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轻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无不重视,要比上代父母重视的多,一个是由于自身受过高等教育,有过亲身的体会,自然就会在对待孩子教育上表现出来;
另一个是当下的环境,攀比成风,无不攀比,生怕比别人慢半拍,孩子的教育也在劫难逃。
如今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教育意识也逐渐增强,所以在对待孩子的教育方面尤为重视,上代父母由于自身教育的限制再加上特定的时代背景,基本对待孩子都属于放任自流的。
当今阶层固话,其实我极讨厌用阶层这个词,但现实确实赤裸裸的存在。
阶层固话,使得上升的渠道越来越难,单纯想通过好好读书上学,然后考个好的大学,大学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然后摇身一变,跨越阶层成功变成高富帅赢取白富美将变得越来越不现实。
所以你对孩子未来很焦虑,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你怎么想是一回事,结果又是另一回事,想有错吗?没错。但问题是只停留在想的层面,你没有落实到行动上,也只是你的一厢情愿罢了。
我们都学过概率,没系统学过的也不难理解这个概念,想必听过成功学的二八原理。
说白了就是人人都想成功,可成功的概率很小,失败的概率会很大,这意味着大部分人不会如你所愿,但你执念于必胜,那就是自欺欺人了,只会徒增苦恼。
这么小的概率才能成功,意味着失败本是很正常的事情,成功才是偶然的事情,可当今的人们把这个事情搞反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并且是一定要成功,你觉得这可能吗?
很多父母给孩子灌输这种单一思维,使得孩子一条筋,目标就一个:考上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获得高的收入,只有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功亏一篑。
一旦失败,你还没有第二条路可选,因为一直都没考虑过其他路。所以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会感到茫然。
我觉得好的状态应该是进可攻退可守,虽然现在我还不太了解自己的潜力,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能达到哪个高度。
但是我会尽最大的努力付出争取,并且早有了失败的心理准备,并且失败的概率会更大,成功可以进入更高的平台,如果失败不要灰心,最起码退回到原有的位置,期待下一次的冲刺,做到进可攻退可守。这样才更有韧性,放到现实社会下,更有操作性,更容易最终走向更高处。
很多父母开始意识到孩子教育重要性,各种兴趣班、各种补习班统统报名,生怕孩子失去了与同龄人竞争的能力。再加上周围孩子都报班了,出于攀比和心理安慰会不假思索报几个班,不管有没有用,先报了再说。
那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报补习班?孩子成绩不好。如果孩子成绩好,就没必要花钱耽误孩子时间去上补习班了。那你考虑过孩子为什么成绩不好?难道正规的学校教育教的不好?补习班就能教好?孩子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能集中听讲,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这个不解决,你花多少钱上补习班都没用。
父母本应该你承担学习的问题,想通过花钱转嫁给别人帮你解决,你觉得可能吗?这不又是自欺欺人吗,所以往往这种情况你即使上了补习班起的效果也不大,即便短时起到点效果,开学后又会迅速回到原状态,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不会做题,难道第二年你再接着报班吗?治标不治本。
很多父母陪伴孩子学习,都有情绪崩溃的时候,我想说几乎大部分父母都要面对这个常态,不要简单下结论说父母没耐心,大家都常人当你面对生活琐事可能焦头烂额的时候,你真的没有那么大的耐心,虽然这不能当做借口,可这是现实,没做过父母是体会不到的。
讲了多少遍都听不懂,你说什么他就眨着眼睛看着你,看似很无辜很可怜,但着实很让人恼火,不知道这是听明白了还是没明白,本来对于成年人很好理解的东西,可就想不明白为什么讲了这么多遍他依然听不明白,不着急才怪呢,尤其对于一些好胜心强,性格强势的父母,更是压不住心中怒火。
我想说的是,你用成年人能理解方式放在一个可能连字都没认识几个的孩子身上,如同对牛弹琴,根本不在一个频道,本身就不合适,你讲的再天花乱坠有用吗?生气那是自找的。
做事还是要讲究方式,否则累的只是自己,孩子的教育肯定有共性的部分,自然也有个性的地方,而共性的东西无非是各种好习惯的养成,比如按时睡觉,按时起床,饭前饭后刷牙,睡前洗脚,回家先写作业,大量阅读,锻炼身体等等。
其实和成年人一样,这叫自律,自律是最难养成,因为自律就意味着对自己的约束,而不是随心所欲,谁都喜欢在舒适区,大人都如此,更何况对于一个没有自制力的孩子呢,可是你知道小学阶段最重要最宝贵的是什么吗?时间。
没错就是时间,这六年课本所学的东西就那么一丢丢,难道你认为只要会那点知识就算完成任务了吗,大错特错,学习来自主动,孩子小可能没有这个意识,但是父母要帮助引导,让他学会时间管理的能力,尽可能在课本以外的地方积累更为重要的知识。所以小学并不轻松,而你的轻松是自己放任所造成的的,以后可能需要更大的代价来弥补还不见得起效果,这六年的时间尤为珍贵,一旦失去将不会再有,等有一天你突然开窍想读书了,你也要看看你有没有这个时间。
到了初中、高中,课程多,任务量大,光上课的时间已经给你安排的满满的,你就是想学你有时间吗?所以不要以为小学孩子成绩不错,就被假象所蒙蔽,按我说差得远。
这就是为什么上了初中后,很多学习成绩好的女生成绩会大幅度下滑,这哪是男生女生的问题,是你小学好习惯没养成的表现。是小学的问题现在中学暴露出来而已。
小学女孩比男孩子认真听话,所以小学自然能占有优势,表现出来就是普遍前几名是女生,但是不见得养成好习惯,小学由于学的东西简单,即便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在成绩上也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就会给你形成假象,让你误以为孩子很优秀。
可是到了初中,这种破绽才会暴露无遗,这个时候才会看出谁更有潜力。所以我认为小学是最快乐的时光,压力小,学习任务少,但也是最重要的六年,所以在保证孩子有个美好童年能承受的前提下,你应该把最费时间、见效最慢却对人生尤为重要的事情放在这个时候给孩子加进去。
比如大量阅读,看得多知道的就多,知识面自然就广,理解能力自然就强,别人看几遍才能懂得你一遍就能看懂。这样你自然就比同龄人学的更快更好。
省出的时间就可以学习更多的东西,看书如果一周看一本,一点不过分,我觉得孩子压力不大,一天10页,一周还能看70页,现在小孩子的书不厚,10页可以细分到早上、中午、晚上,平均才3页,这样一个月大约4本,一年大约50本书,六年大约300本。
别小看这300本书,这是平时养成习惯不知不觉就解决的,一页书500字,100页就5w,那么300本书大约1500w,这还不算寒暑假。在不影响其娱乐休息下看书不很简单,你想想1500w字是什么概念?如果你的书选择的好,300本好书是什么概念?
你到初中别说不想看书,你想看书你也要有时间啊?你能像小学这样极为自然舒服的看书吗?这状态你去哪找。所以阅读无论对于语文本身,还是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至关重要。
强健的体魄也是重中之重,好像看起来和学习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关系大了。大脑作为身体的一部分,没有好的身体做支撑,你大脑能发挥好?到了高中高强度下的学习,没有好身体你会越来越吃不消,身体的锻炼也非一朝一夕之事,养成锻炼的好习惯,会让你终身受益。身体垮了,别说你读书不好,就是读书好,没健康的身体了,请问你读得再好还有什么意义吗?
刷牙、洗脸、吃饭不挑食、饭前饭后洗手这些看似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却极为重要,这种自律没有,就是孩子耐力和毅力欠缺,而长达十几年的学习正是一个马拉松式的长跑,不只是看你现在跑的快慢,更重要得是你是否有耐力能跑到终点,并且还领先。
一个连生活习惯都不想坚持,难以养成的孩子,还是先把学习暂时放一放,重视一下孩子的习惯问题。
我始终坚持学习要专注高效,否则不如不学,每天给孩子做些试题,最好是挑选比较好的试卷,就是覆盖孩子现在所学的所有知识点,有基础还稍微有点难度。
做试卷定好时间,就是让孩子有急迫感,很多孩子一定时间就紧张,那是孩子对时间没有概念,不利于培养时间管理的能力,那你也要逐渐培养,一会儿玩玩橡皮,一会儿搓搓手,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白白浪费过去了。
作为父母你应该要引导,一般一套试卷要求40分钟做完,这也是正式考试的时间,我一般让孩子控制在15分钟以内。
我想,做题就是对你知识点的考查,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愣神浪费时间毫无价值,会就抓紧写不会就抓紧看书,看会了接着做,别浪费时间,浪费时间可不是一个好习惯,并且一旦养成也很难改。
学会学懂了,做题一气呵成,15分钟会有点紧但绝对能做完,你平常这样训练不只是让他专注高效,同时也防止考试做不完的情况,这样孩子做事会干脆利落,对时间的管理也会越来越好。
很多父母可能真的没时间,那你自己想办法挤时间,时间总会挤出来的,如果父母没事,就一帮好友出去撸串喝酒嗨一下,那还是你对孩子学习重视不够,那孩子出现学习成绩不好,也不要大惊小怪。
家里大儿子刚上完一年级,我一直关注着他的学习,因为我觉得这个时候很重要,如果错过,将来更多的时间也很难弥补,所以这种事情拖不得,在我的指导下,一年级上学期、下学期都是语文、数学两科满分,单科第一、总成绩全级第一。考第一可能不难,连续两学期考第一就稍微难点,连续两学期以满分绝对优势拿第一,我觉得还是有点难度。最起码孩子有付出,同时说明我的方法有效。
其实我对孩子的成绩看得很淡,但是我对孩子对待事情的态度以及付出确很看重,不想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但守着孩子的时候我会鼓励夸奖给点反馈,省的孩子失望,有很多父母问我孩子考第一你怎么也不惊喜,我笑笑应付过去,其实这些对于我来说一切在预料之中。
我对孩子的教育是注重平时点滴积累而非最后的突击,孩子学习状况、学到什么程度我了如指掌,所以就像医生开药方一样,对症下药,恰到好处。
当下流行还给孩子快乐的童年说法,听起来很美好,可是我觉得人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一帆风顺的,就意味着不可能时时开心,在经历挫折学会乐观面对,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而不是由着孩子性子任意妄为。
学习本身就很枯燥,就好比烧水到100度才烧开,哪怕你烧到99度在理论上说也是不开,你放弃了等于前功后弃,更何况学习没人告诉你你学习即将发生质变的临界点在什么地方,也没有人会知道学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就可以一览众山小,所以这个需要每个人自行摸索。
所以读书往往是付出很多,至于有没有回报有时则看天赋和运气,所以读书枯燥反而是常态,我不指望孩子这么小就热爱上读书,我觉得不太实际,但是我想让你体验努力付出得到回报的快乐,以及防止学习给自己添堵。
学习有没有用先放一边不说,因为这个要看在什么时间跨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我只想说孩子不要被学习所累就行,怎么不被所累,很简单高效学会应该掌握的知识,剩下的时间做你喜欢做的,既不耽误你做喜欢做的,学习也没影响你。这不是最好的状态吗?
期末考试一般是对孩子一年学习成果检验的时候,不排除孩子学得不见得很全面,可最后成绩考好了,有这种运气的存在,但我想说学习不是靠运气,不要心存侥幸,只有你把该掌握的知识学会,考好也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可能说学好了最后没考好,这个我还真不信,有可能是你认为学好了,实际学得还不够扎实,这倒有可能。
学习知识有时像打地基一样,需要夯实基础,就不会出现意外,不要说孩子粗心,不要说孩子紧张,1+1=2这样的问题孩子从来没紧张过,没有粗心过,即便再紧张也没影响做对,归根结底还是不熟练,熟能生巧就不存在粗心,更不存在紧张,所以不要找借口,更不要找理由,还是学习的不扎实不全面而已。
孩子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小学阶段真的尤为重要,直接决定了后续发力的问题,不要误认为孩子还小,每个孩子都是从小到大的,错过孩子最关键的时期,对于父母而言愧对孩子,对孩子来说错失良机,将来即使更大的付出代价来弥补,也未必能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