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真宗年间,淄州长山有个年轻人,名叫朱说。
朱说好学上进,一心以匡扶天下为己任。无奈家世坎坷,只能寄居寺庙读书。
埋首苦读的日子是充实的,但偶尔也会迷茫、焦灼。
有一天,迷茫的朱说到庙中求签,想知自己以后能不能成为治国济世宰相。签词无情地显示:不可能。他不甘心又求了一签:如果不能当宰相,是否能成为一名良医。签文提示还是不可能。
无奈的朱说仰天长叹:“大丈夫立于天地间,却不能造福百姓,可悲啊!”
正是这一次求签,朱说为后世读书人树立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人生标杆。
那么,朱说自己呢?有没有实现治国济世的理想呢?
当然有!
他后来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逝后又被追赠为太师、中书令、楚国公。在“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后,更为我们留下了另一个名动千古的金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说了这么多,你大概已经知道了。朱说就是一代名儒、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朱说是他幼时随母改嫁后用的名字。公元1017年,29岁的朱说向朝廷申请归宗复姓,恢复原名范仲淹。
最近在家闲来无事,重读范仲淹这段故事。我发现“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背后,还藏着中国读书人隐秘的三种人生情结。
第一种情结:
不能经国济世,我就悬壶济世,
因为医道和儒道最切近
还记得小学课本上那个故事吗?
少年周恩来,离开家乡到东北读书。见到很多中国人被洋人肆意欺辱,明明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却没有能力也不敢反抗,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冲击。
所以,课堂上老师问起为什么而读书时。他慨然回答:“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这个答案,可以说是古往今来中国读书人的人生第一大追求。
读书做学问,最好当然是建功立业、利国利民了。如果做不到,那就退而求其次,成为一名悬壶济世的大夫,也能救济苍生。就像元代戴良说的:“医以活人为务,与吾儒道最切近”。
而且,在古人的知识体系中,阴阳五行、诗书礼乐、经世方略都是相提并论、互为一体的。
那些读书人,仕途顺利的就考取功名经世治国,科场失意的就学以致用治病救人。其中有一些特别厉害的,甚至做到了两者兼顾,既能治国又能治人。
比如,张仲景能任太守治理一方,也能写《伤寒论》悬壶济世。再比如,商朝的伊尹既能辅佐商汤灭夏桀,又精通厨艺、医技,他发明的中药汤剂、撰写的《汤液经法》为后世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你看,“良相治国、良医治人”,这两种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看起来风牛马不相及,但其背后折射的价值观,其实是殊途同归的。都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二种情结:
我想治国平天下,我也想采菊东篱下,这是我的两个梦
前段时间,听蒙曼讲唐诗。
蒙曼老师说,过去的文人最喜欢在两个地方题诗:一是旅店,二是寺院。
为什么?
因为旅店人来人往,就像今天的朋友圈、微博,你写的诗最容易传播出去。而寺院呢,曲径通幽、钟音袅袅,最容易激发人的顿悟归隐之心,所以借诗抒发这种心境。
在旅馆题诗,题的是文人入世的夙愿。在寺院题诗,题的是隐士出世的觉醒。
其实,这一份情结,并不是古人才有,在现代的知识分子身上也很常见。
年轻时充满斗志、埋首苦学,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辉煌腾达,实现人生抱负。
历经过岁月洗礼,生活磨炼后,蓦然回首才发现功名利禄都是浮云,简单平淡才是最真实,也最接地气儿的活法儿。于是挥手自兹去,遁入红尘中,但又不能一点价值没有。怎么办呢?那就成为一名医者吧,一边闲云野鹤、一边救人助人。
而且,过去医、道是不分家的。学医本来也是问道的一种途径。
可以说,从古至今,中国的读书人心中都有两个“梦”: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而“良相”、“良医”正好完美诠释了这两个梦:我想以“良相”入世,治国平天下。我也想以“良医”出世,闲云野鹤。
想来,范仲淹当年以“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立志时,也有这种心境吧。
第三种情结:
有进取的动力,也有精神的退路,
这人生才叫圆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良相”代表着儒家进取的动力,“良医”代表着道(佛)家精神的退路。这两者矛盾吗?
好像是,其实并不。
因为,儒家的进取和道家的退守是对立又统一的。
就说范仲淹吧,2岁时父亲就去世了,贫困交加的母亲带着他改嫁到朱家,并为他改名叫朱说。
长大后,他劝朱家兄弟生活别太浪费,结果人家说:我花我朱家的钱,跟你有什么关系。他才知道自己一直寄人篱下。
入朝为官后,又仕途碰壁、屡遭贬逐,但他没有心灰意冷。因为儒家前进的路堵死了,道家后退的路还在啊。做不了宰相,我还可以当大夫。正如张仲景所说:“进则救国,退则救民”。
也许正是因为有退路,他才有了重新出发的动力。再次出现在朝堂中,他也从最初的一腔孤愤,变成了恬淡平静。
跟范仲淹同时代的苏东坡不也如此吗,历经坎坷,仍不改其心。历练归来,进取的心还在,但变得更温和了。
《论语》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能干事时, 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条件不允许的时候,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一个有为,一个无为,一个入世,一个出世,看似矛盾,实则互补。顺势无为是为了以后能有更大的作为。短暂的休憩,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可进、可退,人生才圆满,你说呢?
仔细想来,“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背后这三种情结:一个退而求其次,一个在纠结中对立,一个在对立中统一,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三种境界!
在这尘世间,没有谁能一开始就得偿所愿。人哪,总要在千帆过尽后,才真正知道自己要什么。
这也是良相和良医背后的精神,留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