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吓死的病人与安慰剂效应

      心理学上一个非常有名的试验。心理学在警察局和法院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位即将被处死的罪犯。警察把罪犯带到一间黑屋子里,告诉罪犯:“根据你所犯的罪,我们已经决定为你执行死刑。本次死刑执行的方式,让你流干血而死。”

图片发自App

      然后,把罪犯捆到床上,将手臂伸出床外固定好,并将罪犯的视线隔开。一位医生拿着一把明晃晃的手术刀伸到罪犯面前说:“我现在就用这把刀切开你的动脉血管。”一边说,一边用锋利的手术刀在动脉处轻轻地划了一下。不过,医生并没有使劲,犯人只是稍稍划破了一些皮,并没有流多少血。

      但是,心理学家们在犯人床边放了一个金属盆,用滴漏将水一滴一滴滴到盆里。水滴落在金属盆中,发出恐怖的嘀嗒、嘀嗒的声音。而且,旁边几个化装成医生的心理学家还时不时地说句话,“已经300毫升了”。一会儿 “已经小半盆了”。

      犯人在这种恐怖的气氛下,脸色越来越苍白,好像真的流失了这么多血一样。到最后,竟然真的面色苍白地死去。

      无独有偶,早在我国《晋书》中就有记载这样的故事

      晋朝一个叫乐广的人,经常请朋友到家里喝酒聊天。一天,乐广宴请宾客,大厅中觥筹交错,饮酒作乐。一位客人正举杯痛饮,无意中瞥见杯中似有一条游动的小蛇,但碍于众多客人的情面硬着头皮把酒喝下。

        而这位朋友自从那次喝酒之后就病了,而且病得很厉害。得知这个消息的乐广登门拜访,刚开始这位朋友支支吾吾,后在乐广的再三追问下说出实情:"那天你盛情招待我,本来大家喝得很高兴。我喝了几杯以后,突然发现我的酒杯里有一条蛇,而且还慢慢地蠕动。我当时感到很害怕。但盛情难却,所以我勉强喝了那杯酒。回到家里以后,我感到全身都不舒服,总觉得肚子里有一条小蛇。就这样一病不起了。"

      乐广得知他的病情后,思前想后,终于记起他家墙上挂有一张弯弓,于是,他再次把客人请到家中,邀朋友举杯,那人刚举起杯子,墙上弯弓的影子又映入杯中,说:"都是它在作怪,杯中的蛇是这张弓的影子!"  随后,乐广把弓从墙上取下来,杯中小蛇果然消失了。

      这位朋友恍然大悟,压在心上的石头被搬掉,病也随之而愈。这就是成语“杯弓蛇影”!

图片发自App

      而无论是被吓死的犯人还是被吓坏的客人,都不是真的被真实的外物所伤,而是倒在了他们内心“以为”的伤害上,这就是——心理暗示!

      从心理机制上讲——心理暗示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而,我们每个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都真实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自我心理暗示的情形!   

      而心理暗示可以分为消极心理暗示和积极心理暗示、消极的心理暗示则对人的情绪、智力和生理状态都产生不良的影响。但是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能产生良好的影响,调动人的内在潜能,发挥最大的能力。

      就比如成语望梅止渴的故事——曹操行军途中,失去了有水源的道路,士兵们都很渴,于是他传令道:“ 前边有一片梅子林,果实非常丰富,又酸又甜可以解除我们的口渴。”士兵听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曹操)利用这个机会把士兵们带领到前方有水源的地方。其实描绘的就是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

图片发自App

      而美国医师毕阙博士的在1955年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提到了“安慰剂效应”——有报告纪录到大约四分之一服用安慰剂的病人,例如声称可以医治背痛的安慰剂,表示有关痛症得到舒缓。而触目的是,这些痛症的舒缓,不单是靠病人报称,甚至还可以利用客观的方法检测得到。而这个痛症改善的现象,却并未出现于没有接受安慰剂的病人身上。

    因此,安慰剂效应,又名假药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图片发自App

      或许结合上面的故事里,下面的罗森塔尔效应(期望效应),更具有现实生活的参照和典型的对比意义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但其实,当初制定名单的时候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

图片发自App

      所以以上的案例,给我们了两点启示:

第一、虽然有时候不是我们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但是不能忽视主观能动性的价值,比如工作中两个看起来同样努力能力相仿的人,一个非常出色,一个却错误百出,很可能就是一个能够不断化解工作中的压力给自己正能量的人,而另一个则是牢骚满腹疲于应付的人,你只要想出色才会有出色的可能性,才会想尽办法做到结果!所以要不断给予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抵消消极的心理暗示!

第二、在工作生活,家庭教育,企业管理人与人的沟通中,尤其是对于一个管理角色:要给予被管理对象积极和正能量的心理指导,会带来积极和正面的效果,循环往复会有质变效果,比如:家长不应当对孩子说:你真懒,或者你怎么就这么笨。这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会让你的孩子真的变得“很懒”或“很笨”,即使原本她很勤快很聪明。而反之,对于罗森塔尔的效应的背后解读——由于教师应收到实验者的暗示,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学生则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如此循环往复,以致这些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

      期望便成为了现实。

      如果你觉得自己病了,或许有一天你就真的病了! 而你觉得自己很棒并付诸行动,终有一天你真的成为了你想成为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吓死的病人与安慰剂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