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慢 情意长

现在应该很少有人写信了吧。写一封信既费力又耗时,不如打电话,发短信和聊微信来得简单直接。即时聊天工具迅速地消除了时间差和距离感,而书信这一古老的交流方式显得越来越非主流。

来法国之后,却发现这里的人对书信有一种近乎顽固的执着,且不说人与人之间的人情交往大量用到书信,日常生活中与政府部门,保险公司,银行等打交道的函件往来也多数通过书信。因而邮局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隔几条街就有一个邮局,里面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人排着长队取件或者寄信,相应地邮局的服务也很完备,除人工服务外还有可以自助称重寄件的机器,也可以选择不同送达期限的邮寄方式。 

我住在一栋老式的法国楼房里, 底层(国内一层)住着门房一家,他们每天的工作除了清扫楼道和庭院的卫生,管理水电,保障出入安全外,还有一项很繁重的任务是将每个住户的信件送到各家,通常每家门口都有一块地毯,信件就放在地毯下面。久而久之,这样的收信方式使我养成了每次回家要用脚蹭一蹭门口地毯的习惯,生怕寄给自己的信就这样被藏住了。

上体育课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名叫jade(小玉)的法国女孩, 我们经常上完课一起相约去食堂吃饭,然后一起聊天,有好几次聊到书信的话题,她告诉我直到今天她的爷爷奶奶还在抵制使用电话和手机,两位老人每次跟家里联络都要通过写信,家里人虽然觉得很麻烦,但也会很尊重老人家的选择。她还谈到一个小插曲,不久前邮局给他们寄了一封五年前爷爷写的信,信上说过几天爷爷要来家里玩,当时邮局把这封信给弄丢了,没想到五年之后又找到了这封信,于是邮局坚持把信寄还给他们还附加了一封道歉工作失误的信。五年前爷爷突然出现在家里带来了一个美好的惊喜,但这封迟到了五年的信真是让人不知道应该开心还是失望,好在只是一封不那么要紧的信。小玉上高中的时候学校组织同学一起来中国的上海和苏州玩,她发现景区的明信片都卖的很贵(也许看他们是外国人就漫天要价吧),而且邮局也很难找到,于是写明信片的念头多次只能作罢,回忆起这件事她至今还感到很遗憾。

法国的明信片和贺卡通常摆在纪念品商店门口最显眼的位置,大的超市,商场,书店和路边的报刊亭几乎都有明信片,贺卡和信封出售,博物馆的商店如卢浮宫和奥赛等也会出售独家印制的精美卡片,用它来寄明信片是最不二的选择了。这里浓郁的书信文化也感染了我这个暂住者,每次看到好看的卡片就会有一种收藏的冲动,结果买了一堆,好在三三两两地也算写了一些给别人。

书信很慢,有时还会寄丢,但却有一种难言的情愫在里面。写信就像是完成一项庄重的仪式:在深夜人语寂静时,把书桌收拾干净,取下几页纸平坦地铺开,一笔一划,或深或浅地写上去,有时洋洋洒洒不一会就写满了整整一页,有时心里有满腹的话一到提笔却不知该写什么。好不容易写完了,长舒一口气,再看看那些未干的字迹,吹一吹好让它快些干,接着整整齐齐地折起来塞到信封里,严严实实地封上口。末了在信封上明明白白地写上收信人的名字和地址,只等来日亲自把它投进信箱。

漫长的等待自此开始,不知道信会不会寄丢,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收到,也不知对方收到以后会不会回信。这种等待的心情和其中诸多的不确定性让写信这一行为充满了迷人的色彩,这跟今天用即时通讯的交流方式截然不同,书信是可贵的,所以写信人免不了要字字斟酌,在信中流露的情感也因为有了时间的沉淀而变得纯粹动人。互联网下的通信方式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的同时也让其变得更加空洞。我们用大量的表情包代替文字的表达,用“哈哈”,“嗯嗯”,“么么”代替那些潜藏在下面的情绪,话语失去了它的完整性,没有被真实表达的情感被渐渐扭曲。另外即时的特点也常常让人不经思考或者在冲动之下就发信息或者草草回应,于是“撤回”,“删除”等功能就不得不大量使用了。打开微信看着这么多的联系人,看着朋友圈里他或她的生活,热闹的景象下,我们似乎很容易就能与彼此建立起联系,但现实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心里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也许跟书信比较起来,这种通信或交流的方式无法深入对话,因而也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深层的连接。

写信是一件庄重的事,收信又何尝不是呢?收信时看到信封上自己的名字,心里先惊喜一番,小心翼翼地拆开,还要小心翼翼地看。一封信要经过多少路程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收信人手里,这是多么的不容易。看着信上一行行的字,想象写信人写它时是何种心情,是快乐还是悲伤,他(她)说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希望收信的我能做些什么, 有什么期待,有什么要求。写一封信要花很长时间,读完一封信也要花很长时间。信的礼仪是有来有往,通常收了信自然就要回,于是收信人得惦记着早些给人回信,好让寄信人不要等待太久。当然也有不用回的信,多数是断绝关系划清界限的信,此类信太悲凉,在此就不提了。收到的书信会被保存起来,在某个时候想起来了,就会翻箱倒柜地找出来,打开它,再仔仔细细读一遍,重新体会字句的含义,不由得回忆起往日的时光。而依循今天常用的通讯方式,电话打完了就没有了,至于短信和微信也很少能保存起来,手机容量满了就会删掉一些,手机丢了,坏了,应用卸载了,里面所有的东西也就没有了,所谓来的快去的也快,容易得到,容易失去也容易遗忘。与之相比,书信有着一种在时间中不老的魅力,那些日益发黄的纸张在不同的年纪,不同的心境下能读出不一样的感情,收获不同的领悟。

当然对于急事要事与日常的人际往来,即时通讯方式仍是最有效和最便捷的,对这还死守书信的人,大抵是顽固守旧之流了。但是,倘若时间不急,刚好有一些思绪需要整理和抒发,又恰好有人可听,不妨写写信。书信虽慢,情意绵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信慢 情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