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分数线陆续出炉,接下来填报志愿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他决定了孩子对未来的规划和将来的发展方向,是孩子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儿子参加高考已经是六年前的事情了,但是高考成绩出来,填报志愿那几天的压力和心理路程却还是历历在目。毕业两年的儿子在经历三战之后终于考上了自己理想院校的研究生,也让作为家长的我暂时放下了一直绷着的那根筋。
回顾儿子从高考到如今的经历,我建议家有考生的家长们一定要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作为家长真的要放开一直扶着孩子的手,让他们在选择中自主成长,要相信孩子有能力为自己规划的未来负责,相信孩子会通过努力慢慢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那类人。
儿子当年高考前的一模成绩尚可,超过一本线10多分,我们还没来得及高兴,二模成绩跌落到一本线下十多分。儿子的班主任很担心他的成绩,把我和他爸叫到学校,希望我们抓紧对孩子的督促。
当时我们心里也很着急,但是看着每天十点半回家的儿子还能主动再学一会儿,而高中的课程我们根本帮不上忙,我们还是忍住了对孩子的唠叨,毕竟离高考所剩时间不多,说多了还怕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再进一步影响高考发挥。
所以,我俩商量了一下,只是跟儿子提了一下:你的二模成绩没超一本线,离考试还有几天,别灰心,尽力复习,不管将来能不能达到一本线,尽最大努力就好!要想读一本学校,必须超出一本线二三十分才行,现在的任务就是放松心态,尽力复习,反正书有的读,考什么样学校读什么学校,不要想太多。
而私下里,作为家长的我们其实没报啥希望,觉得儿子也就读一个二本学校吧,其他不敢想。
没想到,高考成绩出来后,儿子成绩超过一本线五十九分,虽然没有达到六百分,但是却是他高中三年来最好的成绩,属于超常发挥,可把我们高兴坏了。
高兴劲过后,我们发现,这个成绩填报志愿很纠结。上211学校有点危险,上比较好的城市的一本学校也有点难。
儿子之前一直喜欢机械制造专业,成绩出来之后,他又一直在电脑前查阅一些自己感兴趣专业的就业前景。我呢,参考历年分数线,在考虑院校的城市问题。爸爸也打电话咨询了在高校任职的同学的意见。
儿子最初的目标是青岛大学,因为离家近,当时也没敢想一本学校。现在分数出来了,高校任职的叔叔觉得再报青大有点浪费分数,建议考虑稍微偏远点的重点大学,毕竟重点大学师资力量和办学能力在那里。
当时同事的几个孩子都在哈尔滨的东北农业大学,爸爸建议孩子也考虑下,因为重工业方面确实东北的大学有优势。
儿子最初同意了我们的建议,后来填报志愿时觉得不太甘心就报一所重点大学,他说:妈妈,难道我连冲击一下211学校的勇气都没有么?我想报东北林业大学!
按照儿子的成绩,报考东北农业大学,他喜欢的机械制造专业基本能录取,不用担心专业,但是换成东北林业大学就需要考虑可能上不了机械制造专业。
我把担心的问题提出来,让他考虑清楚如果上不了喜欢的专业会不会很难受?他说不会啊,自己这几天在网上查阅了不少专业,觉得不一定机械制造最好,其他的专业也可以接受!
你要看看清楚,如果这个学校所有的专业课你都觉得可以接受,那就报吧!最坏的情况是你没有被喜欢的专业录取,被调剂到了其他专业,你是否能接受?这是我对孩子的忠告。
我可以接受的。儿子肯定地说。
于是,儿子第一志愿填报了东北林业大学。意料之中,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好在达到了第二志愿的分数线,虽然只高出来4分,但是总比服从调剂好的多。
总结一下填报志愿的方法,我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家长和考生想清楚:
1,关于专业和学校的选择。
孩子忙于应付高考前的学习,可能没有仔细想过未来的发展方向。考试完后成绩出来之前家长和孩子就应该讨论并开始规划未来的方向。成绩出来之后,更应该想清楚填报志愿时应该以专业为重点还是以学校为重点。
我的建议是以孩子专业兴趣点为重,结合学校所在城市。因为,感兴趣的专业孩子将来学起来才有劲,才会发挥出更大的潜力,将来的发展方向才会比较顺利,以后参加工作也会比较喜欢。不是说么,最好的工作就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既能赚钱又愿意做,两全其美。
当然,这样的结果可能设想得太完美,但是,如果上不了喜欢的专业,甚至调剂到自己觉得很别扭的专业,学起来肯定感觉无趣,转专业的话又会有很大的压力,即使在一个好的学校,本科这几年也会过的不快乐,我觉得有点得不偿失。
身边同事的孩子,当初考的成绩很不错,去北京一所重点大学,城市和学校都不错,但是被调剂到了不喜欢的土木工程专业。为了转专业,孩子学习期间很有压力,因为必须第二年才可以转,这一年里本专业要保证成绩不错,想转的那个专业的课程也需要学习,这样无形中压力加大,大学生活比高中还要累很多。而且,转了专业之后,报考研究生也没考上。本来很优秀的孩子,到现在工作也没着落,研究生也没考上。
我想如果当初不去看学校的光环,或者城市的光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结果肯定不会是现在的样子。
2,专业的选择尽量尊重孩子的意愿,父母只给建议,不代替孩子做决定。
孩子的意愿必须尊重。虽然,可能有的孩子不太明确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专业,或者哪个专业适合自己,做父母的可以给一些建议,或者帮着孩子分析自己的特点,但是尽量不要替孩子做决定。
因为大学生活开启,孩子会慢慢有一些自己的认识和对未来的规划,他一定会有自己选择,而这个选择会跟他的兴趣和特长有关系。如果父母替孩子做了决定,孩子的意愿被打了折扣,后来也会有波折。
身边好几个同事的孩子,大学毕业考研时都要换专业,父母劝也不听,就是感觉本科学的专业不是自己的兴趣点。
还有的父母从找工作好的方向出发,引导孩子考了自认为好的工作,却在孩子工作一年后辞职重新报考研究生时感到无奈和心烦,但是也无法阻止孩子的决定。
所以,尊重孩子的决定才是作为父母最该做的。因为父母无法替代孩子的人生体验,生活的路还需要孩子自己去走,去体验,父母的经验不一定适合孩子。
当然,如今高考志愿的填报与当年可能完全不一样了,建议家有考生的家长们能在孩子志愿填报时多参考过来人的经验,尽可能地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帮孩子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专业,为将来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较好的基础。
在专业意愿不是很明确的情况下,能上到好一点的学校还是需要选择好的学校和好的城市的。同样条件下好学校和好城市也可以选其一的。
这是我对高考志愿填报的一点心得,希望能够给到正在迷茫于志愿填报的家庭有一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