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电视剧,哪些缺陷一直遗憾至今?

《三国演义》电视剧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当时的拍摄条件限制,资源调度力有限,因此是为了拍摄进度,分成几个剧组同时开工拍摄,导致了除却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孙权、张飞这六个在片头“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长江水面上浮现的主演外,其他绝大部分重要配角,都远不止是不止一个人演,因此给观众的收视观感,十分违和。

央视版《三国》的主要人物塑造固然极出色,剧中饰演曹操的鲍国安老师、饰演诸葛亮的唐国强老师、饰演关羽的陆树铭老师等的精彩演出,确实无可挑剔,几乎就和从书中走出来的人物一样,他们的个人角色,也确实经典而近乎无可超越。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但其余人物因为换角过于频繁,人物形象的塑造就有很大欠缺了。比如鲁肃、张辽前后换了三个人演、魏延换了四个人演,袁绍、姜维、刘禅、庞统、吕蒙、黄忠这些重要角色都不止一个人出演。最最难以接受的,莫过于甚至连赵云这样人气极高、戏份极重的角色,居然也可以换前后三个演员。

即使周瑜虽然只有一个演员洪宇宙老师,但却是反董卓联盟时期的盟主袁绍,摇身一变,就成了赤壁周郎,同样令人十分违和。

同时很多角色的造型、扮相设计都十分潦草,比如濮存昕老师当时本人是何等英俊帅气,然而他的孙策扮相,距离历史上那个“美姿颜”、终年年仅26岁的江东孙郎,差距又有多大?

而再次一级那些角色,如于禁、李典、马岱之流更不用提,基本是每一个时期、甚至每一集就换一张脸孔。甚至他们的剧中功能,大约就是陪主角说话和配戏的NPC,编导也根本不在乎观众是否会在意他们,才会频繁换角得如此随意。

不客气点说,如果不是众口一致夸赞的“经典电视剧”,换现在随便哪家影视公司,哪怕拍一部如《武神赵子龙》这样的戏说版三国电视剧,若是照此办理,也肯定被举国观众一致骂做胡搞,直接喷死了吧?

其次,该剧的历史考据也不算十分严谨,颇有瑕疵,就说个连历史初学者都能一目了然的硬伤错误。片头既有,蜀汉军队高举【蜀】字大旗,而且剧中出现了绝不止一次。

刘备:我大汉……

诸葛亮:我大汉……

所谓“昭烈起蜀中,谁云汉已亡?!”不论曹魏、东吴两国是如何贬称蜀汉政权为“蜀“,一向自称四百年汉朝延续的刘备诸葛亮们,是绝不可能以”西蜀”割据势力自居的。而且这“蜀”字大旗也根本并非电视剧照顾观众”三分天下魏蜀吴“的默认认知,才特意修改的,确实就是道具制作疏忽的瑕疵。

如若不然,怎么剧中同时旁白”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不考虑大众接受度?怎么剧中刘备和诸葛亮一口一个“我大汉”,不考虑大众接受度?

当时播放期的相关介绍,根据明朝词人杨慎《临江仙》词谱曲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还赫然写着「作词:罗贯中,作曲:谷建芬」,仅仅因为清朝毛宗岗修订时,把杨慎这首词放置于通行版《三国演技》小说篇首,制作方历史知识不够丰富,就真以为是罗贯中所作,犯下这等低级错误。

杨慎:《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目前网络版本的《三国演义》电视剧片头,好歹没有这样的历史硬伤了。虽然真正的主题歌词作者:杨慎杨升庵的名字,还是不知所踪。

再次,片中的种种精美的武将盔甲,其实很大一部分,来源是80年代一部中日合拍电影《敦煌》中,道具师根据宋代资料对北宋和西夏的礼仪服饰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依据宋代的《武备志》,较为真实地还原了北宋和西夏的军队铠甲样式。

然后《三国演义》剧的制作方,就把这些北宋和西夏式盔甲,让历史上的三国名将披挂了,因此该剧的盔甲设计有浓厚的唐宋风格,和真正的汉末三国盔甲式样,相差甚远。

《三国演义》剧播出时,“蜀”字旗就和”罗贯中作词片首曲“一样,在当时报纸上被各路观众来信批得满头包。而且相关的细节瑕疵还绝不止这两处。文戏精彩有余、武戏呆板不足,马战尤其乏味,也是当时播放期就被举国一致公认的大短板。

因此,这部很多人认为“经典”的电视剧,其实是尚有很大缺陷和短板的作品,远不是如同一时期的《霸王别姬》《活着》《阳光灿烂的日子》等电影一样,属于真正足以载入不止华语、而且是全人类影视史册和艺术殿堂的精品。

当然,不止是《三国演义》剧,之后的历史剧如《雍正王朝》,《汉武大帝》,明明在其播放周期,都是被各路历史专家逐集挑错的作品,如今在网络上,也都无可争议地享受“经典电视剧”待遇了,

所以,这世上本没有真正无可挑剔、不可超越的“经典”,一部影视作品时间隔得久了,喜欢它的大部分观众成了社会精英,掌握了主流话语权,也便成了所谓“经典”。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国演义》电视剧,哪些缺陷一直遗憾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