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中:欲诚其意,格物致知

《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诚意

就是要意念诚实。知即尽,则意可得而实,发于心之自然,非有所矫饰,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在“慎独”上下功夫,严格要求自己,修养德性,知至而后意诚。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诚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认识正确后才能意念真诚。

其一, 诚意不是为善去恶的行为,而是为善去恶的行为中动机的纯粹性和意志的坚决性。换句话说, 诚意,是要求主体拿百分百的决心和毅力保证为善去恶行为坚持不懈,动力源源不断,换个角度看就是使情得到有效的引导和控制。人实践活动中由主体发出的任何细微心理活动都是心的一部分,所以心对情的作用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思维、知觉对情的作用就至关重大,而 意 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一层从 诚 、 意 含义中可自然推导而出。

其二, 诚意是把外在的对道德的理性认识( 致知 )内化为主体自身的道德意识,从而逐渐使主体有着明确的道德上的自我定位和强烈的道德责任感的过程。大学章句云: 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依殉外而为人也。大学亦问,云: 夫好善而中无不好,则是其好之也,如好好色之真,欲以快乎己之目,初非为人而好之也;恶恶而中无不恶,则是其恶之也,如恶恶臭之真,欲以足乎己之鼻,初非为人而恶之也。这说明 诚意 是为己之工夫,隐含着主体要具有强大的道德自觉性,好善恶恶完全是出于自我的道德自觉甚至道德习惯,不受他人以及外在环境的丝毫影响。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诸如自己明明就是个内心肮脏龌龊的小人,还非要装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此即是自欺。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小人经常背地里做不善的事情,见到君子则躲躲闪闪,掩藏内心的不善,装出很善良、很纯洁的样子。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别人见自己,如同看见自己的五脏六腑一样。意思是说:自己无论怎么伪饰,也欺骗不了他人,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益处呢?。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可理解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才会有什么样的外在形式,靠伪装欺骗不了他人,所以君子一定要谨慎于人所不见处。

富润屋,德润身。富有的人,一定会把自己的房屋建得很坚固,装饰的很好;品德高尚之人,外在的行为和身体相貌也一定很好,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你可能感兴趣的:(瞳中:欲诚其意,格物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