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求职经历

转眼间来美国也有两年半光阴了。在这不算长的时间里,我却经历了比过去生命里总和更多的五味杂陈,并迎来了人生许许多多的惊喜与质变。

时间退回到2016年8月中旬,初到美国的我对这里即将开始的留学生活憧憬又迷惘。搬进新公寓,认识新室友,置办一切生活所需,我努力地适应着新环境。半个月在忙碌中很快过去,九月初开课时,本科数学背景而对金融缺乏准备的我,发现自己对金融世界比想象得还要一无所知。

而与此同时,知名的大投行与hedge fund的秋招已经开始,身边的同学们大多早已投入了暑期实习的申请中。因为如果得到这样的暑期实习机会,则意味着有一定可能在夏天结束时便能收获一份全职offer。这无疑对每一个在校生都有巨大的吸引力,竞争的激烈可想而知。

那段时间我感受到了巨大的peer pressure,我突然发现自己的相关实习经历少得可怜。而同学中本科背景,实习甚至全职工作经历远胜于我的为数不少。而我清楚地知道,他们不是唯一的竞争者,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同龄人都在争取这样的机会,我亲眼所见而自觉不如的实力都只是冰山一角。

时间流逝,同学们中开始拿到summer intern的人渐渐多起来,秋招高潮也逐渐退去。我从一开始只专注于大投行与hedge fund, 到后来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就会尝试申请。投出的近百份申请中,只接到了两三家小公司的电话面试,并以失败告终;其余的或石沉大海,或变成一封封拒信躺在邮箱。我渴望一个面试机会,却又害怕面试的失败。同时,作为一个异国人,身份问题也是一种担忧,大公司竞争激烈,小公司sponsor留学生身份的工作更少。我的焦虑随着暑假的接近到达顶峰,一方面是对工薪阶层的父母倾尽所有供我出来念书,而我可能会不得志的愧疚与担忧;另一方面则来源于对失败的恐惧和对自身价值的质疑。

后来终于在四月份时,我找到了一家非常小的FinTech创业公司的暑期实习机会。做的事情也还算有趣,却不是自己以后想做的方向。尽管如此,我还是心怀感激的,因为我在某种程度上感到了自己在另一个社会被接纳,也可以用自己所学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老板在暑期即将结束时给了我全职offer,并提出了非常不错的待遇,可我却轻松不起来,部分是因为公司太小,我非常担心工作签证的问题;更是因为心里清楚,自己需要一个更大更高的平台做起点。

那段时间的心情很是复杂,心里有想要坦然接受这份offer的惰性,它时刻诱惑着我别再去投简历了,别再费劲地去准备面试了。但我明白自己内心一直以来有着与此截然不同的规划与愿景,这愿景在当下显得很远,让我失望又无奈。但如果我接受这份offer,无异于向自己宣告我是没有能力实现这样的愿景的。可与此同时,我又怀疑自己是否太过好高骛远,这万一是自己的能力能拿到的最好的机会了呢。

在这样的挣扎中,暑期很快过去了,而就在那时我发现,人或许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状态叫做“触底反弹”。在一个困境中太久后,疲惫会让人厌倦这样停滞不前的状态。于是会索性停止这样无意义的纠结,很多问题似乎在一瞬间就想通了,只想听从内心去做就是了。我终于明白,其实我内心是不希望就这样接受这个offer,我问自己真的有拼尽全力去实现自己的规划吗?诚实的答案是没有,我心里一直有过多的顾虑和恐惧,让自己畏手畏脚不能放手一搏,而这个offer此时更变成了一个“退路”,让我不能再有动力去背水一战,而我的挣扎多数来源于,我无法接受一个会选择“退路”的自己。

就这样,一份不算理想的实习却让我收获了另一个层面的成长。此时的我,对美国更加了解,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并且彻底改变了原先患得患失的心态。我觉得焕然一新,重新踏上了自己的求职之路。这次我需要的是一份全职工作,需要公司愿意花费额外支出来支持我留学生身份的全职工作。

于是我首先联络了几位教授、一些求职非常成功的学长学姐还有我一直视为导师的几位前辈,并收获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之谈。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条建议是,把面试看作一次平等的交流,公司在面试你,你也在面试公司,自信地去让公司了解你,同时也真诚地去了解这是不是你想要去的公司。这句话让我猛然意识到,我其实一直将自己放在面试中的劣势地位,所以永远无法表现得足够自信。我在求职,而长时间的挫败让自己变得更像在求一根能证明自己的救命稻草,而资深的面试官很容易就可以看穿一个人有多少底气可以胜任这份工作,同时也可以看出一个人只是渴望一份工作,还是真的渴望在这家公司工作。更重要的是,平等交流的心态让我在面试中不再过于紧张,而是希望利用有限的时间,充分地向对方展示自己的优势,并通过面试官去了解将与我一起工作的人们。

与此同时,针对专业方面,我也明确了自己的问题:知识太过碎片化、对基础的量化与brain teaser面试题不熟练,以及没有对简历可能涉及的问题对答如流。而这些问题也是互相关联的,比如说简历上的一个项目,从为什么做这个项目(会解决哪些问题),到如何做这个项目(用到了哪些知识、技能),每个步骤之间、以及所用到的知识技能之间有何关联(构建知识体系),最后结果如何(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用什么方法改进、这些方法与这个项目所用的有何不同)都有很多隐藏的问题,需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去准备。

而且有一个重点是我曾经忽略的,那就是在学校做的项目大多数学术性比较强,会有许多为了可以使用适当的模型而做的简化假设,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去掉这些假设又会如何呢?哪些结论还是成立的?哪些完全无法成立了?我们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当然最后一个问题并不是在面试短短一个小时内可以回答的,面试官往往只想了解你的思考方式与逻辑,以及对已掌握技能的灵活运用。

于是我也明确了自己目前该做的事:巩固专业知识、刷面试题与准备简历的每一个细节。我将需要巩固的专业内容分成三大部分,买了从前由于太贵舍不得买的经典教材,找到了适合自己程度的网课。几乎除了上课、健身就泡在图书馆,小长假就在家学习。在linkedin上看到感兴趣的职位,便询问对方是否可以打电话了解一下他的工作与对申请者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系统化与对行业了解的增加,我更加明白我的简历中哪些经历更可能吸引招聘者,并从细节与构架上做了改进;同时也更加清楚可能会被问到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又牵扯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是怎样的。

慢慢地我开始接到一些面试,基本都止步在电话、视频面试的阶段,只有两个是on-site。第一个是一家中型金融数据公司的初面,面试官是一位经验丰富并且非常友善的人,问题都非常基础,他对一些开放式的问题会循循善诱。那一次面试体验很愉快,我们聊得很开心,但是之后却没有接到第二轮面试的邀请。我有些受挫,因为一次得来不易的面试机会就这样无果而终。

反思之后,我觉得有两点我没有做好。一是有意回避了较难的问题,比如说当面试官让我写出一个排序算法时,我选择了最简单却效率最低的算法,而刻意回避了更“高级”的算法;二是在对话过程中,过多地表达自己没有经验以及不太确定的状态。这两点都可以归结于缺乏自信,而对方也接收到了这个信息。

第二个则是现在所在公司的superday。那天是周五,我在一天内面试了三轮,每一轮有两位面试官。当时我住在Brooklyn偏南的地方,公司在曼哈顿下城的华尔街。第一轮面试从早晨八点半开始,我七点就出发了,到公司后发现很多面试者都来自藤校并且有大投行的实习、工作经历。本以为自己会心慌,但当时反而觉得庆幸,因为这证明我拿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然而第一轮面试半小时中的问题几乎都不在我的准备范围之内,有些反常规,但过程还算愉快。在大约一点的时候接到了后两轮面试的邀请,下午两点开始,于是我又回到公司接着面试。结束之后,我被告知周一就可以知道结果了。但在当晚七点多时就接到了面试官的电话,说已经决定给我offer,提前告诉我希望我能过一个好周末。我听到那句“We are happy to make you an offer”时,内心的感觉就像一辆行驶了很久的马车,突然找到了一家驿站。

三轮面试中大部分问题是专业相关的,虽然这些往往对面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对不同专业的同学借鉴意义可能不大。而behavior questions是每个人都必然会遇到的,面试官希望通过这些问题了解你是不是真的适合公司的氛围,以及他们是不是想每天三分之一的时间都与你共处。

我理解的behavior questions其实并不一定真的是具体的问题,而是从见到面试官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尤其对于直接面向客户的岗位更是如此。我觉得自己的整个面试过程非常融洽愉快还是得益于我之前说过的那条建议,我将每一次面试都看成一场平等交流的对话。于是心态相对放松,有时也可以在回答中穿插一些小幽默,而不是刻板地对方提问我回答。我想或许与自己的性格也有关,这些过程其实我并没有刻意当成技巧去做,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特质的真实流露。比如说在一轮面试中的一位面试官是爱尔兰人,而如果得到这份工作机会,我们入职第一个月会在伦敦培训。刚好我一直想去爱尔兰看看,于是我说在伦敦时有机会就可以到你的家乡旅游,划掉愿望清单上的一项了。面试官很开心地跟我讲了讲爱尔兰的一些景点,然后说你可以尝尝那里的威士忌,我笑着说of course, but not in the working hours,于是引得面试官们哈哈大笑。这样的小幽默需要特定的文化、语言、场合与氛围,缺一不可,所以在面试过程中,要擅于抓住这样的机会来自然地拉近与面试官的的距离,让双方都能更享受这一段共处的时间。

在两轮面试中,我都被问到了why this company。过去我回答这样的问题会说一大堆在官方网站可以找到的资料,这样的回答在现在看来一是索然无味,二是非常平庸,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可以这样回答。而这次我选择在体现对公司了解的同时,也突出自己的人格特质与价值观是与公司的文化相契合的,并且自己的教育背景与专业技能也是可以完全胜任这个岗位的。比如说了解到公司最近在经历一些挑战,并有一些重大的高层人员重组,也有很多制度的改写。让我觉得其实这家公司作为一个成熟庞大的机构却是非常有创业、创新精神的,这也是一家投行可以区别于街上其他投行的地方,而我本人是很喜欢挑战与创新的,并且也是可以勇于改变自己去适应新环境的。之前在创业公司的实习经历也锻炼和证明了我适应快节奏工作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司的文化与我的性格特质的确是契合的。再加上我知道公司新来的高层相对于传统的不太在意科技的banker,其实是相信量化与科技是华尔街未来的人之一,而我的专业就是量化金融,从技术与知识角度受过系统的训练,所以相信自己就是公司所需要的人。

我在回答中也穿插了一些数据与对公司在应对挑战时采取措施的想法。说完之后,我看到两位面试官互相对视了一眼,满意地点了点头。

除去这些,我觉得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真的是实力与运气并存的一件事。我觉得自己是非常幸运的,一路上遇到了很多愿意不求回报帮助我的人,也有许多很不错的机遇。而我最大的幸运,就是我的父母。

我的父母都是大西北普通的高中教师,对于赴美留学与在美国求职,他们并没有相似的人生经历,许多具体的事情上面也没有办法为我指点迷津。可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给了我最多的支持与帮助。

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我的爸爸总会在合适的时机,推荐可能对我有帮助的书、文章与电影。我不得不佩服爸爸的博览群书与对我的问题一针见血的判断,因为他推荐的书总会让我觉得,这简直就是为这个阶段的自己而写的。而在这样强烈的共鸣下,我也会自发地从书中找到许多问题的解决之道。比如说在找到工作之前的那个寒假回家,爸爸推荐给我《深度工作》这本书,他太了解我了,他知道原先如果遇到这本书,我会将它简单地归类于励志书籍而不屑一顾。但在现在这个阶段,这本书却为我提供了再简单不过却无比对症的解药,那就是摒弃所有杂念,深度地、专注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而这样的能力是可以用正确的方法被训练的。寒假结束我带着这本书回到了美国,它犹如一颗定心丸,让我更安心、更高效地执行着自己的计划。

而我的妈妈则用不同的方式时刻影响着我,她是我心目中最坚强乐观的人。她让我从心底敬重女性,也让我明白要成为一个怎样的女性。如果说爸爸是让我时刻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的人,那妈妈就是那个一直让我真心相信自己是可以达到这些要求的人。在我无比焦虑和自我怀疑的时候,妈妈告诉我,你应该对世界心怀感恩,也对自己心怀感恩。这句话让我的心中猛然一颤,我突然发现这么长时间以来,我对自己充满了苛求与责怪,说了太多的你为什么不行,却从来没有对自己说一句,谢谢你的努力。而我在逆境中,似乎也会忘记感恩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得来不易的留学机会与奖学金,在项目里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最重要的是可以与曾经只在书中看到的人物一起交流,让我受益终身。想到这里,我不禁笑了,就算没能在美国找到工作,又怎么样呢?你依然是无比幸运而独特的存在啊。

而让我最触动的一件事是,从小到大,其实我的父母也会夸奖别人家的孩子;而在整个找工作的过程中,父母没有问过我一次,为什么别人能找到,你就不行。他们太清楚这样的问题对于当时的我可能会是压垮心态的最后一根稻草。反而时刻提醒我,要专注于自己,学会解压……还有许许多多事,我回头看时才会发现父母对我的爱之深切。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本身与父母距离遥远,所以保持真诚的交流是最重要的。我们要相信父母有时不一定有相同的人生经历,但一定有相通的人生经验。而我想父母也应该在我们经历困境时,有一个重视却淡然的心态,重视是因为一切经历都是我们人生中的大事,淡然是不要因为重视就显得慌乱,要相信我们最终可以找到解决办法,并用正确的方式帮助我们更快地走出困境。

最后,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求学、求职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求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