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岁的奶奶忍着剧烈的腰痛回家的时候,并没有人来关照她。因为老伴还要靠清洁马路的那一点工钱来维持他们的生活,儿子,媳妇也是在街头做着一点小生意,忙碌地不可开交。没有人有时间来医院接她回家。所以她只能慢慢走,挣扎着一点点爬上儿子住的那栋五层楼,那里离医院近一些。
儿子家不大的两室一厅,弥漫着陈旧而繁琐的气息。奶奶进去后就躺倒在客厅的沙发上休息,她看看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孙女就放学回来了,还可以休息一会儿。
已经十四岁的女孩放学回到家,就径直回到自己的房间将门关上,她甚至都没看到厨房里正弓着腰为她做晚饭的奶奶。她已经习惯了,或者已经麻木了奶奶的存在。
这位奶奶遇到我的母亲时,向我的母亲抱怨了这件事,她说,我的生活真是苦,腰疼的都要站不起来了,还要早晚为孙女准备饭菜。
我的母亲劝她说,孩子这么大了,你身体这么不好,就该好好歇歇,让她自己做。但是这位奶奶无奈地说,孙女太懒了,什么都不会,她不做没办法。
这位奶奶是我家曾经的一位老邻居,生活状况并不太好。但是一家人却将唯一的一个孙女宠出来一身的公主病。听说不仅懒,脾气也特别大。
之前常听到一些有女孩的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只要当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公主就好,至于洗衣做饭这些家务事还是不要会的好,省的会了以后还要伺候别人。
后来又认识了一些年轻的女性朋友,她们大多也以不会做家务为荣。
再后来又认识了很多家里有女儿的阿姨,无一例外的都在抱怨把女儿养的太懒了。还没结婚的就盼着女儿赶快嫁出去,因为自己在家实在伺候不了了。
已经结婚的,还是会回娘家,仗着父母的宠爱的做甩手掌柜,照样在家里什么都不做。男孩自然是一样的,甚至更严重,所以现在控诉爸爸在育儿方面当甩手掌柜的尤其多。但是从小就被宠着长大的一代,你希望他能给下一代带来多么有益的养育呢?
记得有次陪婆婆去看牙,中间谈论起现在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如何如何,就有一个老医生用一种阴阳怪气的语调说,现在的孩子都自私,只想自己……等等,一堆抱怨的话!
但是孩子是由谁生?由谁养呢?作为父母不能反省自己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所作所为和推波助澜,只是一味的责怪已经成年的孩子怎样自私,怎样不让父母省心,又与事何补呢?
当然如果已经把自己的孩子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气,那么再面对第三代的时候,时不时应该反省一下曾经错误的育儿方式,让孩子从小就要学习做各种力所能及的家务呢?
但现实恰恰是相反的,因为物质条件极大丰富,孩子也稀少的可怜,所以第三代往往要比第二代宠爱的更加厉害。
孩子小的时候,都知道要让孩子多接触各种事物,这样孩子才能有效的开发智力。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人都开始盲目地崇拜王子和公主的童话,都希望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族。
王子和公主不管在现实还是在童话里都过着有钱又有权的生活,但是普通百姓呢?当你到又老又病又没钱的那天,你的公主孩子,王子孩子会屈尊来照顾你吗?到那时候,估计他们盼的也许只是求你速死而已!
记得听过一个讨饭老爷爷在学过《弟子规》后的忏悔,他说,他特别后悔没将自己的两个孩子教好,从小只知道溺爱孩子,却从来不知道该怎么教他们做人处事。他自己本来是一个有名的工程师,但是年纪大了,孩子又好吃懒做,就把他的工资一拿,把他赶出家门。这位老爷爷说,他在街上乞讨的时候,有时候能碰到他的孩子,他的孩子都是绕着走,对他一点怜悯之心都没有。
我的孩子小的时候,我就鼓励他自己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虽然孩子一直是自己亲力亲为的教养,但是从来没有觉得养孩子是个很难的事情。因为那时孩子常常做事,心思比较灵敏,常常能想父母之所想,非常懂事,讨人欢喜。
后来上了学,功课紧张,我也受了各种外界鼓吹孩子要赢在起跑线上这种令人焦虑的思想,很长一段时间都把心思完全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面,以至于忽略了其他。渐渐也让孩子养成了甩手掌柜的作风,孩子也是肉眼可见的变懒,变木。连他自己都说,他现在懒得很,除了学习上必须要做的事情,其他一概都懒得去弄。
我无微不至的关注孩子的学习,将一切多余的精力都放在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扫除障碍上面。很长一段时间,我还为自己能做一的无微不至的妈妈而感到骄傲。后来我才发现孩子的成绩不仅没有扶摇直上,连曾经非常好的一些习惯也在我无微不至的关照下失去了。
但是好在孩子在小的时候打下了很好的生活习惯基础,而我这个把溺爱当关怀的妈妈也做了及时的反思,所以现在恢复了让孩子常常在家里帮忙做事的习惯,比如饭后洗碗,隔三差五的烧烧简单的饭菜。给父母端端水,倒倒茶,晒晒衣服等等一些他可以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通过做这些事情我发现孩子不仅恢复了以往的通透懂事,性格也变得愈加开朗。
古语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要靠多触摸,多接触再能认识世界,开发智慧。这种能力实际会伴随人的一生。所以我们常常说要活到老,学到老。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个三人行里不是仅仅代表有书本里的老师,还代表包罗万象的宇宙万物的智慧。而这些不管来自生活的智慧,还是书本的智慧,都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不可或缺的。在知行合一的生活里,一个人才能真正体会生命的美好与价值,而不是肤浅蒙昧的度过一生。
历史上有名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里,锺子期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为了奉养父母,他只有做樵夫。他遇到俞伯牙弹琴,正是在他砍柴的路上。俞伯牙当时已经是一位朝廷命官,但是与锺子期一见如故,也发现锺子期实在是拥有难得的才华。于是向他询问,为何不去京城赶考,去为自己谋取一官半职?锺子期回答是因为父母年纪太大,不忍心离开父母太远。
这样的孝亲行为更让俞伯牙感佩,于是和锺子期结为异姓兄弟。
一方高官和落魄樵夫的惺惺相惜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这样的人生境界和精神境界是有多么令人神往!而锺子期孝亲的行为也早早为我们揭示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爱除了陪伴,其他都是小事啊!
而陪伴是什么?就是在你老了,病了的时候,为你做一碗热粥,为你擦一次身,洗一次脚。让你老了也可以在子女的关照下,不丧失做人的尊严,也还保有生的乐趣。而这一切的起点都在孩子牙牙学语时,你就开始的对他的教导……
Sto)R�b��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