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环游记(第二稿)

我带着小女到滁州盘桓几日,期间环游了醉翁亭、丰乐亭、南京太仆寺、滁州西涧。

其实来滁州之前,我除了认识大海兄,其他一概不知,不知道这里有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不知道这里有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不知道王阳明来此地讲过“心学”。

2019年7月18日,当我登上大丰山顶时,看到四周景点一览无余,它们在方圆三公里以内,琅琊山最高。

图片发自App

1045年(宋仁宗庆历五年),参知政事范仲淹遭谗言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1

1046年,欧阳修写出名扬天下的《醉翁亭记》,范仲淹写出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本人就是岳阳人)。

喜欢游山玩水的欧阳修经常去琅琊山一带游玩,访友。他经常拜访寺庙里的智仙和尚,两人相谈甚欢,盘桓日久。欧阳修是滁州一把手,还是有公文要处理的,在寺庙中办公不甚方便,另外,欧阳修喜欢聚众happy,少不了吃肉喝酒,这个在寺庙里也不甚方便。山之僧智仙就为他修了一个亭子,欧阳太守很是高兴,便命名为“醉翁亭”。有了这个就可以办公理案,吃肉喝酒,文人雅集,曲水流觞,吟诗作对……*2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间者,酿泉也。”琅琊山“林壑尤美,蔚然深秀”,这些山不高,最高才400多米,没有登一山而小天下的感觉,也没有陡峭山崖深沟险壑,这里的特点是有一些泉,泉水冒出来,潺潺穿梭于林间,再建一些亭子,舒适得很,惬意得很。

让泉

酿泉乃“让泉”之误。这口泉原名让泉。文征明书写欧阳修《醉翁亭记》的时候,写错了。

文征明书

碑文后面有说明。我们在朗读碑文的时候,小女还发现“杂然而前陈者”掉了一个“前”字。

图片发自App

“有泉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亭

古代的轿子,有二人轿,有四个轿,还有八抬大轿。亭子,一般是四根柱子,醉翁亭有十六根柱子,足见豪华。

果然是飞檐,翘起之势,流畅优美!

亭名是苏轼题的,但苏轼没来过这里。就如范仲淹根本没到过岳阳。

里面有两幅对联,都是后来仰慕者所题。

亭子周围有许多碑刻。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好多官宦文人留连于滁州琅琊山一带,有:李幼卿、李德裕、韦应物、李绅、王禹偁、蒋之奇、张方平、刘焘、辛弃疾、陆游、赵秉文、王守仁、文征明、王世贞、袁枚等,他们留下诗文1000余首。韦应物约25首,欧阳修约23首,梅圣俞约11首,王守仁约24首,文征明约6首,王世贞约7首,戴瑞卿约7首,尹梦璧约11首,王士祯约8首……*3

醉翁亭后有一个“二贤堂”,此二贤是滁州的两任太守,前任为王禹偁(chen),继任为欧阳修。

图片发自App
拿书的是欧阳修

庭前有曲水流觞

欧阳修到滁州的第二年,继续游山玩水,又发现了一个好玩的地方,地势环抱,甚是阴凉。

他发现这里也有潺潺流水,于是顺藤摸瓜,找到源头,带领当地人疏浚出泉眼,有两处。

一处叫“幽芳阁”,亭子就建于泉上。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还有一处,叫“紫薇泉”。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修葺中,泉边就我一人
图片发自App

By the way,这些泉水我全都试探过,清凉清冽。味道甚好。

欧阳修在此处建一亭,叫“丰乐亭”。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从山顶视之,飞檐顶尖掩映于山木之中。

图片发自App

为什么叫“丰乐亭”呢?欧阳修特撰一文《丰乐亭记》。

图片发自App

这篇文章值得一读,它与姊妹篇《醉翁亭记》相得益彰。

我首先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文人官宦喜欢到滁州游山玩水咏诗留文?

1.滁州地理位置不错。这里离六朝古都南京仅60公里,朱元璋就发迹于滁州,并在此地养马,叫“南京太仆寺”。滁州不在权力中心,偏居一隅,适合休闲。这里离北京约1000公里。京官被贬,或去塞北荒凉之地,或去惠州瘴湿荒蛮之地,或去海南遥远之地,这些都是狠狠地贬。而贬至滁州扬州,只是略施惩戒,以后还很有可能召进京的。滁州离扬州也只有120公里车程。安徽这一代,还是趋近古都,属于文人圈子之近郊。所以,欧阳修被贬到这里当太守,凭他的才华名气,治州政若烹小鲜,游刃有余,政务从简。田地丰腴,民众收成甚好。太守心情好。

附带说一下“太守”与“刺史”。刺史本来是中央派到地方的监察官,但唐以来,有皇帝废刺史,与太守合一;有皇帝用刺史。而欧阳修,我估计就是二合一,所以,他一会儿自称太守,一会儿自称刺史。

2.滁州这个地方气候宜人。我从深圳来,一到滁州,人就感到很放松。这地方很安适。看到下午街道上摆了四桌牌,我很惊讶,夏天只要不是太阳直射,这里就挺凉快的。而这里阴天多。晚上,我看到有四个人一桌牌,竟然有29人围观。此地人闲志散。不像深圳很多打工的,匆匆忙忙,生活节奏快。

晚上也围观
图片发自App

3.山中有泉水,溪流,城中湖泊河道曲折蜿蜒,星罗棋布。

故欧阳修在《丰乐亭记》里说“修之来此,乐其地偏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滁岁物丰成,人们又爱游,又爱玩,太守亦是,故能与民同乐!

我读这篇文章时,困惑于“明年”,以为是相对于今年。研究来研究去,发现它是“第二年”的意思。想起《岳阳楼记》的“越明年”,也当是第二年的意思。古与今的用法有差异。

还有一点,“环滁皆山也”。我也很困惑,我从高铁站来,沿途无山。我爬上大丰山一看,琅琊山在西南,而东方和北方无山。我在网上搜索地形图,依然如是。

图片发自App

也有一些人像我一样产生了疑问。清朝嘉庆年间的杨绍基有文:“野鸟壑云共往还,醉翁一操落人间。如何陵谷多变迁,今日环滁何少山?”几百年时间,山川河流应该变化不大的。

有人给出的解释是古滁州与现在滁州的版图范围不同。我不太信服。

欧阳修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据说是这样写的:“滁州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后有一热心樵夫建议修改,才改为“环滁皆山也”。

我搜索了一下,“花山”和“白米山”居然都有,几百年来山名未改。大丰山就是我登上去的这个山头,离琅琊山直线距离才两三公里,白米山离琅琊山约13公里,但是花山有100余公里。尽管都只有三四百米高,但还是有山的。“环滁皆山也”大致如此,表述不太贴切。

其间,我经常在想古代与现代之不同。我们还能回到“袅袅远人村”的那种诗情画意中去吗?

现在的滁州修了那么多汽车道路,高架桥,还有高铁,飞机场,地形地貌还是有改变的。

想欧阳修所在的年代,有马车路,驿站,凉亭……滁州更多的是山林,溪流,水涧,河道,湖泊,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前行,偶有山林人家,掩映于树下,深山中藏着寺庙,飞鸟走兽甚多。自大不同于现在。意境也大有差异。

人亦有别。于此美景中,才高八斗的大文豪常常是流连忘返,聚众吃酒,吟诗作对,令今人羡慕啊!当今的滁州市一把手多半是政事应接不暇吧!

再说一下王阳明先生。

1506年,王阳明因上疏论救,触怒权宦刘瑾,被其追杀,并贬至贵州龙场,这是王阳明的至暗时刻,然而他却悟道了。

1508年,谪戍期满,官复庐陵知县(今江西吉安),情况好了一点。后刘瑾被除,他开始走上坡路。

1512年,他被委任为南京太仆寺卿,南京太仆寺是国家马政,负责养马运输之事宜。“卿”是副职,四品,闲职。情况较之前更好了,在滁州龙潭讲“良知”之道。

南京太仆寺

王阳明和欧阳修在滁州的诗文颇多,我翻看了一下,尽管都有山水,差异还是挺大的。

欧阳修寄情山水,心地安适,虽被贬,但随遇而安,很是快乐。当然,仍然会有一点点“我会回来的”想法,他的主流思想是“与民同乐”,与之遥相呼应的范仲淹则更显国家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依然是处江湖之远而忧庙堂。这里录一首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第三首: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他的诗文里没有朝政,大多为风花雪月,农耕民生。

王阳明先生来滁州已是咸鱼翻身,逐渐上势,更重要的是他已大彻大悟,既有喜悦与平静,还有传道的愿望。

他的《林间睡起》:“林间尽日扫花眠,只是官闲愧俸钱。门前不妨春草合,斋居长对晚山妍。”真是闲居啊。

王阳明先生二十多首诗文约有九首是对远道而来的求道者的呼应和送别。

《赠熊彰归》有这么几句:“门径荒凉蔓草生,相求深愧远来情。千年绝学蒙尘土,何处澄江无月明!”

《别仲易》前文:辰州刘仲易,从予滁阳,一日问道:“可言乎?”予曰:“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尔要知我苦,还须尔自吃。”就如诗中云:“至道不外得。”

《山中示诸生》(其三):桃源在何处?西峰最深处。不用问渔人,沿溪踏花去。

这些诗文表达了寻道践行的法子。

1514年,王阳明升迁至南京任鸿胪卿,管礼法。留文《滁阳别诸友》。

我一到滁州,大海兄为我们接风洗尘,端上来一大盆鱼,称之为“西涧鱼”,未见滁州西涧,倒先吃到西涧的鱼了。鱼肥汤鲜,大海说主要是滁州泉多水好。

781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常到西郊野外独步。留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与之相近的770年,杜甫在岳阳的小船上孤苦离世。

呜呼,历史之大潮席卷天地,震荡朝野,有人或力挽狂澜,有人或如浮萍,但人心却昭然如星芒烛照古今。

我在醉翁办公案几上读诗

附陋诗一首。

《醉翁亭环游记》

        方 庆

官至滁州政从简,

儒至滁州气自闲。

琅琊山上寻醉翁,

碧水湾处渡西涧。



【参考资料】

*1 资料来自网页搜索,后面还有几处,难以找到作者。

*2这是听导游讲的。

*3 来自《琅琊山诗词选》谭庆龙编,黄山书社出版,1990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后面所录诗词皆来自本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醉翁亭环游记(第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