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真膏滋,药食同源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第一部医学专著《黄帝内经》就高度评价了饮食养生的作用。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载“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用性味偏盛的药治病,病去十分之六即停药;用一般偏盛的药治病,病去十分之七即停药;用稍有偏盛的药治病,病去十分之八即停药;用无有偏盛的药治病,病去十分之九即停药。再用粮食、肉类、水果、蔬菜等食品,调养到邪气去尽为止。用药及饮食不要太过,否则会伤害人的正气。如果邪气还不能去尽,仍按以上的方法调治。


根据药食同源理论,食物也有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及归经的特性。食物的四气又称四性,是指食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食物的五味是指食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辛味食物具有发散行气、通血脉等作用;甘味食物具有滋养补脾、缓急润燥等作用;酸味食物具有收敛、固涩止泻的作用;苦味食物具有清热泻降、燥湿健脾等作用;咸味食物具有软坚散结、润下、补肾等作用。

食物的五味与五脏关系密切,《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载:“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食疗调养同药物治疗一样也有其需要遵循的法则。食疗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药食按照一定的配方原则加以组合而成,也就是必须遵循主料(君)、辅助料(臣)、佐助料(佐、使)的配方原则。


普真膏滋,流传近两千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君臣佐使配伍完美,全方位调理人体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从而达到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的阴阳平衡。进而充分提高人体脏腑功能和免疫能力。温补食疗,五脏同调,通经络,祛湿寒,滋补一身气血。

你可能感兴趣的:(普真膏滋,药食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