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仅靠面包活着——《感知艺术》书评

题目这句话我早已听过,甚至,早于我了解克鲁泡特金,早于我读《面包与自由》,所以我望文生义地为它加上了一个精神世界追求的含义。但话是谁说的,好像已经无从考证,似乎也不是克鲁泡特金所特有,姑且暂借一用了。




培生这个品牌出的书感觉基本也不会差,我以前以为培生只做学术书籍,主要是只读过培生出的心理学专著,没想到艺术方面的书也做,而且读来不差。

作者丹尼斯·J.斯伯勒拥有包含演讲、戏剧、音乐、舞台场景等多个专业学位,所以这本书也像是“瑞士军刀”一样,又全面,质量还够用。包含了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戏剧、电影、舞蹈八个专题的内容,而且值得称道的事是:只用了!278!页!

没错,就是那种写的专栏内容都可以凑出来200多页的小书的老美,竟然有专心做内容的人,把如此多的内容与细节呈现出来而不显得冗杂。正如作者所说“希望对读者而言更平易近人,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我想他应该是做到了。




艺术其实并不高深,也并不难以捉摸。对普通人的艺术建议或许很简单:你从画里看出了什么,想象、联想、幻想、乱想都无所谓,既然罗曼·罗兰的“作者已死”在文学中成立,为什么不能在其他方面?

文艺作品不害怕误读,更怕人们不敢解读,从巫卜之术到今日各种文学、音乐都只是一种符号形式,里面有规范,自然也有不同于规范的解读,文艺不是搞门槛出来拦住百姓的,连受众都没有了,自娱自乐便失去了意义。

那既然解读文艺作品不需要遵循规范,那我为什么还要看书呢?(因为你买了)

我觉得一是装逼(不是)了解解读艺术的方向,自己的联想固然可以,可难免想不全面,而这里面有些惯用解读方向,比如联系时代的各种“主义”,摄影构图的元素,建筑的功能性与形态,音乐的音高,音阶。力度,音色,音长等,恐怕是非科班学生所从未触及的方面,而书中可以给你些必要的扫盲。

其次是梳理一下层次,若是自己猜想,这也想,那也想,越想越绕,什么都揉在一起了,还尽是些充满隐喻的瞎想,给定一个路径就变得尤为重要。看照片,先看构图还是焦点?照片想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通过什么方式,色彩还是对比度?这些问题看似繁杂,其实层层嵌套,而且多做几次,甚至称不上练习,就可以不假思索地明白艺术之美,那时,艺术大门便由虚掩完全展开了。




艺术其实永远不该谈及“必须”,就在我看这本《感知艺术》的时候,还抽空看了王家卫的《重庆森林》,电影作为一种叙事手法,却淡化了情节,而专注于色调,构图,营造出一种慵懒,有些压抑,又有些松散的气氛,去回应暧昧的的主题,是否应该因为其情节性的缺失而贬低呢?我想不然。

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也没有人只靠面包活着。那些美,那些感动,早已成为一种共识,在人类的血脉中保存下来,这就是真的感知艺术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不能仅靠面包活着——《感知艺术》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