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的场——陈大海教授

昨天下午2:30听了陈大海教授的演讲《语言艺术的场》,收获颇多。在做海报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个演讲的主题有点怪怪的。这个“场”到底是什么意思?场地?场面?场景?结果都不是。陈教授用了一个类比解释了这个“场”,他引用了古代评价一个美女是美在骨(善良,智慧,懂规矩,有内涵)不在皮(颜值),而颜值会随着骨改变。


图片发自App


一、课程中的哪些知识点对你启发最大,让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1.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的重点往往只有一句话,其他的都是为其服务的。

2.注意根据意群来停顿。

3.分清轻重音,特别是在一些转折处要读重音。如:可是,但是,然而……(新的认识)

4.同一个句子,用不同的语气讲出来,意思会有所差别或是完全不同。

5.读一篇文章,要读出其背后的韵味,那才是高手。(新的认识)

二、要摆脱“味同嚼蜡”,需要用到哪些策略?

1.了解作者写演讲稿的背景和揣摩作者的真正意图。

2.搞清楚哪里重音和在哪里停顿。

三、听完课后你对摆脱味同嚼蜡更加清晰了吗?

是的,终于明白了自己演讲时为什么很平淡,没有表现力了。

四、你接下来的行动计划是什么?

1.模仿。先根据陈教授课上讲评的那些文章和段落进行模仿然后发老师或朋友点评。

2.刻意练习。根据老师的点评意见反复练习。

3.用陈教授的试着自己演讲一篇文章,然后发老师点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语言艺术的场——陈大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