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接触前端的这三年

24岁,接触前端的这三年_第1张图片

照片拍摄:土哥

预计阅读 10 分钟

将时间指针拨回2017年, 彼时React和Vue似乎也没有像现在那么流行。

那时的我, 还是实验室的一个小萌新, 满脸疑惑地看着学长在小黑板上给我们讲ajax, 当时的我仅仅也只是会写简单的JSP页面而已。

因此, 对于学长说的ajax, 我基本一句也听不懂, 什么异步刷新的, 对此根本没有一点儿概念。

这一晃三年过去了, 从纯粹的只知道用jsp写课程设计页面、 使用jquery + ajax前后端分离开发实验室项目、 使用React/Vue进行毕业设计项目的开发、能够基于React开发出属于公司业务的一套框架。

从一开始听学长分享、自己在实验室给学弟学妹分享、在公司给其他团队做培训分享, 这一路走来有苦有甜, 值此2020年, 将它整理下来分享给大家。

坐实验室板凳的第一年

与大多数班里的同学一样, 我怀着一颗汲取知识的心, 进入了实验室。

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时实验室老师对我们说的话: 大家能够选择实验室, 我很高兴, 但是实验室是有淘汰制度的。不过我相信, 大部分的同学是最后自己放弃了。

想想当时, 确实是这样, 没到一年, 当初接近20人的成员, 到最后只有两名了。中间大部分的同学, 都是坚持不下去主动退出了。我很感谢当时的自己最后能够留下来。

那时候, 基本一上完学校的课, 我就去实验室待着。

记得当时, 实验室的学长给我们布置了任务, 让我们先自学一段时间的html和css, 两周后, 在实验室进行测试(不能联网百度)。

当时的我, 只会写div, 连基本的块级元素和行内元素这些个专有名词都不知道。我当时内心很慌张, 怕写不出来就会被劝退。

两周后的某个晚自修, 群里发来了测试的通知。

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 我似乎是第一个搞定的。当时的我, 特别紧张, 因为当你写完后, 实验室的学长学姐都会过来围着你, 仔细地看着屏幕上的代码, 这感觉犹如实习生刚刚进公司, 一群大佬围着你的屏幕。

当时, 他们的评价是: 写的html不够语义化, css基础样式掌握的不太好。

依稀记得, 当时所有的元素我都加了id, 通通使用id选择器来进行样式的布局,不过最后我还是通过了测试。

在实验室学习期间, 我基本每天都在晚上11点左右离开, 在此很感谢考研的室友们对我的理解和包容, 因为每次回去室友都已经躺在床上休息了。

在实验室沉淀了半年后, 实验室的老师给我们分配了一个软件硬件结合的项目。事实上, 都过不了一年, 半年后同一批进来实验室的就仅仅剩下我和另外一位同学了。

如果实验室的学长是我前端的启蒙师的话, 那么实验室的另外一位同届小伙伴Rikhard-Dong 可以算是真正引领我进入前端Zone的大神了

PS:我们都称他为大神, 或许是因为他是ACM大神, 亦或是他精通各种操作系统的使用, 我其实到最后都没有搞清楚为什么大家都称呼他为大神, 总之在当时, 他对于在编程领域的广度与深度着实让我震撼。

Zone的概念,出自《黑子的篮球》,指为少数天才球员能够进入的领域。进入此领域后,各项能力皆达到高峰,视野也会变大,有时间限制。只有对篮球绝对喜欢,才能进入Zone的境界

当然, 我并没有很强的编程天赋, 在这里引用Zone, 其实是每当我遇到瓶颈的时候, Rikhard-Dong 都会指点我。

虽然他是后端, 但是我的ajax是他教的、 git的使用、 前端项目的部署等等, 他总能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 告诉我应该如何去做。

这是我们最后离开实验室时他送给我的犀牛书。

在实验室后面的项目中, 我使用的是Jquery加Bootstrap完成前端的功能。

回顾在实验室的这一年, 我基本都是在学习基础知识、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并且了解了多人协作的编码方式。

年后我们还参与了浙江省服务外包大赛, 本来以为不会得奖的, 结果竟然得奖了。感谢小伙伴们的夜以继日的付出。

那场比赛后, 我们都开始准备实习的事情了。

也是在那时候起, 我才慢慢地接触到React、Vue、Redux、Sass、Webpack、MVVM等等在当时看来很高大上的技术。刚刚接触React那会儿, 着实让我头疼。

不过还好, 实验室中有一位学长一直在研究这方面, 每次在我遇到问题的时候, 我都会在实验室等他下班给我解惑。

很快, 实验室的一年就过去了。在这一年, 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呆在实验室, 甚至放假也是呆在实验室学习, 因此我将此阶段称之为 坐实验室板凳的第一年

下图是我们实验室同学在大楼顶层的合照:

24岁,接触前端的这三年_第2张图片

快实习的时候, 实验室的老师问我和Rikhard-Dong 愿意留在实验室实习吗?可能是对大城市的向往与更加广阔的技术平台, 我还是选择了告别实验室, 前往上海。

感谢 Rikhard-Dong保通学长何老师杨磊学长锦波学长 、 牧云云学长 等不少人的关照, 希望有缘能够江湖见吧。

奔赴上海的第二年

第一次独自一人来到上海, 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激动与忐忑。

到了实习的公司后, 公司安排了我们为期一个月的学习适应培训计划。在此期间, 我们都被称为 trainee

参加本次适应计划的共有20名左右的同学, 都是刚刚毕业的同学, 而我就比较特殊了, 应该是唯一一个实习期间来参加 trainee 培训的。

大部分的同学都是来自于北方, 因此经过这为期一个月的洗礼, 我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变成了东北话, 每次我回学校的时候, 同学们都被我说话的口音给笑翻了。

在这一个月的培训中, 主要是让我们对公司企业文化和核心业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同时开拓我们的眼界以及开始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一个月的时间, 我们学习了企业级的编程准则、PLC编程、技术人员应该掌握的销售技巧等等。

经过一个月的洗礼, 公司准备将我们派发到各个部门不同的业务线中, 并且开始认领师傅。可能是由于, 我在培训期间的表现比较不错, 事业部的总监想让我去公司的产品部门。

当时, 我去的时候公司还没有成立产品研发部, 直到10月份产品经理、 后端架构师 、前端架构师陆续到达。在此之前, 我先被安排到项目做APP的开发。

24岁,接触前端的这三年_第3张图片

这是之前做的一个水泥行业的app。

产品研发部门成立后, 我就开始跟着前端架构师一步一步的搭建产品前端框架, 我们从框架语言的选型、UI框架的选型等等都做了细致入微的调查与研究, 最后我们选择了React+ Ant Design技术栈。

这一年也是我技术飞速成长的一年。

在这一年, 我们团队的融合也非常的迅速。记得团队刚刚成立之初, 那段时间我的直属领导Fred, 天天下班带着我们守图打怪以及产品经理周末带着我们去网咖打LOL。

现在想起来, 这何尝不是一种培养团队默契的一种好的方式呢?我到现在都特别喜欢我们那个团队。工作上简单的、类似的问题, 几乎都不用怎么沟通, 仿佛都形成了默契。

因此, 我们研发的效率特别高, 团队的氛围十分的融洽。除此之外, 我的老大让我们上班之余, 有自己的一个可以钻研的方向, 比如 可视化工程化low-Code 等等, 然后定期分享各自研究的成果。

如果说Fred给我带来的是技术广度提升的话, 那么vickyhoo给我带来的则是技术的深度的提升, 每次CodeReview, 我都会把问题和疑惑全部暴露出来, 他们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都给我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模范作用。

凭借着这一年的努力, 我拿到了最佳新人奖。同时, 我(口琴)和 产品经理 (尤克里里) 以及团队的其他成员的(合唱)年会节目《童年》, 也拿到了最佳表演奖。

24岁,接触前端的这三年_第4张图片


技术沉淀的第三年

随着自己研究的点越来越深入, 越发觉得自己的基础知识还不够强硬, 因此接下来一年我几乎都在沉淀自己。

在这一年我阅读了

  • 深入浅出React和Redux

  • 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上中下)

  • 深入理解typescript

  • javascript编程精解

  • javascript权威指南

可以看到2018和2019年的区别

24岁,接触前端的这三年_第5张图片

24岁,接触前端的这三年_第6张图片

这一年我们也研发了自研的前端框架(needle-block)。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优秀的技术和框架层出不穷,其目的都是为了降本增效。根据这个原则,我们也比较注重研发提效,最好一个人可以干多个人的活。

关于提效,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不要写重复的代码,要做提取和组件化。为了更有效的复用,我们将页面拆分成5个层级:

  • 组件,指通用组件,我们会陆续提取更多通用组件到HUI中。

  • 业务组件,指不能提取通用组件的,由多个组件组成的定制化组件,可以理解成代码片段

  • 区块(Block),由多个组件组成的通用型块级模板,通过配置决定Block的最终实现。

  • 标准布局(Layout),提供多套标准布局,可以装载不同的Block和业务组件。

  • 页面模板,装载Layout,事件处理及业务处理。

24岁,接触前端的这三年_第7张图片

基于这套框架我们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

  • 减少重复的代码编写,重点关注在事件处理和业务处理

  • 不需要标准模块源码也能灵活改变页面内容

  • 多人协作也能达到页面标准化布局

同时, 我们利用插件化的思想对产品架构进行升级。

24岁,接触前端的这三年_第8张图片

为了方便老项目的升级, 我还写一个升级脚本工具 needle-codemod。它可以用来老的项目一键升级到最新的架构, 同时还会自动检测出有问题的代码。

除此之外, 我还负责了对第三届trainee 的前端技术培训工作。

24岁,接触前端的这三年_第9张图片

(图中的锅盖头就是我本人)

这一年, 唯一让我觉得遗憾的是: 我没有带好我的徒弟。

事后, 我反思了一下, 对于新人我没有做到Fred和Vickyhoo对我那样认真、负责。既然她选择了前端, 那么我就应该尽我最大的能力, 去帮助她赶上我们的节奏, 让她和我们一起进步, 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她气馁的时候, 应该鼓励她引导她, 不知道是碍于性别还是什么, 我总是不敢做出行动, 如果还有下次, 我一定会当一个负责任的师傅。

致谢

回首往事, 这一路走来感谢朋友们对我的照顾与陪伴。

  • 感谢Rikhard-Dong在我每次遇到瓶颈的时候帮助我突破。

  • 感谢Jessie在我[奔赴上海的第二年]对我生活上的照顾。

  • 刘老师在对待问题的思考方向上给予了我很好的榜样、龚哥对于产品的设计与带领团队的方式上让我收获颇丰、 Fred以及Vickyhoo在对待技术的态度和管理上给我起到了很棒的带头作用。

  • 感谢Rabbit女士一直陪伴着我,在我遇到困难时给予我安慰和鼓励。

24岁,接触前端的这三年_第10张图片

最后引用Grace的话送给自己也送给大家:

要像孩子一样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 这个好奇心就是学习。时刻保持成长, 才能拥有想要的人生。生命的意义在于开拓而不是固守,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该失去前行的勇气。

写于2020/12/14 2:51。


作者:其枫
https://juejin.cn/post/6905890738144280589

最后

欢迎关注【前端瓶子君】✿✿ヽ(°▽°)ノ✿

欢迎关注「前端瓶子君」,回复「算法」,加入前端算法源码编程群,每日一刷(工作日),每题瓶子君都会很认真的解答哟!

回复「交流」,吹吹水、聊聊技术、吐吐槽!

回复「阅读」,每日刷刷高质量好文!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在看」是最大的支持

》》面试官也在看的算法资料《《

“在看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你可能感兴趣的:(xhtml,java,编程语言,android模拟器,手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