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老

作者:北平旧少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句出自诗经的诗句
适用于包括今天在内的每一天

不过也有人说
诗句的内涵存在争议
我没太关心那些说法
也没想一定要分清什么对错

古文和成语古今意义不同很常见
就像“差强人意”
完全是和现在截然相反的用法
但大家也不会刻意去追本溯源
坚持所谓正宗的解释
一样用得很平常自然

我们一起来看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原诗: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独家翻译:击鼓击起来,练兵练起来,围墙围起来
    卧靠!我一个人被派到南方)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独家翻译:跟随孙子仲将军,摆平两个地方
    卧靠!我不能回家,卧靠!有够忧虑)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独家翻译:卧靠!坐也不是,躺也不是
    卧靠!我的马竟然不见了
    卧靠!幸亏在树林里找到)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公家翻译:无论生死或聚散,我和你说好了
    要握着你的手,陪你一起到老)

最后这一段
大概就是争议的所在
前面还在讲战争的忧愁与无奈
怎么忽然之间画风突变
变成浪漫的爱情偶像剧?

如果延续着诗意往下读
感觉像是里面的主人公故意把战马弄丢
顺便向陪他一起找马的战友告白:

“说好了哦,要一起到老”

这根本就是浪漫偶像剧
剧名可以是《杨树林的爱情》
或者是《寻找马某某》……

但是
有另外一种看法
认为这段文字是在想念自己家乡的女友
剧情画面是这样的:

主人公一个人在树林中找到战马
可能是看到马尾想到女友的马尾(乱讲)

主人公应该是觉得
虽然身处广阔的天地
竟然有一种无处容身之感
唯有远方女友的怀抱才是安心的所在

于是
回忆离别时的约定
那时可能也是在树林深处
握着女友的小手:

“说好了哦,要一起到老”

大概
就是以上两种说法
因为主人公说话的对象不明
所以出现“战友”和“女友”的解释差异

从古到今
有很多学者提出自己的看法
就像郑玄支持“战友”之说
而欧阳修支持“女友”之说

我觉得
支持什么看法都很好
但把与自己不同看法的人贬低成无知、迂腐
就不太恰当了

当然
对方可能真的是无知、迂腐
但应该用更好的证据证明这一点
而不是用对方站在哪个队伍之中
来分辨他是笨蛋
还是天才

然后
认为自己总是站在聪明的一边

无论如何
偕老这件事
我站在欧阳修一边

顺带一提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来自《诗经·邶风·击鼓》
和其他几首战争诗一样
总让我想起对远人的思念

这种情绪
准确的说是一种感伤
在《诗经·小雅·采薇》里
表现的更为明显

主人公依旧是出征的战士
经历了频仍的战争与内心的磨难

他风尘仆仆的从战场归来
归途中思念着故土与故人
想象着离开时的杨柳依依
如今见到的却是漫天风雪

全诗的调子
从离别的柔婉
转至战争的顿挫
最后来到浓郁的感伤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我离开时,杨柳葱郁,依依不舍
我回来时,雨雪纷纷,物是人非

复杂的情绪起伏
最终凝练在这十六个字之上

两千年来
写柳寄情的诗句不在少数
独这一句得了柳树的魂灵

采薇没有说“特别军事行动”好与不好
也没有写主人公在恨什么
只写他爱的是什么

愤怒与感伤
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绪

愤怒的人
心底一定有恨在
而我们
只会因真爱而感伤

就像“远人”
未必是离得远的人
而是你思念的那个人不在身边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句在学术上存在争议的话
在你我心里没有争议

愿天下有情人
执手,偕老

(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