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稳定币*神化中本聪*逆袭的低频TPS–公论时报 Vol. 013

​​1. 金色一分钟:JPM Coin能否引爆区块链大规模商用 大咖声音最全汇总


摩根大通计划推出稳定币“JPM Coin”,能否引爆区块链大规模商用,会成为XRP的死对头吗,听听大咖们怎么说。


评:


从深恶痛绝到转身拥抱,传统金融业巨鳄涉足区块链领域的温和脚步声并不令人惊讶。相反,令人惊异的是这群新晋区块链金融从业者对此举的默契反应——像极了宫斗古装剧里的那句「本宫不死,你们终究是妃」。


显然,XRP 的死忠不愿让摩根大通来分这一杯羹,场外固然也不乏泼冷水的声音。JPM Coin 能点燃冰冷熊市的救赎火焰吗?总在这群投诚兵将开口说爱它的那一刻起,有那么多猜不完的谜和底。不如哼唱一曲《浪流连》:


> 这个风风雨雨的社会

> 要如何开花

> 少年人如何落地

> 我们都是为了爱情而浪流连

2. 哈希派


一直使用加密技术现身本就给中本聪披上神秘的外衣;即设计出比特币系统又对其未来发展有着全面考虑,则让他被贴天才标签。难怪有人会认为中本聪是外星人、AI或神秘组织。但你若继续深挖,便会逐渐打消这些念头;慢慢发现中本聪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神,也没有所谓的科幻和阴谋色彩。


评:


中本聪是「神」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应当扪心自问:我们是「人」吗?在技术原教旨主义大行其道的年代,技术从业者的世界观亦逐渐被这一行行二进制符号定义、控制、编码。既然如此,精神领袖是否有必要在三次元世界存在对应的物质实体?中本聪真实身份的探寻者们忽视了比特币主网络上线运行那一刻的即时意义——在那一刻,Satoshi Nakamoto 的身份迷思就已倾然瓦解。这使人联想到艺术家丹尼尔 · 布伦(Daniel Buren)对于「在场」(on-site)概念的演绎——他的作品总是诞生在它所处的位置上,而不是如同绝大多数艺术家那样在工作室实现后再转移到展厅展示。布伦在艺术上是成功的,但这群探秘者却给自己设下了一道无解谜题。

3.「區塊鏈的再審視,回歸密碼龐克初衷」 —— 比特幣資深研究者.陳伯韋


現在比特幣區塊鏈大小已經來到了220 GB,或許大家會認為這是一個不大的數字,但假設在比特幣運作的那一年開始區塊鏈一直保持在滿載的狀況下,以每十分鐘增加1MB計算到滿十週年的今天,應當要超過525.6 GB,十年前的525.6 GB 是一種奢侈,當今的社會一人1TB、2TB 的硬碟或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對我而言,「這是中本聰跟儲存和計算成本的對賭」,他在賭硬碟空間的製作工藝促使的單位空間的成本降低這件事的速度比較快,還是區塊鏈成長的速度比較快,倘若區塊鏈的成長速度較快的話,我相信這世界上不存在儲存完整區塊鏈的硬碟,這使得去中心的區塊鏈更難以被實現出來。 所以對我而言,如果要再創造一個新的區塊鏈的應用,必須要尋找一個低訊息產出速度,也就是低 TPS,且單位訊息的大小不能太大,越小越好。以降低頻率、降低單位訊息大小的方式抑制區塊鏈大小的成長速度,屆時巡找的目標或許就是一個低頻率高單價的應用場景。


评:


在中国人的习武观里,讲究「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即应变迅速,无论是在追求高 TPS 的技术环境,还是在需要快速迭代的商业世界,「快」都不失为一计上策。


但是要如何才能保使自己在迅速登上高度的同时,不失风度?中本聪给出的答案从侧面应证了日式「侘寂」(wabi-sabi)美学对此问题的态度——「接受短暂和不完美」。中国人能否在自己的哲学智慧里寻到一个类似解呢?我看是有的,所谓「上善若水,以柔克刚」。

ABOUT US

《BlockReview 区块公论》是一档评论媒体计划,用整体性的视角观察区块链行业、技术文化以及商业风景,强调不同次元世界的联结。

您的支持能帮助《BlockReview 区块公论》拥抱更完备的形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摩根稳定币*神化中本聪*逆袭的低频TPS–公论时报 Vol. 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