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记01 女排精神代代传

01 女排精神代代传

国庆长假第一天的晚上,我妈、我老婆、我儿子和我一家人去看了电影《夺冠》。

这个电影以中国女排传奇人物郎平为主线,围绕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2016年女排世界杯之间、近40年间的发展历程,有改革开放初期女排姑娘们用5连冠“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家在门口落败于郎平教练带领的美国队,更有2013年以来郎平任中国女排教练后的重新崛起与再度辉煌。

1981年,人们通过电视和收音机听到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的消息,在北京,人们涌向天安门广场,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那个时候,我才1岁。当然没有记忆。但自我记事开始,我就发现,我的外公外婆特别喜欢看女排的比赛,而且每次都看得很投入。他们时而为一个势大力沉的扣球得分而叫好,时而为一次发球失误而发出连连惋惜的啧啧之声。后来我想明白了,这或许就是当年十几亿中国人的缩影,大家都认为,中国女排就是能赢球,就能带给大家快乐,就能代表中国在国际上吐气扬眉。

后来,外公外婆相继地离开了我们,但看中国女排比赛的习惯,延续到我爸妈那一代。爸妈认识的现代体育明星,估计两只手就能数完,除了姚明、刘翔、易建联外,就是孙悦、王一梅、赖亚文、朱婷了。老爸老妈看球日趋专业,可以对女排运动员的技术特点进行评头论足了:孙悦不但人长得漂亮,球也打得飘逸;王一梅最近好像又胖了,不过扣球还是很猛;赖亚文是多年的老队员了,有她在,球就打得稳;朱婷是世界级的主攻手,看她的大长腿就知道。我感觉,对于他们来说,中国女排有起有伏,虽然赢球少了、世界冠军少了,但仍然很争气,不像中国男足,90分钟不射。

有那么一段时间,由于《体坛周报》的原因,我爱上了NBA,逐渐兴趣爱好又扩展到甲A/中超、CBA,对女排的感觉很是一般,不能说喜欢,也不能说很关心,尽管我从高中起就是班级的主力二传手。但受家里人熏陶,偶尔也陪着老爸老妈看看女排的比赛,更多的是一家人一起看一个频道,享受这种其乐融融的气氛。曾几何时,中国女排,在我心目中,就是家的味道。直到这部电影,《夺冠》的上映,让我对中国女排,尤其是女排精神,有了深一层次的认识。

从官方层面来说,女排精神是“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最后的落脚点是“高峰”,寓意“第一”或是“冠军”。成王败寇啊。80年代的女排背负着民族的荣耀,国人需要一枚金牌向世界证明我们可以,中国人行的!

而郎平在片中说道:“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摇摇晃晃,但依然坚持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眼中充满坚定”。我依稀看到了李云龙的“亮剑”精神,看到了许三多的“不抛弃不放弃”,还有老郑身体力行地教育我“内心要足够强大”、要“努力去做每一件事”。

今天晚上,儿子因为一道计算题将近1个小时都没有做出来而发了点小脾气。我很难跟他说“内心要足够强大”,或者直击灵魂地问他“为什么学习”。只是觉得儿子这种学习状态很好,能够沉浸在学习的海洋中“刻苦钻研”,跟女排精神有点搭边了。

慢慢再学习控制情绪吧~儿子!加油!

P.S. 有空跟爸爸玩玩排球不?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记01 女排精神代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