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此书,我决定学习他的“一元化读书笔记法”

文/豌豆

Hi,大家好,我是豌豆。今天是4·23“世界读书日”,往年到了这个时候我都会兴奋地去线上书店买一堆书,用着满减的图书券不亦乐乎。今年没有,因为忍住了,秉着扩大利用率的原则继续用kindle阅读。

正好这个月重温了一遍日本作家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重新整理了笔记,下面就来谈谈我收获到的一些读书和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吧。

奥野宣之,新闻学专业,曾在报社工作,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当中大受欢迎,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出版过《如何写游记和散步日记》、《 “处方笺”读书法》、《三本书创造好点子》等书籍,今天要说的主要就是他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当中提出的“一元化读书笔记法”

一、将信息“一元化”处理,容易坚持又更高效

看上图,这是我根据“一元化读书笔记”做的一张思维导图,所谓“一元化”就是将有关读书的五个过程“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的信息都收纳到一个笔记当中,做到“信息的一元化”。

奥野宣之说:把读书笔记坚持下去才是写读书笔记最基本的要求,一切都要以能坚持下去为先。而一元化信息处理方法正是因为简单,所以容易坚持。

对于做到“信息一元化”的重要性,我自己也十分有感触。之前我记录各种随想和笔记时,总是把它们放在不同的地方,备忘录、文件夹、幕布、石墨文档、印象笔记、手边的小本本等等,久而久之就忘记了什么地方存了什么笔记,在卸载某些软件时也没把笔记存档,导致查找和利用笔记的效率很低。

奥野宣之主张的就是将所有信息都记录在一个笔记本当中,用完一本再更换新的。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讲,时刻手写记录笔记并不方便携带、记录和检索,将实体笔记本换成在线笔记本就方便多了。

现在的我正在将印象笔记打造成我的一元化笔记,把生活中的所有信息都纳入其中,希望它能够像哆啦A梦的口袋一样,我需要什么就能拿出什么。

最基本的就是将笔记本分为“学习”“工作”“生活”三大类,再根据每个场景细分为不同的笔记本,注意在一开始就要将笔记本分类,然后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往里面填充东西,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你的专属宝库。千万注意要及时归类,一旦堆积了几百个笔记没有归类,整理起来就要头疼一会了。

同时也可以善用“标签”功能,这能够让之后的检索变得更加便利,但也要注意,常用的标签需固定关键词,不然就会出现几个意义相同但表述不一致的标签,造成标签的冗余。

二、选书+购书:带着目的,让读书从一开始就充满主动性

奥野宣之倡导有目的性地购书,让读书从一开始就充满主动性,这样能够帮助避免冲动性消费以及浪费。试想你的爱豆突然推荐了一本书,你是否会迫切地想要拥有同款;当你打开购物APP,某本书籍推荐语写着“XX明星/作家倾情推荐”或是“成功人士都在读这本书”“全网销售量排名第一”时是不是也会激起一丝丝消费欲望?

为了掌握购书的主动性,奥野宣之建议收集日常生活中所有感兴趣的书籍信息,统一建立一个书籍清单,写上作者、书名、出版社和出版年份,而购书时只需要按照这份清单来就可以减少因为他人的营销和煽情或励志广告引起的冲动消费。同时,还可以帮助自己看清真正的阅读需求,你就会知道自己到底是喜欢人文社科多一些还是心理科普多一些。

关于如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奥野宣之提到一个概念“枢纽书”,即书里推荐的书,或是参考文献当中的书籍。从自己喜爱的书籍出发,找寻书中相关联的书、作者同一系列的书,都可以引发连续阅读的过程,促进知识的体系化。

如果在报纸、杂志的书评里看到想读的书,把书籍列入清单的同时,也可以把书评内容链接在一起,方便之后回顾当时产生阅读兴趣的契机。

不过,比起奥野宣之提出的列清单方法,我比较喜欢豆瓣的标记功能。能够随时标记想读的或是已读的书籍、电影,方便多了。同时,豆瓣的算法机制会给你推荐“你可能喜欢”的书籍,一定程度上可以发现符合个人偏好的相似书籍。

三、读书:用输出倒逼输入,读书是搭上了思想的“便车”

人们经常说“当你为别人讲解书中的内容时,才会真正理解它”,把记读书笔记作为目标去读书,得到的效果也是一样的。当你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思想输入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而且亲手写文章的好处比口头叙述要多。

当知道要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我们才会去调查那些我们从未在意过的出处、资料,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

这时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个补充学习的过程就像从零学起一样,需要费不少功夫。而能够正视这些辛苦工作的人,最后都不再对知识一知半解了。因为需要在他人面前表达,才会重新去整理之前的所学,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自己复习了一遍又一遍,再次表达时,又复习了一遍,所以说,检验一个人对于知识点是否掌握的熟透了,就看他能否向他人清晰地阐述这一知识点。

奥野宣之说:读书在某种程度上是让自己“搭上了思想的便车”,在输入的过程中,结合作者的思考,我们可以了解到之前并不了解的东西。既然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它们为我们自己而思考。

一般而言,我们都会为拥有和作者相似的想法而感到高兴,这是在书中寻找到一种认同的感觉。但我们读书不只是为了寻求认同,那些更珍贵的,是作者提出来而你之前未接触过的思想,是那些让你读完之后,感觉精神为之振奋的内容。

读过一本书以后,对书中内容感同身受固然让人心情愉悦,但这也代表这次读书没有给你带来新东西。相反,如果一篇文章颠覆了你之前的想法,使你的认识发生动摇,在抄写和重读的过程中仍然会让人信服或是感觉震撼,这种文章才是值得摘抄的。

四、 记录:读书笔记是与书交流过的证据

奥野宣之认为,读书体验比书本身更重要,而读书笔记则是我们与书交流过的证据。如果你看完一本书之后什么都不做,那这些内容既不能融入你的身心,也不能变成你无形的财富。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手写给人的记忆会更加长久,尽管抄完全书也不一定能记住全部内容,但某段文章、某个词、作者的语气和思想会随着抄写时的感觉被深深地刻印在头脑和身体里。比如将来即使你忘记了具体的书中内容,但是脑海中可能会出现抄写这段话时的生活情境、某幅插图、段落在书的左边或是右边、上方或是下方等等,这就提供了一个搜寻的指引。

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有做笔记的意识,用自己能看懂的符号标记不同的内容,并且最好形成一套惯用的标记符号,无论在何处做笔记都可以沿用这一套笔记符号。

作者创造出“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即摘抄部分用 ○表示,自己的感想和补充说明部分用☆表示。只摘抄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段落,并且写上“主观评论”,其他的,不管是客观来讲很重要的内容还是作者想强调的部分,只要没有共鸣,都不用摘抄。

如果在一本书上做了很多标记,那么在写读书笔记之前还是暂时将其放置一段时间吧。即使是读完后认为受益匪浅的书,过一段时间以后也会变得“不过如此”,需要摘抄的内容也会随之减少。正因如此,放置一段时间后仍然经得起考验的文章,才更具有价值。

当你一边思考、一边选择要摘抄的文章时,会不由自主地想多读几遍,尤其是对还没有读懂的部分。在不断思考、不断重读的过程中,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读过三五遍了。如果某些内容你实在理解不了,那就积极地“跳读”和“速读”,保持张弛有度的节奏,可以把更多精力集中在好书的精华内容上。

书写这一动作,具有整理自己想法的含义。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当你读完冒险题材的纪实文学以后,就会想在读书笔记里写上“这个人真厉害”。当你拿起笔时,会想到“等一下,不写上这个人是哪里厉害、为什么厉害的话,下次再读到这句话时会看不懂吧”,于是你会这样写:

作者的体力和精神承受力都太强了。普通人在失明后一定会感到绝望,就算他比一般人强壮,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很难生还。为什么作者可以如此坚强?

本来只想写一句话,却把自己的感受一股脑儿地写了下来,并由此展开思考,读书笔记就这样充实了起来。所以,即使感觉自己没什么可写的,也要先拿起笔来写写,说不定就有惊喜在等着你。

好的读书笔记就像认真洗好切好的蔬菜和鲜肉一样,可以随时拿出来根据需要进行输出。阅读和写作就像烹饪一样,挑选蔬菜、洗净、切好、烹饪,做好这一系列步骤,才能呈上一桌丰盛的佳肴。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可以拥有一道拿手菜。

作者介绍:大家好,我是豌豆,一个爱生活的励志女孩,喜欢在社交平台上记录生命中的一切值得与不值得,梦想在2050年之前开一家花店。欢迎关注我,一起欣赏生命该有的美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二刷此书,我决定学习他的“一元化读书笔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