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们做了些什么?

图片发自App

文/余光

2019年1月22日上午,常熟市新四军暨历史文化研究会沙家浜分会年会在沙家浜风景区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市研究会领导,景区负责人以及分会全体理事共11人。会议由分会会长钱裕宝作了工作报告。他说:今年,我们沙家浜新四军历史研究分会主要做了以下八项工作:

一,开展宣讲活动。全镇在原有宣讲员队伍的基础上,全年共宣讲28次,听讲人员共4200人次。并深入到本镇的机关、学校、部门、工厂、农村。

二,做好调研工作。从二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1、对芦荡村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调研。芦荡村,位于沙家浜镇西片,东临张家港航道,南与苏州市相城区交界,西与沙南村接壤,北与红石村毗邻。有毕泽、三家、罗家草荡、黄桥、葡萄堰、颜家浜等自然宅基。境内有毕泽古村落,宋代已有人聚居,明洪武年间,有人口百余户。历史上出过许多文化名人,明末清初,崇祯举人刘永锡以清廉闻名于世,还有文学家陆元泓、陆曜,彝陵知州陆枝,征士朗陆柱,光禄寺署丞陆泰启,书画家陆炳,以及德高望重的陆金等。芦荡村是沪剧《芦荡火种》的原型地,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的印报所、修枪所、后方医院曾驻在该村,并有曹根生、曹阿水、钱阿坤3位革命烈士。2、为《沙家浜镇志》拾遗补缺。沙家浜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在《沙家浜镇志》《唐市镇志》中均有记载,但由于历史资料的缺失,有些内容的记载并不完善,这些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被后人遗忘。为此,我们经过了社会调查和查阅档案,获得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资料。例如出卖革命烈士的叛徒:揭露这些叛徒或汉奸,提醒善良的人们,时刻要警惕隐藏在身边的敌人。抗日战争时期,沙家浜的赵一曼——朱凡,遭日军被捕,受尽折磨,

图片发自App

英勇不屈,壮烈牺牲。让人们意料不到的是,出卖她的就是她昔日的同志沈小同。出卖徐青萍烈士的是唐市街上的恶棍白眼阿根,日本刽子手是竹内宇。出卖殷志仁烈士的是横泾街上的地痞桑三仙。出卖常连生烈士的是日伪保长平阿丙。沙家浜革命烈士石楚材、徐青萍、朱凡、殷志仁、叶诚忠、褚学潜等,都留下了感人的最后遗言,我们把他们的这些遗言整理成文,作为进行传统教育的经典教材。从 1941年7月至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止,驻横泾镇的日军队长先后是竹立和拉西,他们犯下了种种罪行,将永远被订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图片发自App

三,编写和出版了两部书。一部是《毛晋/书文化的传播者》,2018年1月由广陵书社出版,28.2万字。一部是《精彩江苏—沙家浜》,2018年9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20万字。

四,办好三个展览。一是《毛晋纪念馆》,布展大纲由我们提供。目前,展馆布展等均已完成。二是《中国玻璃模具馆》,研究会参与了征集资料、现已在工业园区精工玻璃模具有限公司开馆,中共常熟市委全体常委第一时间参观了这个展馆,受到了好评。三是《沙家浜名人馆》,全镇有200多位历史文化名人,其中重点展出60位,其余列表展示,全部内容已经完成,布展工作将在明年进行。

五,继续办好《沙家浜》季刊。沙家浜镇党委书记季恒义、沙家浜镇镇长徐峰、沙家浜镇党委委员田菊芳、李媛媛等分别为季刊撰写了卷首语。全年出刊四期,用稿达144篇,其中新闻特写12篇,散文48篇,诗歌20首,小说12篇,言论16篇,红色记忆12篇,语溪谈史12篇。目前积极来稿的有本市以及广州、安徽等地区的作家。

六,积极撰写回忆录。分别是革命先驱石楚材、徐青萍慷慨赴刑场、闽东抗日英雄叶诚忠、沙家浜的赵一曼、周醒民殉难姑苏城、少年英雄毛士和、殷志仁接应新四军伤病员、老武工队员李庚泉回忆三烈士、难忘岁月、从“民抗”二大队到“江抗”东路、将军编辑吴之非、四十四年前的一份珍贵史料、革命者扬帆、一个抗战老兵的回忆、一块银元生死情等共15篇,53290字。已上交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七,积极向上发稿。市以上(含市级)发表的作品共18篇,其中论文《沙家浜革命历史文化的根和魂》于2018年6月10日发表在《江苏老区》第6期上。《顾炎武的爱国情怀及对后世的文化影响》,于2018年7月入选江苏炎黄文化研究会编著,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一书。《芦苇荡趣事》发表于苏州《姑苏夕阳红》杂志2018年第5期。《革命先驱石楚材》发表于苏州《姑苏夕阳红》杂志2018年第6期。《编纂″中国名镇志.沙家浜镇志″有感》,于2018年3月发表在《常熟史志》总第26期上。《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发表于《常熟老区》2018年6月总第36期。《沙家浜镇志拾遗》,于2018年6月发表在《常熟史志》总第27期上。《民间笛王邹根兴》,于2018年7月发表在《常熟史志》总第28期上。《寻访"汲古阁"》,于2018年10月发表在《常熟史志》总第29期上。《顾炎武的爱国情怀及其对后人的影响》,于2018年3月发表于《常熟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讯》总第66期上。《从陈列室到纪念馆》,于2018年7月发表于《常熟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讯》总笫67期上。《沙家浜模具之乡的破题及发展》,选送《中国炎黄文化研究》。《红色经典沙家浜  改革开放谱新篇》,发表于《常熟老区》2018年6月总第36期。《芦苇荡里那段军民鱼水情》发表于《常熟日报》9月19日、9月20曰。《<沙家浜演义>是怎样叙述历史的》发表于2018年9月于《常熟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讯》总笫68期上。《举行纪念新四军东进80周年座谈会》发表于2018年9月于《常熟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讯》总第68期上。另外,运用新媒体平台宣传沙家浜,今年共撰写274篇,32万文字,全部进入《百度》,被各级新闻网选用38篇,其中2篇入选《名人名篇》。

八,征订《大江南北》和《铁军》杂志。全年征订《大江南北》《铁军》杂志共308份,总数比上年新增100份。

然后,会体理事分别进行交流发言,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最后,市研究会副会长郭家利作了总结性发言,他对沙家浜分会作出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励分会在新的一年里,再接再励,作出新贡献。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年,我们做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