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这人世间从没有真神

一 真人和演员,都不是药神

这个事件里的真实主人公,叫陆勇。


《我不是药神》里的虚构人物叫程勇。


但是,要说神,他们都不是正版的药神,正版药神很可能是大反派,卖高价的黑心瑞士制药公司,瑞士诺华公司。


凭什么这么说?就凭它花了十几年时间,烧了数十亿美元,研制出格列卫,为慢粒白血病患者带来希望。是的,患者们活下去的希望,归根结底是它带来的。


在中国传统儒家语境里,“神”乃是创造天地的,“圣”才是拯救万民的——比如比如李白叫诗仙事关创造力,杜甫叫诗圣更偏于他的救黎民于水火的情怀。


陆勇没有创造希望,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盗来了希望。

二 反派其实也不是药神

这故事里如果真要有个神,大概是医药公司,更直白的说,是资本。


但资本,你叫他神,它立刻就会来打你的脸。

它哪是神,它只有神操作。

在今年美国福布斯公布的2000强企业中排名最高的药企,叫做辉瑞制药。

它市值2000多亿美元,亿,美元。

去年销售额527亿美元。

利润217亿美元。

粗略的算利润率,是约41%。

在同一榜单中,黑贵的苹果是约22%利润率。网瘾少年/女共同的爸爸马云的阿里巴巴,是25%。

这还不是暴利行业?!

再粗略的算一下,辉瑞制药平均每个月挣约18亿美元。

网民都说制药公司也要赚钱啊,人家研制个新药要十几年烧几十亿美元呢。

呵呵哒。

烧钱是烧了十几年,挣回来还不是分分钟?

人家的专利保护期还有二十年呢。

烧多少钱挣不回来啊。

况且,药企的神操作绝对不止这些。

电影里被盗版的诺华,年年有大新闻。

三 进口药还为什么价格特别“神”?

故事里的格列宁,现实里的格列卫在中国大陆售价约等于香港和美国的两倍。


为什么?因为有太多算在患者头上的费用。

第一,进口药不管在国外安全上市了多久,在中国,它要进入市场,就要再经历一次临床试验,中国不承认美国药监局的数据。临床试验的钱算一道在患者头上。


第二,中国大陆对药品加征5%的关税和17%的增值税,其实药品由于其特殊性,不应被当作普通商品对待。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对它们少征或免征税。税费又算一道在患者头上。


第三,大陆医院约定俗成实行15%的药物加价。近来经过整改,国产药物已经不加价了,但进口药物依旧加,药物加价最终还是算在患者头上。


第四,进口药在专利权过期后,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可以再单独定价,要服从政府价格管制。唯有在中国,它们可以仍旧开出高价。不用说了,暴利仍旧算在患者头上。


陆勇之所以有“药神”之名,是因为他一步到位,绕开了研发成本和运转成本,为弱势的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


这是非常之事的非常手段。


非常手段,可一不可再。


专利权毕竟是人类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

四 我希望以后越来越好吧,但这事也不能靠神

陈述句,不是感叹句。

电影主人公程勇在万众瞩目的被告席上说的。


在故事接近尾声时,这句宣言出人意料的不慷慨激昂,不热血沸腾,不理想主义,不乐观,不鸡血,不煽情。

但真实。

所谓从肺腑中掏出。

影片最后字幕说,格列宁在今年被纳入医保。

也是在今年,中国开始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

中国药监局去年也加入了“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可以逐渐达到共享数据、规范标准和节约成本的目的。


会越来越好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不是药神》,这人世间从没有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