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如果”

文/正理歪说

林俊杰有一首歌,叫《可惜没如果》。这是一首情歌,歌词大意是缅怀前任,如果当初自己足够成熟、坚强,可能现在会好很多,可惜没有如果。

在我念中学的时候,我尤其喜欢这首歌。不仅因为它是林夕作词、林俊杰谱曲,还因为这首歌总能打动我,和我内心产生共鸣。

我们总认为,得不到的都是好的。如果我能改变从前,我的现状一定会变得更好。

比如,今天我和我妈在讨论三四岁的小孩是否应该学英语,我妈告诉我,如果在我小时候,她让我学英语,我的水平肯定比现在更高。所以,我妈汲取二十多年前的教训,决定在我妹妹身上,弥补当年的遗憾。

我沉默了一会,只是跟她探讨了一下学习英语的方法,并没有给出类似于这样的结论:比如,人生中黄金的学习英语的年龄是2-3岁,这是小孩习得语言的最好时期,不然小孩子长大以后,就很难对英语产生兴趣。

当然,教育专家必须得给出结论,不会给研究过程。一来,这显得足够专家;二来,如果不引起类似的“恐慌”,现在这些五花八门的培训还怎么打开市场。

可我不是教育专家,我只是有一点心得体会,他们建立在一定的逻辑推理之上。

其实,我妈不止一次说过,“如果当初培养你爱读书的习惯就好了。所以,我对你妹妹,一定要花时间让她养成这个习惯,不能像你一样。”

在此之前,听到这里,我常常感到酸酸的,觉得自己像一个试验品,而从我身上总结出的经验都给了我妹妹。

起初我试着去理解他们。由于爸妈在我小时候忙于生计,他们换了不少行,做过不少生意。我一直在孩子堆中“野”大,我妈说,那个时候不舍得给我买书,觉得书很贵。在7岁之前,我的世界里,没有古诗,没有拼音,没有算数,没有英语......我小时候的玩伴,是一群做生意家长的孩子,他们和我一样,整天到处疯,交通路步行街就是我小时候的“幼儿园”,体委的双杠就是我的“滑滑梯”,银行就是我的“手工课”教室。

后来,父母的生意越做越好,为了让我获得更好的教育,也为了上学方便,父母出了五千块钱,送我去市里最好的小学念书,我至今都记得报纸里包裹着的红色的一打钱。

我妈老爱说这么一段,其实我压根就不记得了。

在我读学前班的时候,其他同学都会拼音,唯独我不会,我哭着跑回家,特别沮丧。我妈鼓励我说,“拼音有什么难的,我教你,保证你一个星期就会,而且比他们学地都要好,他们只是因为以前学过,不是因为你笨。”后来,我真的很快学会了。

四年级之前,我的作文都是妈妈给我报的“听写”。即便我上了小学,念完了初中,我看过的课外书,不超过五本。反而是后来她不逼我了,比如高中大学的时候,我开始有选择性地看一些我认为有意思的书。

我妈主动向我承认错误,她没有培养我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得我长久以来,不爱看书。于是,我非常理所应当地把责任推向了我妈,作为一个“被害者”,我感到特别委屈。很有意思的是,周边的人都觉得我应该委屈,而且认为我活成现在这样子,不容易。

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从一个“受害者”的身份跳了出来。如果当初我妈真的以她后来总结到的正确方法教育我,我真的会变得更好吗?

我们只知道已成事实的过去,却无法得知不可预测的未来。如果我们由果推因,并且有调整过去的超能力,真的能让整个故事变得如我们预期的那样,使一切更好吗?

答案是:至少不会“一定”更好,“更好”的概率会不会更大,不尽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电影《蝴蝶效应1》。电影讲述一个小男孩,由于家族遗传,具备改变过去的超能力。他可以通过视觉冲击,比如过去的日记,卡片,录影带等,回到过去。这个小男孩长大后拥有不错的生活,可是当他得知身边有很多人过地不好,感到非常悲伤。偶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可以回到过去,于是萌生出改变过去,让每一个人更幸福地生活的念头。可不幸的是,过去经他“折腾”后,不是在局部上得到调整,而是调整之后整个剧本的翻写。每一次他从过去回来,他都无法让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过上更好的生活。可怕的是,事情越来越糟糕。最后,他被关进了精神病院。过去被改地面目全非,现实满目疮痍,在走投无路之际,他花光了所有的力气,找到他妈妈生育时候的录像带,回到了妈妈的临产的肚子里,并自杀,他解脱了,他再也没有“过去”可以改变。

处于“当下”时间轴的你,非常贪心,对于过去,你希望保留所有已知的“好事”,对所有已知“坏事”却总是归纳为一种人生的教训。你企图回到过去,去改变已知的“坏事”,自以为是可以得到一个更具有确定性的更好的未来。

殊不知,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不认为那些所谓的“坏处”是我的短板,它在很多地方给我埋下了彩蛋,有悲也有喜。

我需要做的是接受,接受经历,接受自己,然后把目光放在未来。

另外,对于教育,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习得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经历。

你可能感兴趣的:(假如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