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03e16《低俗小说》观后

该如何跟别人介绍这部电影呢?

一句话介绍我很早之前就尝试过。

“低俗小说看过吗?就是一个手下跟黑社会老大的女人跳舞的那个故事。”对方沉吟片刻,“哦看过,那个舞简直太经典了”。

一般的交流到了这个地步,我就会暗暗地把对方划到跟我一个阵营,如果对方说“抢劫餐厅的那一对小偷真是太可爱了”,我一定会回复“我也这么觉得诶,而且还有一个细节我跟你讲哦……”,对话里瞬间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影片是1994年上映的,第一次看的时候还很小,现在有些情节记不清了。

当然第二次看也是有压力的,毕竟这部电影在豆瓣电影Top250里排74,我也在很多个平台被知道过这个电影是怎样的优秀,何其经典,是被捧上神坛的作品,导演昆汀天才般地将环形叙事手法用到了化境。万一我看电影的时候没看出这些个无与伦比可怎么办呢?

随着进度条的移动,我的担心灰飞烟灭。

整个电影就是一场颠覆:颠覆我对电影角色的常规看法,颠覆我对剧情的常规期待。

1.杀人之前先背诵一段圣经的杀手Jules。这个细节我第一遍观看时完全没注意到,那时候对圣经一点也不了解。现在再看这个杀手的行为,觉得很震撼。之前见过的杀手角色,要么对老大言听计从,要么就是想另立门派割据一方。但不曾想过,一个杀手也有自己的信仰,Jules和同伴被人用枪扫射居然活了下来,Jules认为这是个神迹,是上帝的旨意,也为后面的洗手不干埋下伏笔。

背圣经的杀手让我想到朋友给我分享的一个故事。

在前流书店偶遇一个哥们,零下三四度光脚穿一双拖鞋,劈头问我读没读过《史记》。他在肯德基工作,住在后面一栋楼的三层,房间只有七八平米,没有洗手间,里面堆满了各种杂物,他就睡在地上,被子乱七八糟堆在一起。然而,他屋里却有一架钢琴。珠江,他说,今年十月买的,两万七千五。书店老板和另外几个人费了老劲才抬上三楼,让对面租户打开了门,才放进了屋。钢琴上面还有把小提琴,这边上就是清华大学,他有时还拿着去朱自清写荷塘月色的地方拉两下。

2.拳击手的小情人。大眼睛又无辜的法国女孩,看起来就弱弱的,她与拳击手的爱情甜蜜得很。拳击手死里逃生,急需逃离本地,等他们的火车即将启动,迫在眉睫的时刻,拳击手让小女友赶紧上摩托车,小女友却磨磨唧唧,拳击手吼了一句 we got to hit the fucking road,小女友作势要哭。这个细节真的太动人了,拳击手立马道歉又安慰,问女友早餐有没有吃蓝莓烤薄饼。

啥叫铁汉柔情,这是教科书般的铁汉柔情。虽然作为观众,我急迫得恨不得立马冲进银幕把这个小女友直接扛上摩托车。

3.不同的人在不同故事里,扮演不同的角色。没有主角光环这种东西。

常见的电影是“人心说”,即主角是宇宙中心,不管经历什么,他都会安然无恙活下去,一切剧情发展都是为了凸显主角的某些人性光辉。一旦接受这个设定,不合逻辑的尴尬剧情就会变得顺利成章,“毕竟人家是主角嘛”。《低俗小说》这部电影似乎就是为了来打破这种设定的。

在故事“文森特和马沙的妻子”中,杀手文森特是主角,在另一个故事中,他上了一趟厕所,一出厕所门就被KO。颠覆吧,主角怎么能这样死去呢?呼风唤雨的黑社会大佬,转眼就被普通警察猥亵,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又是配角。这样的曲折离奇着实迷人,将我从无聊的电影套路中解救了出来。想给昆汀磕头谢恩。

“邦妮的处境”里,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邦尼”,但她的存在却支撑了整个剧情的发展:几个大男人争分夺秒处理车上一名黑人的尸体,尸体得藏起来。怎么藏?放进后备箱。但车上全是黑人的脑浆,于是三个男人各司其职,专心致志来规划洗车。这是主要为了躲避警察吗?不,这是因为“邦尼”这名护士,一名小配角的妻子,看到载着黑人尸体的车开进自家车库会跟小配角离婚。

《低俗小说》,这部电影从名字看就已经够离经叛道,导演没有批判黑帮的罪恶,也没有表扬人性的优点。他不迎合观众的期待,也不打算给大家讲什么道理。如果说电影叙事就像是开车,线性叙事是为了能到达目的地,环状叙事却是为了能在路上看风景。

昆汀是热衷于看风景的老司机,看到动情处他还要喝酒跳舞,鸣枪助兴。

你可能感兴趣的:(s03e16《低俗小说》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