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

在我的印象里2020年有一部特别火的电视剧《装台》,据说是在北山门这个村子里取景,而今也要拆迁重建,村子里的烟火气也将不复存在。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包围村子,城里越来越多的村子集中改造也必然是趋势。

早些年,当我的妹妹刚刚毕业工作初期就在城中村过渡了几个月,我也刚好有了机会近距离的接触。村子里走进去像是走进了另外一个世界,热闹非凡,生活气息浓烈,特别是傍晚时分忙碌一天的上班族、打工族回到巷子里激活了整个村子的生机,沿路各种商店、小吃、夜市、水果店、杂货铺充斥的都是人,形形色色穿着的人交织在一起。

村子里最牛气的是房东们,家家户户基本上都要盖到七八层楼的高度,几十家住户让每个村民可以悠哉的当个躺赚的包租婆,旱涝保收。每一个村民都极大程度的把空间利用到极致,甚至这一家的楼和另外一家的楼的窗户对着窗户,触手可及,也不用奢侈太阳洒在屋子里的明媚,住在村子里的也大多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是进城务工的夫妻,甚至可能是陪孩子上学的家庭,虽然各自独处一室,但也会彼此影响,这是所有奋斗着但又不甘心现状的人儿的临时栖息地。住过城中村的人估计更渴望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而我妹妹那时候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也当个包租婆。

在我所在小区不远的非主街道就是小区融合城中村的布局,有几条街道一边是规划有序的小区,一边是热闹的城中村,配套学校、诊所、生活必需品应有尽有,其实给周边的人也带来的极大便利,有一天经过的时候发现一边商家子大甩卖,一边工作人员在准备围挡隔离,没想到这块“自留地”这么快也保不住了。周五下班后绕过去的时候,发现人去楼空,一下子好像按下了暂停键,昔日热闹的场景如电影般在脑海里放映,因为这里拆迁的也有我曾经的生活轨迹。

在这条街道最后一次买东西是琅琊鸡爪,是一家规模还可以,卤肉品种丰富,味道不错,生意还蛮红火的商家,在这里吃过最好吃的鸡爪爪,软糯有味儿,隔阵子总会惦记着去买一些过过瘾。最早喜欢吃的是一家“诚净和”的蒸饺,尤其是南瓜粥,吃了几年后不知道是倒闭了还是搬迁了,也因次学会了用豆浆机做南瓜粥,还原了当时的舌尖上留下的味道,后来开了一家“渭南蒸饺”,喜欢他们家地软蒸饺,薄薄的皮,十足的馅儿,每次吃着热腾腾的蒸饺很满足,有一次看到老板娘在认真的挑拣地软,也从此吃的更放心了。还有一家做的很有特色的凉皮店“七七家”,光招牌都是清新的,那个擀面皮卖的特别好,还有荷叶饼夹腊肠也特别好吃,经常都是各种骑手在等待送外卖。

在这里跟同事吃过陕南菜,跟别人相亲的点菜因为手写的字太难看而放弃,在这里专门去买过老台门的包子和浓稠而香甜的豆浆,在yq期间没有地方吃饭的时候,有些商铺增加了蔬菜的供应,也成为了我糊口的来源,后来这家新开了一家卖馒头包子的店铺,种类繁多,我也会买些玉米馒头、曲米馒头、发糕,或者喜欢吃的蛋黄肉粽。还记得在地摊经济火热的时候,这条街街道迎来了高光时刻,沿路的出路店铺外,一个地摊推车就可以卖新鲜的瓜果蔬菜,小吃,沿路走过去总会买点吃的回去,比如刚成熟的核桃,新鲜的草莓,刚长出来的玉米、红薯,或者卤味鹌鹑蛋...


还有一家“良友”照相馆,门头的招牌有些年头了,但老板的水平还不错,几乎所有的证件照都是找这位老板拍摄的,刚毕业那会拍的一寸照还是短头发的样子,兜兜转转一圈我现在又留回了短发,而这一切也要清零了。

看着围挡的护栏,挂起的标语把我拉回了现实,我也知道这一切终将成为历史,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城市终归是要向前发展,记录下这份回忆,愿我们的城市发展越来越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