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大秦(02)穆公霸业

秦穆公(前659年—前621年),名任好

攻取岐山之后,秦人不温不火过了几十年,陆陆续续攻灭了周边的一些小国、蛮族,扩张了地盘。

在东周(春秋)时期,王权衰落,诸侯自行其是,但是吞并其它诸侯又做不到,因此在诸侯之间称霸,是非常流行的事情。秦穆公继位后,已经不满足于在边陲之地小打小闹了,他也想做霸主,尤其是晚年,对名声越来越热衷。他不顾一切向东进取,以期获得中原诸侯的认可。后来他真的做到了,成了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一个边陲之国,缺人才、缺人力、缺技术、缺资金,他是如何做到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网罗人才

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识人、也敢用人,只要他认为是个人才,就要千方百计搞到手,放手大用。他手下人才比较有名的有百里奚、蹇叔、由余、丕豹、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等,文臣武将济济一堂。

百里奚是他用五张羊皮换来的战俘,70多岁的老头,一见面谈了三天,就授予五羖[gǔ ]大夫,主要抓德政、教育、文化等工作。

蹇[jiǎn ]叔,是百里奚推荐的,也是个老同志,擅长战略运筹,很有预见性。两次设谋帮助百里奚避开危机,百里奚一次不听就被俘虏;著名的“蹇叔哭师”事件也是一样,穆公不听,就打了败仗。

由余,本来是投奔到戎人中的晋国人。据传穆公用美酒音乐把戎王腐化,让由余对戎王死心,才把他给招募过来。他是个西戎问题专家。

丕豹,他的父亲丕郑为晋惠公所杀,因此投奔秦,是反晋急先锋。但穆公用他主要是暗着用,因为明面上和晋国是友好国家,不好直接用。

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都是当时很优秀的将才。

可以说,穆公的人才团队是很全面、专业的,老中青搭配也很合理。如此强大的人才阵容,已经可以撑得起他的野心了。

(二)秦晋之好

春秋形势图

向东发展,称霸中原,一直是穆公的梦想,也是秦国的既定战略。当时晋强秦弱,秦国东扩阻力很大,但晋国当时的战略重心是和东边的齐国、南边的楚国争霸,这就给了秦国可乘之机。因此出现了秦晋之间时好时战的诡异局面。

秦晋之好的故事是这样的:1.穆公主动求婚。2.晋国内乱,他的小舅子夷吾和重耳出逃,穆公帮助夷吾做了晋国国君,夷吾承诺割让河西八座城池;3.夷吾即位后反悔,穆公恼火却没有办法;4.晋国大旱,穆公捏住鼻子赈灾;5.秦国大旱,晋国发兵来攻;6.穆公忍无可忍,派兵应战;7.两国打了一场乌龙仗,秦军侥幸得胜,俘虏夷吾;8.天子求情、老婆求情,穆公考虑到当时形势,释放夷吾;晋国割让河西8城,并派太子圉[yǔ]做人质;穆公把自己女儿怀赢嫁给圉[yǔ];9.夷吾病危,圉偷跑回晋国即位,与秦国又不相往来;10.穆公恼火,扶持夷吾的弟弟重耳,让女儿怀赢改嫁重耳,还颠覆了晋国朝堂,让重耳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

三次联姻,狗血剧情,每次背后都是赤裸裸的利益和背叛,让我想起两句诗:“人情翻覆似波澜”,“白首相知犹按剑”。

总的来讲,秦国在联姻中是主动的、获利的,战胜了强大的晋国,夺取了8座城池,向中原展示了实力。

(三)秦晋之战

秦穆公本着有便宜就赚的原则,有一机会,就要东进,与晋打了三仗,一胜两败。总的来看,与晋交战是不明智的,在明知道灭不了,甚至有可能打不过的情况下,没事来一闷棍,赚上三瓜两枣,虽然有时获得了一些虚荣,但严重损失了实力,尤其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更重要的,损失了壮大自身力量的宝贵时机,机会成本也很大。

崤(xiáo)之战。公元前628年,秦穆公趁着郑、晋两国国君新丧,不听大臣蹇叔等劝阻,劳师远征,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有个著名的故事,蹇叔哭师。消息泄露,偷袭失败,回师途中顺手灭了滑国。滑国是晋国的小兄弟。此时,晋襄公亲率晋军,早已在秦军返程必经之路崤山峡谷设下埋伏。秦军身陷隘道,进退不能,惊恐大乱,全部被歼,孟、西、白三将被俘(后来走夫人路线,放了归国,这也算是秦晋之好的一个益处了,打仗归打仗,打完了还是亲戚)。跨过一国国境去打另一国,得不到人口土地,确实是闻所未闻,秦穆公此时恐怕是被称霸的欲望迷蒙蔽了心智。

崤(xiáo)之战,前628年

彭衙之战。公元前627年,穆公又派孟明视等将兵伐晋,战于彭衙。史记只说“秦不利,引兵归”。这场仗没有占到便宜,但是损失应该也不大。

背水一战。公元前625年,穆公又派孟明视等,使将兵伐晋。这次是“渡河焚船,大败晋人”,还夺取了王宫,报了崤山之战的仇。事后,还在崤山开了追悼会。因为这一战,秦公也名声大震,但还谈不上是霸主,对于中原其它国家,影响力还相当有限。同时,尽管秦打赢了这一战,但最后也不得不退回去,没有打通东进的道路,不得不另谋发展。

(四)称霸西戎

晋控扼住东进路,穆公不得不向西发展。在西戎问题专家由余的策划下,秦穆公采取“先强后弱,次第征服”的方略,逐渐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12个(有说20个),开辟国土千余里。秦穆公对西戎的胜利,真正让他的事业和声望达到顶峰,周王朝都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史称秦穆公"称霸西戎"。

(五)殉葬风波
前621年,秦穆公去世,在位39年,据记载,殉葬而死的有177人,其中包括子车氏的子奄息、仲行、针虎。这三人有名的贤臣,国人对此悲痛万分,赋《黄鸟》之诗,唱道:“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意思是,青天呵,怎么将这么善良的人给殉葬了?如果可以赎命,我们宁愿出一百条命将他们换回来!
殉葬制度反映了秦人野蛮的一面,可能初衷是他们长期与西戎交战,为了威慑戎人,体现君主的威严,不得不如此,但发展到后期,把贤臣名将也拉来殉葬,则完全是文明程度不高的体现了。怪不得中原国家不愿认同秦人,认为他们和野蛮人没有什么区别。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说大秦(02)穆公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