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应物:谷雨~雨润万物 雨生百谷

谷雨,顾名思义,播谷降雨是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下而上也。”谷在此时播种,雨水应时而下。

《群芳谱》也曾记录:“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 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间节点在今年4月19日。农历3月27日。过了谷雨,春天就与我们挥手作别了。南宋诗人杨万里《三月二十七日送春绝句》诗便写出了谷雨时节人们对春的留恋:

只余三日便清和,尽放春归莫恨它。

落尽千花飞无絮,留春肯住欲如何?

谷雨有三候。初候,萍始生。萍,水草也,与水相平故曰萍,漂流随风,故又曰漂。谷雨雨水充沛,浮萍开始生长。

二候,鸣鸠拂其羽。鸠,即鹰所化者布谷也。拂,过击也。此时,布谷鸟拍动羽翼四处飞翔鸣叫,似在提醒人们开始播种。

三候,戴胜降于桑。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尔雅》中有注曰:“头上有胜毛,此时恒在于桑,盖蚕将生之候矣。”戴胜是一种头顶有冠毛的黄白斑纹小鸟,栖息于农家种植的桑树与麻树之中。

在这春天里最后一个节气里,小朋友们,我们可以怎么玩呢? 

一起溯本追源,“谷”字的来源:

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水形而不全,表示刚从山中出洞而尚未成流的泉脉;下面象谷口。“谷”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两山之间狭长而有出口的低地,往往包含一个流域。

看了“谷”字的来源,小朋友是不是心生疑问:这“雨生百谷”的“谷”怎么和五谷没有一点关系呀?引导小朋友去思考?

“谷雨”得名到底是不是源于“雨生百谷”?考证一下这个“谷”字的原本意思,就明白了。在甲骨卜辞中发现的“谷”字字形与现代谷字完全一样。

这里的“谷”是什么意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称:“源头流水出口, 一直通达川流的地方叫“谷”,就是指两山之间有口的低地,有水经过之处。

早期的“谷”字是地理称谓,与农作物谷物(粮食)之“谷”字没有关系。

但从农业生产来说,“雨生百谷”又是事实,这又怎么理解?“雨生百谷”在古代写作“雨生百穀”。这里的“穀”才是现代意义上的“谷”字,即农作物的总称。“五谷杂粮”中的“谷”就是这个意思,五谷原本也写作“五穀”。将“穀”、“谷”二字弄混了或许与实行简体字有直接关系,但从历史上来看,古人也存在“穀”、“谷”不分的现象。老师传给弟子是以音声口口相传,就会形成只音不同义的通假字。所以不管是什么原因,我们了解了字背后的意义才能理解真正的智慧。

《诗经》:“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谷风多刮时阴天多雨,此时农作物开始生长,“谷雨时节,麦长三节”,所以说谷风是“生长之风”。这几天的谷风小朋友一定很有感触吧!对谷雨节气的由来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虽然与”谷“字本义不相关,却又有着息息相连。

伴着雨声,就像是一首春天协奏曲。一粒粒种子落下,用不了多久,禾苗就拱出田地,希望的原野生机勃勃。自古至今,百姓们就谨守着“谷雨前后,栽瓜点豆”之说,中原谷雨前后,是谷物种植的好时候。

我们今天还去钩了槐花,种下了绣球花和熏衣草,刚刚种下就下起了及时雨。多么应景的谷雨!

正如《齐民要术》所云:“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选好时节,做对事情,对种五谷、种花草有着智慧的引导,细思孩子的成长不也是这个道理。

北方有谷雨食香椿的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香椿自古寓意长寿,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香椿不仅是备受喜爱的食材,也同样具有着文化意义。庄子《逍遥游》中那句“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意为上古时代的大椿树以人间八千年当做自己的一年,可见寿命之长久。于是后人便常常用带“椿”的词语来形容福寿绵延,如以“千椿”形容千岁,又如以“椿寿”作为对长辈的祝寿,以盼望长辈像椿树一样长生不老。

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以祈求健康。

走谷雨:古时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回来。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赏花: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谷雨三朝看牡丹",赏牡丹成为人们闲暇重要的娱乐活动。

生活与大自然的链接,通过节气活动来引导给孩子,而不是灌输给他一些知识。妈妈是风啊,要把孩子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的感觉深深连接起来,让孩子在生活中去观察,去感受那些出现在眼前的风景,亦或是餐桌上的食材,对它们充满了感情,让我们都有智慧去欣赏万事万物的美和力量!

无论读怎样的文字,都不如我们自己踩在田野里,走上一回。今天你动了没有?有没有去探寻一下春天的那些鲜物呢?

在亲近自然的同时,让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就着这一场自然之雨,放舟绿水,放步青山,放歌旷野。

你可能感兴趣的:(感时应物:谷雨~雨润万物 雨生百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