楼几乎每一个借阅室每一排书籍的种类和其中很多书名说出来,我惊讶得张大嘴巴,实在惊为天人。而且看得出来,其人出口不凡,思考有深度,表达有逻辑,趣味高雅,学识广博,以至于由内而外散发出光彩夺目之引力。我自惭形秽。

那是我才明白,她才是张老师说的,真正读了“无用之学”的书的人。

所以,我以为我领悟了老师说的那句话。

整个大学时代总体来讲,我个人读的书都是凭兴趣,广泛涉猎,没有目的,没有重点。我是比较典型的一个自恋狂,而且可能还有些过头了,总以为自己比别人读的书多,知道的多,一瓶不满半瓶摇,可能个性如此,兴趣过于广泛,思想过于天马行空,对经典和权威没有足够的重视,知识落地不够聚焦,这种张狂的个性反而导致连当初司法考试也没有通过,成为大学时代的遗憾之一。

大学司考落榜后,逐渐意识到:成年人的学习,就应该有功利心。你再学识渊博也不能当饭吃,人家一个律师证怼死你。

大学毕业后很久以来,我都持这种观点,觉得世界变化那么快,分工越来越复杂,知识越来越多样,因为世界变化越来越快,所以我们的学习就应该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也许这样才能勉强跟上时代,何谈所谓爱好,虚构累作品就更是难以进入我的视野了。

今天读了王烁的《做点无用之事》,刷新了我的认知。

他的逻辑是这样的:只做有用的事,看起来符合当下最优解,但是不符合人生多元化策略。就好像爬山,我们的目标在群山之中是爬上最高的山,但如果你不管三七二十一,找到山坡抬腿就爬,有可能爬到顶发现远处还有更多更高的山峰。

所以我们都谈啊“实干兴邦”,都谈“务实不务虚”,殊不知“务实”最大的坏处就是,当下活的很好,但是我们终将面对未来,当下太“有用”的知识,很可能未来更难抽离现在,从而导致悲剧性结果。

前不久我打车遇到一位司机师傅,聊天发现,这位师傅当了十多年公交司机,工作稳定,在小地方生活,拿着五险一金,家庭也幸福和美。突然有一天,从隔壁城市调来一大批公交车,原因是隔壁城市网约车太多了,公交车市场被割裂的很厉害,此君深感不安,赶紧改行跑滴滴。谁知有一天,一大批外地的滴滴车又从隔壁城市涌进来了,原因是这些车都是当地拍照在外面拉客被遣散回来,这样一来,此君的生意立马又缩减了一半,最重要的是,后来他的私家车也不让跑了,原因是他的车是省城拍照,要跑也要到省城跑。无奈之下,此君带着妻子来到省城做起了烧烤生意。烧烤生意还算不错,家中老父亲也来帮忙,但是这份工作毕竟太熬夜多,太辛苦,最近老人身体渐渐吃不消回家养病了,他的生意也开始变得不好,所以白天此君又跑起了滴滴。他感叹真的很疲惫,下一步也不知道干什么,打算走一步算一步。

沉迷于当下最大的问题就是,它无法给你不确定的未来一个确定的结果。

看一些无用之书,做一些无用之事,搞一些无效社交,看似时浪费,实则是对未来做准备。尝试或努力做一些看起来无用的事,局部不是最优解,但有可能全局是。

所以,还是要读书、交流、创造,以及无聊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应对未来最优解:做一些无用之事,读一些无用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