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交往最忌讳的,就是不讲条件”|深谙人性的人,都懂这样维护关系

人活在世,谁都不是一座孤岛。

所以当你封闭很久以后,就会感到与外界脱离,因此很多时刻,你会想踏出这一步,尝试着与人交往。

可是怎样才能让你在与人交往时,不感到困扰呢?

前阵子,有个朋友来找我诉苦:

“因为疫情隔绝了这么久,社交圈子变窄了,又很久不和朋友聊天,感觉脑子都变迟钝了。

上次一个很久不见的老朋友打电话来,她聊了很多自己的事,可是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她。

而且我说话也变得语无伦次了,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语言了。最后她找借口尴尬地挂了电话,搞得我对保持这份友谊都快没了信心。”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爸爸妈妈总告诉我们,“只有分享玩具和食物才会交到朋友,如果只想着自己,是没人愿意跟我们玩的。”

那么在人际交往中,友情真的这么“物质”吗?那为什么在成人世界里,讲条件,会让一段友谊产生裂痕呢?

01

如果你学过心理学就会明白,为什么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礼尚往来”。就像你想要得到一件生日礼物,就得要在别人生日时也献上一份礼物,否则别人并不知道你对礼物如此看重。这就叫做“礼尚往来”。它的意思是说,你想得到什么,就得要先付出同样的努力。

那么这种“礼尚往来”的依据究竟是什么,它包含以下四个因素:

价值,你付出的努力;

情绪,对方获得的能量;

需要,对方是否有缺口;

自由,交往时的氛围。

每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关系的质量,尤其需要注意的,就是你想要付出的,对方是否需要。

例如父母那一代人,从小就是生活在温饱与饥饿的趋避冲突下的,所以对于精神上的追求不是特别强烈。

他们之中大多数人会认为,只要努力赚钱,给足子女物质上的需求,就会让家庭美满幸福。

可是,往往这些都不是子女想要的。

到了子女长大,在交朋友的过程中,可能会陷入这样一种误区。那就是一旦遇到问题,就会陷入到条件化的自责之中。

他们会牢记父母的“如果你不乖,我就不爱你了”,久而久之,为了讨得别人的喜爱而不再做自己想做的事,从而丧失了本心。

他们不懂得表达自己的需求,长期压抑在心里。

他们会把父母的价值观念内化,把这些观念内化成自我概念的一部分。一旦孩子把父母的价值观念当作自己的自我概念时,他的行为不再受机体评价过程的指导,这个过程就是价值条件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个体的现实倾向,当他采用这一过程反映现实时,就会产生错误的知觉。

02

那么如何才能摆脱这种误区?

不讲条件。找一个恰当的时机,好好陪伴父母聊一会天,告诉他们自己小时候的感受。

“小时候每当我做了什么事,只要您觉得是错误的,您就要逼我认错。只要我没认错,您就说不喜欢我了,看着我讨嫌;只要我认错了,您就说我是好孩子。

其实这些事情都是我想去做的,还有好多事情现在想起来都很开心。真希望您能不管对错,都让我大胆去尝试。”

明白这些以后,父母和子女之间将会完成心灵上的和解。

“听了你的感受,我们感到很自责。

我们没有考虑到你心里的想法,只是认为这是对的,就强加给你。

我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会给你造成这么大的心理阴影。

如果你愿意,我们想对你说一声‘对不起’。”

只要你一旦将心里的想法诉诸于父母,那些未完成的情结就不再徘徊在心底的某个角落,而是沐浴在阳光下,发着闪亮的光。

这样的你,是愉悦的。当你完成这些生命的洗礼,你和父母之间的隔阂将烟消云散,关系也会进一步亲密。

而“不讲条件”,从一般意义而言,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而从实质上看,更多的是真诚与坦荡。

我与你交往,并不简简单单是你给了我什么,而是我们彼此需要,并愿意对彼此打开心灵的缺口。

一段关系是否能长久,靠的是双方的努力,而不是单凭臆想。

简简单单的,不掺杂一点杂念。

也许以后,会有各种各样的事阻挠。

至少,美好的记忆始终在那里。不会有丝毫变化。

我想,这就是人性的美好,也是我们交往时“不讲条件”,带来的大益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人交往最忌讳的,就是不讲条件”|深谙人性的人,都懂这样维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