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你来呀!

自己跳的“坑”,怎么也得爬上来。

我是如何get myself too busy的?

第一章 揭竿而起
读书会的第二个月,我被“拐带”进了一个名为“How it works”组织。这个组织的头目是一名代号“大鱼”的家伙。蓄谋已久的大鱼,在三月底就开始酝酿这起“阴谋”,意在从“阅益读书会”中征得这场“革命”的先锋。虽不能说“一呼百应”,但也有九位“热血青年”积极响应了号召,组织就地成立。

第二章 无可挑剔
为了更好完成任务,大鱼启动了“化整为零”的作战计划。十位小伙伴要分为三小组,各自协作。然而,自发分组的方式显得那么的“高效”。六位小伙伴互相“pick me up”后,形成两组,剩下四位“未被挑选”的,自然成为一组。This is us.为了“安抚”内心的各种情绪(You name it),我们给小组起了个“响亮又文雅”的名字——无可挑剔。

第三章 寓学于乐
第一次小组会议,小组内“破冰”,讨论参加原因,挖掘“内驱力”。为了不让此次任务显得那么stressful,我们赶紧给自己搭了个“戏台”,就是尽可能去享受整个任务过程,获得更多的快乐。组长Yancee为小组定下了“寓学于乐”的团队基调。一切都看起来那么轻松愉快。

第四章 夜不能寐
在读书+笔记任务,与翻译作业的双重压迫下,团队中小伙伴的就寝时间越来越晚了。而我在段时间却养成了“晚睡早起”的习惯。难道这是给我勇于面对压力的奖励么,但我很喜欢这个习惯,因为清早的时间总可以显得很悠闲。做早饭,浇花,喂猫,徒步。这也算是“意外之喜”吧。

第五章 才疏学浅
如果说翻译任务是“小菜一碟”,那后面的报告+呈现就是“鸭梨山大”。我们有两周的时间完成报告,然而我们却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在“定题”上,What a slow move!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结果就是剩给写报告的时间相当紧迫。报告的质量与呈现的练习都不是很到位。这都是“能力硬伤”。

第六章 推波助澜
项目后期,团队中只有两位小伙伴在坚持,我们互助互惠,你携我领,克服一个个不大不小的困难。我被迫提拔为组长,同时也发现,另一位组员是位“捧场王”,为推动项目前进发挥了积极作用。如相声中的捧哏。常言道,三分逗,七分捧。所以,团队中每个人都可以扮演领袖,也能送出“助攻”。

第七章 如释重负
如期举行的presentation线上直播,不仅有组内人员参与,也邀请了阅益小伙伴的旁听。可惜的是,我未能全程参加,只完成了自己呈现的部分,过程也显得有些仓促,因为要卡时间。整个项目完成后,我如重获自由的囚徒。但内心油然而生的茫然感,一定是过压生活后的反应。同时也让我意识到要进来投入下一段压力匹配合适的学习状态中。毕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第八章 暮然回首
整个项目持续了一个月,无论从初衷,流程,还是执行与收获,都值得细细回味,慢慢终结。但其中最想说的还是看待事物的角度,和面对困难的态度。这里引出本月所读的三本书与其中内化的部分。
-《象与骑象人》,追求目标时真正重要的是过程,不是结果。莎士比亚说得好:“成功之时,一切已结束;努力的过程是最幸福的。”
-《思考,快与慢》,关于启动效应。
-《演讲与口才》,关于听众想要什么。
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最后,送给一起成长的小伙伴,we made it together, thank you!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月,你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