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感悟》日更目标100天:第21天(2021-2-2)

《自驱型成长》这本书里,拿两个孩子举过例子。一个孩子叫亚当,住在芝加哥南区,曾经亲眼目睹自己的哥哥被枪杀; 另一个孩子叫萨拉,上私立学校,学习压力非常大,她成绩很好,但是睡眠质量很差,还经常头疼。

科学家扫描了这两个孩子的大脑,发现他们的脑扫描成像惊人的相似,尤其是涉及应激反应系统的脑区。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慢性压力对大脑造成的伤害,和遭遇重大的创伤是一样的。

为什么会这样?这在脑科学上已经被证实了。

如果压力荷尔蒙迅速上升,但马上能回落,这就是健康的压力反应。

但如果压力一直存在、挥之不去呢?它会缓慢的、但永久的改变杏仁核,让杏仁核变得很大。这就好像是在大脑中留下了“伤疤”,只需要越来越小的压力,就能触发它一次次的发作。最后,甚至可以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情况下,仍然触发抑郁。


而这和掌控感的关系是什么?

家长的另一个误解是,如果我们帮孩子把一切安排好,孩子什么也不用操心,就不应该有什么压力。

但事实是: 失去掌控感,可能是天底下最让人有压力感的事情。

慢性压力和失去掌控感,又是怎么杀死孩子的内驱力的呢?

内驱力,和我们身体里的多巴胺水平息息相关。

赢下比赛、获得认同感……所有的这些奖赏性体验都会导致高水平的多巴胺。多巴胺一旦分泌到最佳水平,就会引发“心流”体验。

相反的是,无聊枯燥的体验、失控的感觉、慢性压力,会让多巴胺水平逐渐下降。而随着多巴胺的减少,孩子的动力也就随之流失了。

其实,即使没有这些科学的解释,也能想象其中的联系。

试问,一个都没有任何机会去自由探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孩子,怎么可能发现自己的热爱所在呢?

兴趣,一定是在自由的探索中闪现,而不是被强行注入孩子体内的。

其实,慢性压力和失控的感觉,还会引发很多的问题,比如,压力会让身体分泌皮质醇,而皮质醇会伤害海马体,让孩子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等问题。

那么至少这几条我们应该做到。

第一,给孩子留白。允许孩子拥有一些无聊、发呆、瞎玩的时间,允许他们有时间从压力中恢复过来、有机会探索热爱;

第二,让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控制感。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做选择、做决定;

第三,做好排序。教育到最后,就是平衡的游戏,而平衡点,对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家长必须在心里有原则、有排序,在可承受的区间范围内追求最好,但在相冲突的时候,不左顾右盼,而是义无反顾的舍弃。


我们必须看到,我们根本无法迫使孩子走上我们为他们设想好的路。他们终究还是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并在之后的人生中,凭借一己之力修正这条路的方向。

我们能给孩子的,要给孩子的,是这种修正的能力,是孤独的面对漫长人生的动力和勇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常感悟》日更目标100天:第21天(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