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后感
儒学是中国数千年文化中的精华之一,从古至今,儒学始终引导中华民族知仁知礼、向上向善。《大学》出自《礼记》,作为儒家的传统经典著作四书之一,它主要叙述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理论早已深深烙印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中,对我们的为人处世有着极大的教育意义。
用通俗的话来说,《大学》阐述了如何成为一个独立的、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的人,其中精要,可以概括为“三纲七证八目”。在古代,大学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概念,即“大人之学”,主要是传授“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因此,大学之道就是弘扬光明正大的道德,使人弃旧图新,逐步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总的来说,“八目”是为达到“三纲”的要求而列举出的条目,“七证”是达到“三纲”的修正层次及方法途径,“三纲七证八目”共同成为了儒学大家们为后人进修所设计出的阶梯,被誉为世人理解儒学的钥匙,全文千余字就是对这三方面的阐述。
首先,“三纲”即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个纲领。《大学》的开篇即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指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美好品德,而“明明德”的最终目的则在于保护自身的优良品性。这告诉我们作为个体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一颗良善的心,向上向善,以此培养自身优良的品性。善良是一颗种子,我们的态度则是土壤。“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践行《大学》的三个纲领,不仅要弘扬先哲圣人的事迹,还要善于发现并传播生活中的卓越品德,努力彰显和谐善良的社会之貌,这便是“三纲”的目标。
随后,“七证”即知、止、定、静、安、虑、得七个修正的层次。《大学》中的原文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七止”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知止”、“定静安”、“虑得”,三个过程层层递进,环环嵌套,前者影响后者,后者以前者的实现为前提,如此往复。这七个层次,读来十分简单,理解字面上的意思也不难,但真正要实践起来,却是一生的修炼功夫。
其次,“八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大学》中将这“八目”从两个顺序反复道来,先从大到小而言,紧接着又从小到大而言,即“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八条目”的主体部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则是对修身的相应补充。
简单介绍了“三纲七证八目”的概念,接下来则从个人层面对“诚意”和“修身”两个方面进行论述。“诚意”一词不难理解,与当今社会所提倡的“诚信踏实”相呼应,“诚信”一词包含“内不欺已,外不欺人”的含义,达到这个境界则是受《大学》中提出的君子意诚就要“慎独”的观点,“慎独”一词,可谓精妙:“犬仅以虫鸣相伴”,乃为“独”。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不忘初心,保持“心真”变得愈发困难,唯有“君子”二字能与不忘初心之人的品行相称。此外,“诚意”强调了意志的重要性,告诫世人要学会观察自我,审视自我,减少外界对自身的干扰,坚定意志,坚持真理。对于“修身”,《大学》中指出修身养性要遵循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自身出发,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此外,儒家思想强调国家与个人的有机结合,只有有志之士勤于“修身”,方能达到个人与国家的和谐统一,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善”。
当个人层面臻于完善,就将逐步上升至国家层面。“治国”、“平天下”看起来十分宏大,好像与平凡的普通人关系不大。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人都是社会这台大机器上的齿轮,无论我们身处哪个岗位,首要任务都是尽力为这个岗位服务,干好分内之事。如果说人民大众是社会这艘船上的船员,那么领导者便是舵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非令不从”,《大学》中讲“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因此亦不能小觑管理者的力量,正所谓“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但是,治理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与韧劲去等待。此外,《大学》中还提出了“一家仁,一国兴仁”的理念,如果治国之人仁爱,那么全国人民将受到感化,兴起仁爱的风气,国家亦将成为富强之国。
所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当今社会,宝贵的儒学思想绝不是过时之物。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不仅需要注重思想道德修养,还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修身”之余也要朝着“治国”甚至“平天下”的目标进行努力。同时,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还要妥善安排学习生活,积累丰富的知识底蕴,这样离实现个人理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志向才会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