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黄帝陵

    清明祭黄帝陵

                          作者狄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又到清明,偶尔念起唐杜牧《清明》诗改编版,心中难免再生感怀。

  甲申年闰二月初,于渭北办事之隙,经宜君到黄陵县沮水畔桥山,一瞻中华祖陵,却了夙愿。秦地自古多名人,过白水城遥望酒圣杜康雕像,魏武帝一句“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曾使酒名人名;经仓颉故里,“字祖”造字奠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之基。进渭北塬区,忽横亘一蕴含禅语如诗入画的峪中水库,始见修堤坝的匠人,询水库名不得知?原是操绥德语的汉子,也免不得不名关中水。

    初见到了陕北汉子,以为离黄陵不远,其实错了。在宜君境内,因为修路,好久的时段就在塬中土道穿行,过往的车人极少,偶一现身也是修路的机械车,车过处,尘土扬。有道“天道酬勤”,这时下起零星小雨,给茫茫黄土增一点清新湿润。沿途寂寞,余隙放眼四野,收获的却是如垠的绿涛、斑斓的野花,只闻其香,不详花名,车行其中如舟行花海碧波。黄土川塬地貌渐渐明朗, 已有窑洞在塬畔凿造,羊群在山坡游牧,只是不见了牧羊人。陕北洛川的集日不同于关中,本有心一睹,因车道不同而在颠泊中误了机会。也许是赤子情切,拟或路不遂人,百余里路程,竞走了近四个小时,老祖宗在考验我们的虔诚,才给我等以“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磨砺。

    下午2时,桥山进入视线,道路两旁松柏葱郁,山涧地头已是披满绿色,终走入轩辕黄帝的陵寝之地。 巍巍桥山,啾啾沮水,我们来了,你的儿女来了。

    沮水浩淼,陵堂巍峨,带一份肃穆感,怀一片赤诚心,觐见先祖,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愿。轩辕庙、轩辕柏,庙柏相依,袅袅香烟;黄帝挂甲柏、栓马柏,一土一木,悠悠千年。苍松翠柏萦绕的轩辕墓就在轩辕殿北的桥山之颠,《史记 .五帝本纪》载:黄帝崩,葬桥山。据说桥山之上有千年古柏达三千棵以上,近年黄陵人又栽植松柏万余株,以护卫祖陵,他们无愧于“现代守灵人”的称号。

    黄帝陵作为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墓,国务院1952年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是为中华陵墓保护天字第一号。 桥山黄帝陵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同根同源的标志。海内外的华夏儿女把祭拜黄帝陵作为寻根问祖的重要活动,近年来捐款捐物以资助整修黄帝陵,规模宏大的轩辕殿已修建完工,将作为甲申年祭奠活动的场所,这又是中华儿女心中的一大幸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明祭黄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