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4

《传习录》拾遗(二十一

 

【四三】静坐中思虑纷杂怎么办?

孟源问:“静坐中思虑纷杂,不能强禁绝。”

先生曰:“纷杂思虑,亦强禁绝不得,只就思虑萌动处省察克治,则天理精明后,有个‘物各付物’的意思,自然精专,无纷杂之念。《大学》所谓‘知止而后有定’也。”


四十二岁至滁州,自此从游遂众。孟源问静坐中思虑纷杂,不能强禁绝。先生回答只就思虑萌动处省察克治,则天理精明后,有个‘物各付物’的意思,自然精专,无纷杂之念。


【四四】良知二字,实千古圣贤相传一点滴骨血

一日,先生喟然发叹。九川问曰:“先生何叹也?”

曰:“此理简易明白若此,乃一经沉埋数百年。”

九川曰:“亦为宋儒从知解上入,认识神为性体,故闻见日益,障道日深耳。今先生拈出良知二字,此古今人人真面目,更复奚疑?”

先生曰:“然!譬之人有冒别姓坟墓为祖墓者,何以为辨?只得开圹(kuàng)☆,将子孙滴血,真伪无可逃矣。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贤☆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十有六年辛巳,先生五十岁,在江西。 正月,居南昌。是年先生始揭致良知之教。

先生闻前月十日武宗驾入宫,始舒忧念。自经宸濠、忠、泰之变,益信良知真足以忘患难,出生死,所谓考三王,建天地,质鬼神,俟后圣,无弗同者。乃遗书守益曰:“近来信得致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一日,先生喟然发叹。九川问曰:“先生何叹也?”曰:“此理简易明白若此,乃一经沉埋数百年。”九川曰:“亦为宋儒从知解上入,认识神为性体,故闻见日益,障道日深耳。今先生拈出良知二字,此古今人人真面目,更复奚疑?”先生曰:“然譬之人有冒别姓坟墓为祖墓者,何以为辨?只得开圹将子孙滴血,真伪无可逃矣。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又曰:“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一口说尽”,遇到真正笃定实行者,是可以落到实处的;遇到玩弄文字者,只是耳闻口说,不能得实际受用。)先生自南都以来,凡示学者,皆令存天理去人欲以为本。有问所谓,则令自求之,未尝指天理为何如也。间语友人曰:“近欲发挥此,只觉有一言发不出,津津然如含诸口,莫能相度。”久乃曰:“近觉得此学更无有他,只是这些子,了此更无余矣。”旁有健羡不已者,则又曰:“连这些子亦无放处。”今经变后,始有良知之说。(真应了陆象山所说“易简功夫终久大”这句。古人读书求学问,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最后把书读到“无”,也就是“亦无放处”--至虚才能至灵。)


先生五十岁始揭“致良知”之教,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至于良知是什么,阳明先生有很多解释,多次定义良知,如说良知是天理,是道,是天植灵根,是造化之精灵,是明师,等等其实是很明白了。


【四五】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吾之用


张元冲在舟中问:“二氏与圣人之学所差毫厘,谓其皆有得于性命也。但二氏于性命中着些私利,便谬千里矣。今观二氏作用,亦有功于吾身者。不知亦须兼取否?”

先生曰:“说兼取便不是。圣人尽性至命,何物不具?何待兼取?二氏之用,皆我之用。即吾尽性至命中完养此身,谓之仙;即吾尽性至命中不染世累,谓之佛。但后世儒者不见圣学之全,故与二氏成二见耳。譬之厅堂,三间共为一厅,儒者不知皆我所用,见佛氏则割左边一间与之,见老氏则割右边一间与之,而己则自处中间,皆举一而废百也。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儒家和佛家、道家、仙家的价值观不同:儒家追求内圣外王,修齐治平;佛家追求解脱痛苦,超脱轮回;道家追求道法自然,逍遥自在;仙家追求长生不老。

先生认为,儒家圣学本身是完全的,不需要兼取,释道二家所讲不会超出儒家。释道有些可以借鉴的东西,儒家为我所用就可以了。在先生看来,有些儒者把儒释道平衡看待、三家共为一厅、儒家只是在中间,是十分错误的,是“举一而废百”

《王阳明全集》提到“孔子”200次、“孟子”143次,这无疑是由于阳明心学是孔孟真传,“良知”一词出自孟子,端绪源自孔子。《王阳明全集》提到“释氏”只有19次,“佛老”只有7次,这是由于先生认为无需刻意去提起或比较儒学与佛老,专注圣人之学即可。可见,先生始终贯彻程颢的“自明吾理”去宣扬圣人之学!

先生的《书汪进之太极岩二首》体现了他对本体的认识和对佛家修行方法的批判。

一窍谁将混沌开,

千年样子道州来。

须知太极元无极,

始信心非明镜台。


始信心非明镜台,

须知明镜亦尘埃。

人人有个圆圈在,

莫向蒲团坐死灰。


净心斋笔录

2022年10月25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