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时,他编写了多处理器版本的Unix操作系统,是JAVA编程语言的创始人,他就是詹姆斯·高斯林。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Java成为全球流行的开发语言。年过花甲的Java之父在Facebook上发表了他所遭遇的年龄歧视。
他曾在面试的时候被HR告知,“通常我们不招你这种年龄的程序员,但你的情况特殊(Java之父身份),所以对你特殊考虑。”
而在Google工作的时候,听到几个30多岁的人要去整容变得年轻点。
根据统计,美国在职的工作者的平均年龄是42岁,但在硅谷这个数字变得更低。比如苹果公司是31岁,Google和特斯拉是30岁,Facebook和LinkedIn是29岁,而其他公司甚至更年轻。
客观地说,与年龄相伴而来的职业焦虑并非只有程序员这个群体才会有,很多工种都会有类似的情况。你有过这种焦虑吗?
@宋宝华:论程序员的时代焦虑与焦虑的缓解
别人我不知道,但生活在2018年的程序员,不焦虑的确实没有几个。经历了房价的暴涨以及腰斩,能心静如水的人那内心的强大恐怕不是一般人可以企及。
我除了给大家写写文章之外,也经常参加各式各样的行业活动,曾经在好多非公开的场合都听到过同样的一句话,“在中国,一个程序员的成功不取决于你的代码是否写的好,而取决于你是否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买了一套正确的房”。
坦白讲,除了房子外,焦虑的源头还是很多。比如,很多人有低电量焦虑症,手机电池只有70%的时候就开始焦虑,总是喜欢到哪里都插上去充电。还有的人有无WiFi焦虑症,断了网络就茫然失措。
但是无数此类焦虑的总和,也抵不上我们在这个时代之下,风雨飘扬,难以取舍投机还是勤劳,无法分辨正确的方向在哪里,不知道下一代要怎么办,不知道未来自己的终极归宿在哪里的恐惧要来得强烈。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每个人如你我,都不过是这个时代里面的一粒尘埃,多少年以后,我们在历史上不会有任何的记忆。
但是这样的时代,在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上,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个轮回,放在这个广阔的背景上面来讲,我们今天焦虑的事情都算不得什么。
很多事情要长远地思维,当年很多资本家焦虑自己不是三代贫农,现在很多贫农焦虑自己不是资本家;当年很多人焦虑自己没有商品粮,现在很多拿了城市户口的大学生焦虑自己再也成不了农民。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放大我们得不到的东西对我们造成的影响,而忽略我们得到的东西的正面价值。所以,很多事情,今天看也许是一个巨大的焦虑,但是数十年后,你可能因为你得到的东西而焦虑。
但废话说了这么多。我们程序员确实够焦虑的,每一个都能压死咱们:
工资不上不下,房子好像买得起又好像买不起(如果干脆工资低到买不起,压根就不考虑这个问题了)。
新技术每天都在迎面扑来,各种概念层出不穷;老板每天让我加班,做的事情好像也学不到东西。
隔壁家的阿狗没什么文凭,就靠炒房子也身家千万了。后悔当初我怎么没买那个房子?
老是高级工程师职位,老子干活这么卖命,工作年数也这么多了,就不能给老子升个士大夫工程师?
小孩子看着看着大了,该读书了,京沪等地读书怎么办?竞争的人太多了...
这些焦虑并举的情况下,给我们程序员的研发事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就是我们没有办法静下来钻研技术了。既然读书可能无用,那么代码写地再牛逼可能也不是很有用,毕竟早一年买一个五六百万万的房子,一年后double,够很多工程师coding一辈子了。
那么我们天天拼命地coding,并且ignore了买房子,还有什么希望?
我们坦诚地承认这些焦虑都是客观存在的,有一些可能短时间之内都无法修复。那么我们在客观已经存在这些焦虑的情况下,探讨一些缓解之道。
1. 消沉下去还是积极地自我暗示?
首先当然是从心理层面上要缓解,建立乐观、豪迈的心态。任何时候要保持,管他妈的,过一天是一天,过一天开心一天的想法,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
不要人为自我放大得不到的东西的负面影响。比如升不了士大夫工程师,那么我们想一想,升了又能怎么样?就马上能不焦虑了吗?就马上高人一等了吗?不升难道就真地一天都过不下去了吗?任何事情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A公司的高职位,去了B公司可能什么都不是;在B公司的职位低,可能到了C公司迅速发挥作用被认可,很快提升。坚信是金子一定会发光。
2. 宽以待人还是一切为了个人利益?
作为一个工程师,已经是混地很惨了,如果在公司没有三五个好友,互相支持,互相取笑,互相打闹,还一定要把自己竖起来,装逼到底,那么这个日子也不见得好过。
我们在公司的朋友,很可能是未来帮我们度过最大难关的人。我个人比较侥幸认识了生命中的一众好朋友,他们在关键的时候帮助了我,可以说,没有他们,我前面很多的沟沟坎坎都要走不过去。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为了个人的升职、个人的涨工资而牺牲同事的利益,我认为大可不必。人生是一个长跑,通过扔香蕉皮绊倒别人而跑到前面的做法,算不得光明正大。踩了香蕉皮的人,也多半不会是一个傻子。那么,扔香蕉皮的人,可能后面踩到更大的西瓜皮,如果得失守恒的话。
珍惜身边的同事,他们可能是最终能够帮助我们的人,是友非敌,尽管短期也可能有利益冲突,但是最后得到的可能要多得多。
3. 学底层技术还是学赚钱的技术?
我个人的想法是不能放弃赚钱的想法,比如明明搞硬件前途微妙了,你还一定要跑过去学高速PCB设计。那么选择方向的时候,肯定不得不考虑赚钱。
比如,茶总曾经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当年有个小弟问他是搞Linux内核好,还是去搞上层的JAVA还是什么Python好,然后茶总跟他说,当然是去搞上层。以后这个小弟每次见他面都邀请他吃饭,感谢他当年指点了一条明路。
赚钱的方向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打好基础可能也是更加重要。如果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不通,操作系统的基本工作机理搞不清楚,甚至连PV操作,互斥同步什么的都搞不清楚,那么很有可能在搞任何方向的时候,都是在摸瞎。
有很多程序员在干活的时候,从来不思考,也不提炼和升华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其实搞什么都是云里雾里,这样也很难在技术上面有所建树,很可能更好的方向是改行。技术方向虽然浩如烟海,但是各个技术方向,总是能够发现惊人的相似,基础好的人,学习能力强的人,貌似学什么都特快?
4. 在一个地方死磕还是看大世界?
Coding这个事情,既要能沉得下去,又要能出得来。Coding时静若处子,玩乐时动如脱兔。Coding不是生活的全部。
技术方向和投资理财一样,鸡蛋放一个篮子里面,也有极大的风险。所以,今天我们在玩命解一个bug的时候,也可以多看书,了解前沿技术,扩大自己的视野,先蛰伏起来,等待机会。
所以比较好的技术组合应该是,在一个方向非常精通,在几个方向比较了解。如果咱们在Linux写个USB驱动,然后别的驱动都不看,内核的机理也不看,上层的编程也不看,D-BUS什么也不看,那么就蕴藏了较大的职业风险。
另外,Coding也不是全部的世界,放开了看,也有一片天地。我兄弟的老婆,她开了个食品店,有实体店,也在网上买各种吃的,这是个好事,我们热烈的欢迎。这一方面可以增加生活的情趣,另外一方面可以赚钱养家。生活不是只有眼前的代码,还有买卖与玩乐。
看课外书也可以缓解焦虑。JD、淘宝买一本书,真的没有多少钱,吃一顿小龙虾,就是好几本书。多看一些VR、人工智能、人类文明、社会历史的书,每次看的时候,都发现自己没那么焦虑了。
最后,如果你跟我一样都喜欢java,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也在学习java的道路上奔跑,欢迎你加入java学习群:72030155 群内每天都会分享java最新业内资料,分享java免费课程,共同交流学习,让学习变(编)成(程)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