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丁丁《新政治经济学讲义》读书笔记(一)

关于《新政治经济学讲义》第一讲内容,我获得的新知包括以下三方面:

1、政治社会学的三维理解框架

任何问题都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即政治、经济和价值。比如中日钓鱼岛冲突,它背后的原因有政治的(中日两国争夺政治主导权),有经济的(钓鱼岛上的资源会带来经济价值),还有价值的(中日两国价值观念的冲突)。

沿着这个三维思考框架,我们类比下去,还可以想出其他思考框架,比如物质生活(对应上面的经济维度)、社会生活(对应上面的政治维度)和精神生活(对应上面的价值维度)。

在讲述政治社会学的三维理解框架时,我观察到汪丁丁专门解释了为什么是三维,而不是四维、五维或者更多维,他说是因为目前为止,人类还无法直观理解高于三维的现象,精辟!

2、产权问题

关于产权问题,汪丁丁重点介绍了艾智仁的论文“关于产权的一些经济学”。艾智仁认为,稀缺、竞争、产权、歧视都是同一个概念。首先,稀缺,也就是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能够满足人们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个“假设”是研究产权问题的基石,是第一性原理,也是不证自明的公理。由“稀缺”就可以推演出,人与人为了满足不同的利益一定会发生竞争,经过优胜劣汰,“获胜”的人便取得相应的资源,为了巩固住自己对该资源的所有权,就需要产权制度,也就是界定什么东西属于个人,什么东西大家都可以享用,什么东西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共享(也就是俱乐部产品)。

另外,产权制度与歧视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歧视现象的存在就是为了给社会一个统一的标准,达到这个标准的才能享有某种权利。举个例子,比如投票权是一种产权,以前有的国家规定只有40岁以上的男人才有投票权,这无疑是在“歧视”不到40岁的男人以及所有女人。也许这一规定有其合理性,比如40岁以上的男性,我们一般认为已经具备了成熟的逻辑思考体系,不会被政治动员轻易煽动,决策会更加理性,但也不排除有的男性还不到40岁就已经非常理性成熟了。可见,一个社会只要有标准,就很难兼顾每一个特殊个体的特殊情况。

3、谈治学:我眼中的汪丁丁与汪丁丁眼中的艾智仁

这本《新政治经济学讲义》是基于汪丁丁给研究生开的讨论课的内容编写而成的,属于小班授课,因此学生参与度很高,而我上过的是他给本科生开的“行为经济学”,是大班教学,所以大部分时间是老师讲授,虽然授课方式不同,但是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依然能从书中的插图(包括丁丁老师看过的论文及做的标注、记录思考过程的草稿等)找到老师当面讲授的感觉,汪丁丁老师是一个很智慧的人,也是一个在学术上很诚实的人,前者自不必说,后者是我读到他说他90年代到20世纪初研究过一段时间知识产权,但没研究出什么结果时观察到的。现在的学术圈功利氛围浓厚,很少有人会愿意承认自己学术上没有成绩,而汪丁丁老师却能很自然而然地讲述这个结果,让我十分钦佩,而这种对学术的诚实才能让一个杰出的学者在研究方向上始终关注研究对象的根本问题,不因虚荣而混淆视听。

另外,汪丁丁十分欣赏艾智仁,这一讲的附录就是汪丁丁写在艾智仁逝世后的纪念文章,他把艾智仁比作和科斯一样伟大,他认为,艾智仁的英文表达,经济学界无出其右,所以,他建议预备出国深造的学生,应以艾智仁文章为典范,既学习如何以真正重要的经济学视角看世界,又熏陶于真正优秀的、林毓生称为“贵族的”或“高贵的”那种英文表达方式。此外,他仔细研究艾智仁的个人背景,包括姓氏、民族、信仰、家庭关系等等,他对艾智仁的欣赏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还是为人上的,他欣赏他的严谨、理性、到年老仍孜孜不倦投入到教育工作的崇高精神。

上述三个新知给我带来了以下几方面认知上的改变:

以前,我观察周围事物可能仅仅使用一种逻辑框架,没有从三维的角度去深入分析,所以是有漏洞的,以后我会学习使用三维思考框架分析问题,这样就能做到逻辑上更加严密。

另外,以前我从不会把“产权”和“歧视”联系在一起,“歧视”在我眼里一直是一个贬义词,但是学习了稀缺、竞争、产权的概念后,我知道了,原来歧视是一个中性词,只要有资源稀缺和竞争,就一定要有竞争标准或者说产权标准(这两个说法只是事前和事后的区别而已),一旦有了标准,就一定存在达到标准的和达不到标准的,所以就一定存在达到标准的对达不到标准的人的“歧视”。

以前我就认为,治学必须要向学术“大家”学习,现在更是加深了这种信念,并且从汪丁丁对艾智仁的从理论到个人背景的深度挖掘我学到,要想学习一个人的学术思想,还有必要了解他的成长背景、生活、信仰等多个维度信息,这样才能多方检验这个人的理论是否可信,以及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如何借鉴。

你可能感兴趣的:(汪丁丁《新政治经济学讲义》读书笔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