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五月不吃马,六月不吃羊,打死不吃骡”啥意思?有何讲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故乡不仅有了火车,更通了高铁,如今回家过年已经不是难事,再也不用慌张的收拾行李提前往家赶了,虽说回家的路程近了,时间短了,但是毕竟在外漂泊了一年,难免忍不住想早点赶回去和父母团聚。于是早早的定好车票,赶往老家。

走进村口,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低矮的茅草屋被砖瓦房替代,泥泞不堪的土路被水泥路替代,唯一不变就是石磨旁还是一群老人在晒着太阳,他们聊着各种有趣的冷知识,村里大小事,不过最让我感兴趣的却是老人说的俗语,因为这些俗语不是凭空产生,不是随意捏造,而是千百年来人们在实践生活中总结的经验之谈。比如说“家常饭,粗布衣,知冷知热自己妻”。简短两句就告诉我们夫妻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那么今天笔者就继续为大家分享一则特有趣的俗语“五月不吃马,六月不吃羊,打死不吃骡”农村的小伙伴,你们可否知道其中的意思呢?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五月庄稼成熟,农民抢收,而此也是春末夏初,天气逐渐开始炎热了起来,雨水也开始充足起来,但这时马受到蝇虻扰害。容易得各种疾病而死,而死去的马肉很有可能导致病菌病毒都会开始繁衍传播,并且这个时候也是流感的高发期,因此要注意饮食方面。特别是死去的马,不要轻易食用。

而到六月是正热的时节,雨季气候骤变,许多养羊户不注意羊的饮食的运动,诱发了羊的许多疾病,而这时死的羊身体里有病菌,而这些病羊尽量别吃,其次就是夏天吃羊肉,一股膻味,并且十分大。因此在农村,老人们还常说“五马六羊,死了别剐”。

而至于骡子肉,众所周知,骡子是农人干农活的“好帮手”,会被当作牛一样犁田,有时工作效率甚至比牛还高。它也是农人们走亲戚,拉运输的最好力脚,但它是马和驴产生的后代,不能交配,没有生育的能力。

因此在农人们看来,吃骡子是不好的。如果谁家养的骡子死了,农人们就会把骡子皮剥下来,晒干,制作鞋子等,而肉会直接就地掩埋。而且螺肉的味道比较柴,糙,没油水,都是老筋,无论蒸,炒,煮都不好吃。而且在古代,螺肉是地主赏给下人吃的肉。

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在农村还有一种说法是“天上的鹅肉,地下的骡肉”,意思是说骡子人间少有的美味,骡子味道好还是不好,为啥不吃骡肉,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告诉我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俗语“五月不吃马,六月不吃羊,打死不吃骡”啥意思?有何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