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很多年后回过头再看2020年,历史将会怎样记载?
这是震慑之年,人类在小小的病毒面前无能为力;这是突破之年,人类终于在年底找到了攻克病毒的疫苗;同时,这是转折之年,许多人、许多行业的命运因此改变。
这一年,数字化开始从更深层次进入到人们的生活。疫情期间的办公需求,让Zoom、钉钉、腾讯会议等办公软件用户激增;学生们对于网课的需求,让在线教育公司开始以十亿元为单位进行融资;封城期间人们对于买菜的需求,让社区团购成为今年最大的风口;
这一年,我们看到大数据、AI、云计算等技术在应用上的创新,如健康码、“人脸识别+红外测温”一体机、消毒杀菌机器人等产品在这场防疫攻坚战中大有作为。同时,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对远程协作提出更高要求,也更加重视对5G、物联网、大数据、AI等技术的实际应用,加快数字化转型。
同时,这一年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66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至此,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已全部脱贫摘帽,意味着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在2020年实现脱贫攻坚战目标之后,国家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实现由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型。在这个脱贫攻坚行动中,大数据、人工智能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让我们站在历史的节点上,数一数这些年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深层次助推扶贫工作中起到的作用,以及数字乡村建设目前已经取得的成绩。
一、人工智能助力精准扶贫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实施扶贫开发项目。1981至 2012 年间,我国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9亿,占全球减贫人数的 71.82%,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贫困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一是贫困人口多,按照国家的新扶贫标准,到2015年底我国还有5300多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32个贫困县和12.8万个贫困村;二是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不仅收入水平低,一些贫困地区还面临着吃水、行路、用电、上学、就医、养老等诸多困难,多数西部省份贫困发生率在 10% 以上,特别是民族地区的贫困率高达 12.1%;三是扶贫攻坚任务艰巨。我们大部分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差、自然灾害多、基础设施落后的连片特困地区,这是 2020 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一个短板。
“精准扶贫”是贫困治理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针对贫困人口的差异,不仅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和“怎么扶”的基本问题,还要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的准确性,保证对象准,资金准和成效准。如今,经过多年的努力,精准扶贫战略取得了积极成效。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浪潮风起云涌,新技术正在深层次助推扶贫工作迈上新台阶,并在现阶段展开如下应用:
1、使用多维数据动态追踪贫困信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规模性、多样性、时效性以及数据粘度维度上优于传统扶贫方式,能够对行为主体实施多维度,个性的精准预测。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不仅可以对每个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贫困村进行持续、动态的跟踪,在每个贫困家户需要的时候及时采取措施,还能够对贫困户所处的环境集合,例如住房空间、能力空间、卫生空间、生产空间等,进行量化分析,找出致贫原因和最优脱贫路径,针对性、个性化地提供政策帮扶。
2、结合“互联网 +”,提供便捷的市场准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调结构促增长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发展方向。政府相关人员不仅要提高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能力,还应当做好服务、开拓思路、与时俱进,特别是把互联网+纳入视野,把农村电子商务培育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开拓市场、寻找需求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结合本地优势发挥大型电商的带动敷化作用,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采用构建网上销售平台,直采直购等方式降低交易的摩擦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3、提高扶贫资源的整合及利用效率。通过信息数据化、环境可视化、资源清晰化的改革,建立扶贫数据库和网络平台,推动各地扶贫信息联网,使信息资源成为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通过大数据建立足量的样本,使用人工智能加以集成融合,进而打破信息壁垒,把扶贫经验推广至全国。
例如,2016年汉中市扶贫办利用利用阿里的“钉钉”平台,自主研发出一款脱贫攻坚服务管理软件——“互联网 + 精准扶贫信息系统”。系统上线后,全市扶贫干部收集贫困人口各类信息,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以弄清贫困人口的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为全市 23 万户 67 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起了到户到人的“云档案”。据相关人员介绍,贫困人口“云档案” 汇集了三个渠道数据信息 :一是实时导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贫困人口基础数据信息 ;二是县级行业部门批量提交行业政策落实、各项补贴补助发放情况 ;三是帮扶干部和驻村队伍上报日常帮扶工作信息。扶贫信息上传“云”端,扶贫干部通过手机应用即可查看“云”上的信息,为帮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为解决住房安全、饮水安全问题,2018年汉中市扶贫办将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引入“互联网+精准扶贫信息系统”。进入系统中,查看“汉中市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指标筛查中心”,除了县名、村名、脱贫年度、家庭人口等这些常规筛查条件外,还有“AI 房屋识别”和“AI 饮水识别” 。“AI 房屋识别”选项有“识别为土木结构、国扶办住房达标”“识别为土木结构,无易地无危改”等 8 个标准。同样,“AI饮水识别”也有“识别为疑似非集中供水”“识别为疑似取水环境较差”“识别为很好”等 6 个标准。每个标准包含了所有符合该选项的贫困户“云档案”,并配有照片。
二、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扶贫
除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搭建扶贫信息系统平台,用精确、科学的方式来指导精准扶贫外,扶贫必须同扶智相结合,从教育着手,从根本上解决未来扶贫问题。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聚焦智能扶贫、智能教育,并为此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创新研究,推出一系列人工智能产品,如远程教育、在线教育、机器人教育、智能图书馆等。这些人工智能产品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使优秀教师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远程授课,帮助贫困地区的年轻人接受良好教育。智能教育极大缩小了地区间的教育差距,有效解决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使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也能够享受到更加公平、高质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模式,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教育福利。
例如,百度的“网络扶智计划”,汇集了百度公益、百度教育、百度搜索、百度地图、百度 AI、百度云等资源,与安徽省、江西省、黔东南地区、云南省等多地开展合作。其中,“智慧课堂”是基于百度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的教育平台,拥有百万级的专业知识图谱以及海量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该平台,教师可免费使用系统内的教学课件,以及百度百科、文库、教育等产品的内容资源。此外,它还能辅助教师记录和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进程和特征,为师生提供智能备课、授课以及个性化学习、VR 课堂、AR 知识点解析等功能;用 AI 赋能教育,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学校还可以通过“智慧课堂”提升校园数据互通、资源多端同步、校园本地资源管理、学情智能分析等能力,提高学校资源利用率,便捷校园教师和管理者进行资源管理,实现提升教育水平的目的。目前百度已经向云南省、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等地的贫困学校捐赠了包含软硬件设施和内容资源的“智慧课堂”平台,还开发了 AI 课程设计并对贫困地区进行教育培训,致力于提高贫困地区文化教育能力和水平。
所谓“扶贫先扶智,扶智先扶语”。为帮助少数民族学习汉语,学而思网校面向全国贫困地区发起了基础教育项目——“AI老师智慧教育”。该项目率先落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也是业内首次在民族地区利用AI技术推广普通话。该企业人工智能研发团队研发了“AI老师普通话教学”智能系统,特别定制了学前儿童彝汉双语学习模块,深度融合语音识别、语音测评等技术,能够实时对孩子的发音进行智能评测和纠正。据了解,该系统对语音识别精确度达到99%以上。其中,学前儿童彝汉双语学习模块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以“图片+彝汉双语发音”的模式进行展示。出现的常用词汇与当地教育局和语委合作梳理而成,包括称谓、动物、植物、彝族美食、彝族服饰等等,具有本地特色。随着学而思网校“AI老师”的到来,每个贫困地区的孩子都有了普通话老师。这不仅将加速当地普通话的推广,还将有效解决当地师资短缺的问题,为民族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三、人工智能催生新就业岗位
在新基建浪潮下,作为AI原油的数据产业蓬勃生长,催生出了对“数据标注师”这一新职业的大量需求,促进就业。数据标注师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出现的一个新兴就业岗位。2020年2月,“人工智能训练师”正式成为新职业并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数据采集和标注是人工智能训练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其主要工作内容是教会AI认识数据,有了足够多、足够好的数据,AI才能学会像人一样去感知、思考和决策,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近年来,数据标注产业促进了不少城镇和农村就业。2019年8月,支付宝公益基金会、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启动了“AI豆(谐音‘爱豆’)计划”,通过人工智能产业释放出的大量就业机会,探索“AI扶贫”的公益新模式。该计划首个试点地区就在贵州铜仁市万山区,通过提供免费职业培训,让贫困群众尤其是女性成为“人工智能培育师”,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脱贫。
在河南、河北、贵州等地,甚至还出现了一些特色的“数据标注村”。去年6月,百度智能云数据众包与山西省政府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快推进山西省重大转型项目建设,共同打造山西综改示范区AI数据交易平台;同一天,快手投资达百亿元的智能云大数据中心项目落地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该项目共计占地约500亩、容纳30万台服务器。项目建成后,将支撑企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平台,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充裕的资源保障。目前,百度(山西)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已经成为中国人员和产值规模第一的单体数据标注基地,AI数据标注师从业人员超过2000人,实现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入驻35家,全方位覆盖了无人车、语音、人像、图片、地图测绘等数据类型的标注和加工处理服务,在解决当地就业、助力产业转型的同时,对推动数据服务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并且,该基地计划在未来5年培养5万名AI数据标注师,并引入更多AI合作伙伴。
2020年7月,《新闻联播》首次报道并肯定数据标注行业:“培育新业态,打开就业新空间,在我国今年疫情冲击大环境下,数据标注起到了维护就业稳定,开拓新业态的积极作用。国家也将开发职业技能标准,推出技能培训计划,为从业者的发展托底、助力。”
四、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数字乡村的建设现状
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广大贫困地区原本深度贫困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扶贫事业进入了以综合化、精细化、协同化、持续化为特征的“后扶贫时期”,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也开始转向乡村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技术不仅在城镇扎根生长,也正与农业农村实现着深度融合,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竞相涌现,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与国家大数据战略相结合,用好大数据这一技术助推器,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到《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以及《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的出台,数字乡村已经被确定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之一。
目前,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以下进展:
1、乡村信息基础设施
2019年,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组织实施了6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支持13万个行政村通光纤和5万个4G基站建设,并优先支持“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加快网络覆盖和普及应用,全国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已双双超过98%,贫困村的固网宽带覆盖率达 99%,实现了全球领先的农村网络覆盖。
2、农业农村大数据
当前,农业农村大数据采集、分析、应用体系建设正在不断完善,建设1:1000包括土地、河流、道路等内容的农村地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设农村产业、农村经济、农村管理、农民生活大数据,实现农村管理、疫情防控、应急调度指挥的数字化。
同时,单品大数据全产业链,如油料、天然橡胶、糖料蔗、棉花、生猪等全产业链大数据也开始建设。比如生猪产业链大数据中心是农业农村部培育和支持建设的全国唯一国家级农业生猪单品种大数据平台,该中心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开发了生猪产业数字监管平台——“容易管”,联动荣昌区21个基层畜牧服务中心,全面核查全区15000余户生猪养殖户、212名动物防疫和检疫人员、210个生猪贩运主体和16家屠宰企业信息,已实现18.5万头生猪养殖、贩运、屠宰“一网式”实时监管,产生生猪购销、调运记录4200条;搭建生猪智能养殖平台——“容易养”,在形成全国、全市、全区、全行业、全链条监管数据和市场数据的数据采集网络渠道的基础上,加快生猪在养殖、销售、屠宰、加工等环节的大数据分析,提供生猪补栏、出栏、疫病防控等信息预测预警,为生猪行业生产指导和稳产保供保驾护航,进而巩固了养殖户“容易养”的核心地位;开设线上交易平台“容易卖”,目前开发建设的国家级生猪交易市场线上“猪交易4.0”模式,已覆盖全国30个省市区,累计交易额突破860亿元,沉淀6万余市场用户;开设生猪金融服务平台——“容易贷”,通过生猪大数据实现数据资本化,拓展“生猪大数据+”新业态,为生猪全产业链用户提供贴心、专业、高效的数据查询、数据保险和数据金融服务。
此外,大数据系统应用领域不断增加,如新增农业农村部网站数据频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兽药基础数据平台等等。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为例,该平台总体设计存储量47.5TB,可登记140万个生产经营主体。同时还配套建成了指挥调度中心、移动专用APP、监管追溯门户网站、国家追溯平台官方微信公众号等。2020年新增设了企业主体注册分类指标,开通了食用农产品电子合格证打印功能,推动实现“一码两证、一码通用”。截至2020年7月初,国家追溯平台共有9.41万家生产经营主体,产品种类981个,企业上传数据量达11.3万条。
3、农业生产数字化
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加快运用,并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机装备、农垦全面深度融合。
在种植业数字化方面,实现了统一的全国农情信息调度平台有效支撑种植业全程精准管控。同时,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探索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建立了县21域科学施肥专家查询系统,为农民提供科学施肥信息服务的有效模式。行政管理平台数字化建设也逐步强化,加强种植全程肥料、农药的精准管控力度,实现农业投入品的安全追溯。
在畜牧业数字化方面,养殖场直联直报系统不断完善,截至2020年上半年,平台登记规模养殖场已达80余万家,涉及信息约1200万条,基本摸清了主要畜禽品种规模养殖的家底。督促养殖场户通过“掌上牧云APP”自行填报数据,实现了畜牧业监测预警信息进村入户,在指导养殖场户恢复生猪生产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
在渔业数字化方面,渔船渔港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异地容灾备份中心项目建设积极推进,2019年9月,容灾备份中心进入试运行阶段,妥善储存了沿海各地渔船渔港动态数据,为漁船管理、漁政执法、应急安全等渔业渔政管理提供了有效支撑。同时,我国渔业在智能化技术、装备及其应用方面取得一定的代表性成果。截至2019年底,沿海11省和大连、青岛、宁波、厦门4个计划单列市完成海洋渔船通导与安全装备升级改造120428台(套),建设数字渔业岸台基站179座。研发“插卡式AlS”设备终端,开发渔业无线电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实现“一船一码一设备”监管目标。推进水产养殖装备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逐步应用于水产。另外,渔业生产大数据平台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在种业数字化方面,国内首个作物育种云平台(金种子云平台)建设完成,在隆平高科、北大荒垦丰种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等育种企业和科研单位成功应用。此外,种业大数据平台生产经营管理、品种管理、种情监测调度等关键业务子系统得到优化,底层数据实现部分板块互通;完成了与国务院、各部委、省级、基层体系等政务系统的对接;形成了《数字种业数据描迷规范(草案)》,推动种业数据规范化不断增强。
在农机装备数字化方面,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快智能农机装备推广应用。截至2020年9月底,支持1.2万农户购置农业用北斗终端1.5万台;支持20个省份开展植保无人飞机规范应用试点,支持0.5万农户购置近1万台植保无人飞机。全国已有45家农机企业将北斗终端作为标准配置,北斗终端已从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植保无人飞机扩展到插秧机、大型自走式植保机、秸秆捡拾打捆机等装备。同时,农机作业数字化服务深入推进,多地通过手机APP就近就快为小农户开展代耕代种、一条龙、一站式“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等服务。广东惠州、福建南平、浙江余姚、湖南鼎域、山东巨野等地采用滴滴农机横式开展农机作业“无接触服务,在线下单、远程监测、线上结算,帮助农户“足不出户”完成作业。
在农垦数字化方面,截至2019年底,28个垦区2.16亿亩土地完成建库上图数字化外理,入库宗地21.36万宗,入库权证8.38万个,初步形成农垦工地资源大数据建工完善农垦法人数据库,以农垦国有农场综合信息平台为抓手,整合信息资源,从隶属关系、组织类型、产业行业、区域布局等关键因系入手,开发建设农垦组织机构数据库,涵盖全国农垦1700多个农场、5000多家独立核算企业,实现农垦系统法人组织统一、分类、有序信息化管理。
此外,农业经营数字化转型加速。通过期货交易市场、第三方电商平台、自建电商平台等多种途径,积极推进农业经营数字化转型。比如,北大荒大米、九三豆油、完达山奶粉线上销售额超过4亿元,电商逐步成为北大荒农产品营销重要渠道。
农村数字化关系到农村方方面面,除以上领域,还包括乡村数字化治理能力建设、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数字化实体试点建设、农村电商体系建设等等。依据2020年初由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到2025年,农业数字经济占农业增加值比重从2018年的7.3%增长到15%,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农产品总交易额比重从9.8%增长到15%,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从2018年的38.4%增长到70%,这背后的目标都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大数据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相信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加持下,城乡数字鸿沟将会不断缩小,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将不断提高,同时,各类创新模式也将为农村价值链提供新机会、散发新活力。
编辑:文婧
校对:林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