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变》第一章深度学习

       在获取外界信息的过程当中,除了比较功利和切身有关的时政、经济等信息之外,我每天必定会找各种渠道了解推荐书的栏目。此次看到了《剧变》(美,贾雷德.戴蒙德著)。书读了一半,就迫不及待的想拿出来分享。

        首先介绍一下作者本人。贾雷德.戴蒙德出生于1937年,今年85岁高龄依然笔耕不辍、撸铁不停。就这一点完全值得我反思、学习。关键是他在21岁之前,就是学霸,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本科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和博士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他的学习能力让我联想到经济学家凯恩斯,读书好像对他们来讲是非常轻松的一件事似的。

       除了作者自己的医学专业以外,贾雷德教授同时发展了自己的第二职业,那就是对新几内亚岛上的鸟类生态和进化进行研究。他曾带队进行31次科学考察,并在该领域取得重要发现。不管胆囊生理学或是新几内亚岛的鸟类多么有趣,在他50岁的时候,开始第三职业——书写历史和地理。除此之外,他还会7国语言,八十几岁,还没想过要退休。

       遍读第一部分,第一章个人危机,第二部分的第二章芬兰之战,第二章近代日本的起源,第三章全民的智利,第四章印度尼西亚,年轻国家的崛起。后面还有六章没读完。

        作者在第一章,关于个人危机当中的阐述,朴实而在理的观念譬如:

        我应当找到自己这一生中真切的追求,而不应为虚名所累。

        尤其是在分析“影响危机结果的因素”,不管是个人危机,还是国家危机,各列举了12个因素。这12个影响因素有共通的,也有部分不同的影响因素。诸如:

       我无法改变其他人,我能全然控制的只有我自己的行为。如果我希望那些外在因素和其他人发生改变,我就得承担责任,有所作为,先改变我自己的所作所为。如果我都不采取行动的话,别人更不会主动地去改变什么。

       自我力量意味着人作为一个独立、自信的个体,无须寻求他人的认可,也不依赖他人而存活,拥有对自我和对目标的认知,并接受真实的自己。……在压力下保持镇定,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准确认识现实,以及做出稳妥决定的能力。

       对孩子本身的接受度高,不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不强求孩子早熟,也不要求他们一直扮演自己怀中的稚儿,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应对挫折,对待孩子并非有求必应,但也不是所有的要求都不满足,这样的父母会使孩子具有更高的自我强度,从而使其更好地应对危机。

       灵活的个性远比僵化刻板的个性要占优势。“僵化刻板”意味着固步自封的单一思维,认为凡事只有一种解决方案。

       我们倾向于欣赏那些在危机面前不背弃家人,不说谎,不放弃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不偷盗的人。一个人的核心价值观是力量和确定性的根源。

       除了我自己之外,没有任何人向我施压。

       个人应对危机机制的形成离不开所处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也离不开个人成长和生活所处的更小群体的文化。…导致特质不同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个人、文化、地域和基因四个方面。

        以上是分析影响个人危机的因素。

       国家认同囊括了一国的语言、文化和历史特征,这些特征使一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保持自己的特性,是国家自豪感的源泉,也是一国民众所共享的价值观念。

      这是影响国家危机的因素。

       对于贾雷德教授在本书中的提到观念,及影响因素,不仅没有很多艰涩难懂的专业词汇;而且,易记,易操作。

       就像第一句我摘的原文“我应当找到自己这一生中真切的追求,而不应为虚名所累。”确实,世间熙熙攘攘的人,不就在为名和利奔波吗?有多少人是真真切切的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心里想着诗和远方;但都在生活的苟且当中走完一生。

       关于“影响个人危机结果的因素”当中的第二个因素“愿意承担责任”,我无法改变其他人,我能全然控制的只有我自己的行为。如果我希望那些外在因素和其他人发生改变,我就得承担责任,有所作为,先改变我自己的所作所为。如果我都不采取行动的话,别人更不会主动地去改变什么。

       这让我想起了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墓志铭的故事。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总想着去改变世界;到中年的时候,想着去改变家庭;唯有待到垂垂老矣,一事无成的时候,才幡然醒悟,唯有改变自己,才有可能去改变家人和世界。而且这个观念当中还提到了什么叫“以身作则”,“身先士卒”。

       在对自我力量的分析当中提到:“自我力量意味着人作为一个独立、自信的个体,无须寻求他人的认可,也不依赖他人而存活,拥有对自我和对目标的认知,并接受真实的自己。……在压力下保持镇定,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准确认识现实,以及做出稳妥决定的能力。”

        以前我们认为的“自我力量”就是拳头和肌肉的生理和体能;但实际上真正的自我力量来自于不盲从,有多向的思维能力,以及遇事的从容和淡定,在争论的时候,能够气定神闲的娓娓道来。

       在“自我力量”当中列举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我也是非常赞同的。对孩子本身的接受度高,不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不强求孩子早熟,也不要求他们一直扮演自己怀中的稚儿,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应对挫折,对待孩子并非有求必应,但也不是所有的要求都不满足,这样的父母会使孩子具有更高的自我强度,从而使其更好地应对危机。

       我们生孩子,培养孩子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的确需要众多父母,以及教育界好好反思。多少高分低能的孩子在踏入社会,面对危机和挫折的时候,选择了“自由落体”的方式来逃避和解决。这种报道和新闻已经是屡见不鲜了。

       最后让我共鸣的,也是个人最重要的因素,不得不提及一下。我们倾向于欣赏那些在危机面前不背弃家人,不说谎,不放弃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不偷盗的人。一个人的核心价值观是力量和确定性的根源。

       尤其是最后一句“一个人的核心价值观是力量和确定性的根源”。三观正的人,遇到挫折必定内心坚定,笑对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剧变》第一章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