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效率翻倍的小技巧

在数据运营中,经常需要拿着在内部沟通工具喊人,或者直接去工位直接喊人,面对面胜过一切。

我想说一下其中要注意的两点,一个是保留中间过程,一个是确保对方听到了。

先说第一个,很多人干完事情有删文件、删数据的“好”习惯,其实这样比较坑爹,中间过程保留一个月,最起码一个礼拜是应该的,做一个数据运营,就是要保证可快速重现过程,比如我之前发现的bug,恰好同事和我都保留着同一天的数据,才有后来发现的bug,不然每天都是例行工作,日复一日,怎么能刷存在感呢?你说对吧。

在每一次产品迭代后,优化升级后,都需要足够的数据追踪,新旧数据需要对比,参照才明显,保留过程很重要,无论是数据还是步骤。

再来说说下一个,「你说了不等于别人听到了,你做了不等于你做到了」你说出去的话,不代表人听到了,你做一件事,不代表你做到了。

领导最多能做到,为过程鼓掌,但为结果买单

比如提一个需求给其他产品线,别人可能有事忙,把你的需求忘了,怎么办,傻呵呵等吗,工作还开不开展了,不会隔几小时催促吗?

同事是用来干嘛的,就是用来一起解决问题的嘛

所以说,你去做了,并不代表你做成了,你说给别人听了,也不等于他听到了。好好沟通,数据运营的职责就是推动产品优化、进步,去沟通、催,去烦他们。

其实吧,基础数据分析运营没那么难,基础python、sql能力就能胜任,坚持下去后期还能成为一个增长黑客,多酷。

如果想再进步,就需要成为数据的主人(其实一开始就应该这样),大部分人一开始都是被数据追着跑,成天听产品线的命令,取数据、码数据、看数据、统计交接。

虽然要做例行工作,最好不要为了做这份报告而做。但其实之前有段时间,上班总浑水摸鱼,每天都是例行点日报周报,为了做数据而做数据,千万级别的数据摆在我面前,只做统计分析,真是暴殄天物。

不过有天理性做完工作,想起来数据运营,重点在运营,我被数据蒙蔽了双眼,数据只是工具,是策略,中心还得靠运营啊。

我的职责除了写报告之外,更应该利用数据和分析的能力,主动出击,协助开发优化产品,不那么老实做一个支持者的角色。

到现在,我写报告时都会留意数据,差别在哪,为什么要这么做,产品的人是怎么考虑的,偶尔还会主动询问其他部门的情况,不再是为了出报告而出报告。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作效率翻倍的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