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秘密》
童年的秘密:孩子成长得规律到底是什么
从孩子出生他们有自己探索这个世界的秩序,而我们作为父母往往阻碍的他们的成长,比如:“不要碰,不要摸,这个不行,”等等这些词汇,但我们却不知道这些词汇阻碍了儿童探索这个世界的能力,长时间阻止,他们的大脑神经元链接就会断,就会成为这个不好,没有用,也阻碍了孩子的好奇心
尊重孩子的本能
在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中6岁之前有四个重要特征:
第一个是敏感期
第二个是特别重视外部秩序
第三个是“内部定向”
第四个是孩子的智力发展是通过自己来完成的
再回想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认为只要孩子不碰那些危险的东西就尽量让她自己去感受,但有时候发现环境变了,也会对孩子有阻止的一些语言,我记得孩子在3-4岁时说的一句话:妈妈什么都不让我吃,那时候她喜欢吃些糖薯片等等一些没有营养的东西,我就会阻止,后来我也就反思自己,调整孩子对于吃那些零食的时间
记得孩子那会刚学会走路没多久,家里里面整天一片狼藉,家里我们的鞋子她挨个试,然后穿我的高跟鞋,把他爸爸的裤子套在头上,吃饭时桌子上地上全是饭,喜欢自己动手做,所以她现在特别喜欢做手工
前段时间去看我弟弟家孩子,她还不到一岁,在和她玩耍的过程中发现她喜欢拿亮颜色的球,不喜欢灰色的球,她发现我衣服上的花纹上面有个圈圈,她会用手去拿,结果她不停的拿了好多次,发现拿不起来,然后又去玩别的,结果后来有看见我衣服上的圈圈她又用手去拿,这样来回的确认是否可以拿起来,但作为我们大人却感觉很好玩,但是孩子会自己在探索,不停地确认,她会不停地重复做一件事
这就是孩子探索这个世界的过程
儿童之家六个重要发现:
1.重复其实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我发现我家孩子看一个动画片不知看了多少遍了,她会不厌其烦的看一个动画片,每次看到同一个情节时依然很兴奋的分享
2.允许孩子自由选择
孩子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允许她自己有选择的权利
3.孩子喜欢秩序感
孩子喜欢把东西放在一直放的那个位置,可能就是我们说的有规矩
4.尊严感
我们父母的还有身边的朋友有时候会拿那孩子开玩笑,大人会觉得没什么,但是孩子却是很认真的记在心里,孩子是非常敏感的,所以不要对孩子开玩笑,训斥她
5.关于书写和阅读
不要过早的教孩子认字,如果她问你就说,他不问就不要刻意的教她
6.身体的发展
孩子的运动都会比大人要多,只要家庭父母不给孩子造成压力,孩子身心健康,也会发展的很好的,想想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处在压力和父母的抗争下孩子的身体发展会好吗,因为她总是是担心自己被骂,生活在压力下,身体发展也会受影响
帮助孩子正常化
如果大人用了很多错误的方式对待孩子,会导致孩子出去一下不正常的行为:
第一个不正常的状态叫做“”神游”做事不投入,精力不集中,导致这种行为是因为可能拥有的玩具太多
第二个不正常的状态是障碍,过早的给孩子进行过度的教育,所以什么年龄该做什么样的事情
第三个不正常的状态是依附,孩子喜欢永远粘着爸爸妈妈,他会放弃自己的活动,凡事都依赖大人,长大后会懒散,不觉得自己有责任感
第四个不正常的状态占有欲,如果一个人占有的东西并不是自己需要的,他的发展就失去了平衡
第五个不正常的状态是权力,孩子喜欢命令大人买这东西,买那东西,通过大人能获取更多的东西
第六个不正常的状态是自卑,自卑来自苛责,我们有时候对孩子的要求,往往比对普通人的要高,这样的孩子,由于长大后会有自卑的特征
还有不正常的状态,恐惧和说谎
想要回归正常,第一是要靠我们外部的领域,老师和家长能够遵从孩子的节奏,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他们的世界,通过自己去探索完善自己的人格
第二,要看孩子自身的调节,当你尊重孩子成长规律和节奏时,孩子很快就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所有的父母都只有一个伟大的使命,他们是唯一能够和必须拯救自己孩子的人。因为他们具有社会中组织起来的力量,并能在共同生活的实践中采取行动。他们必须意识到自然界托付给他们使命的意义,这个使命是他们超越社会,并使他们能够支配所有物质环境。
因为他们的手中确实掌握了人类的未来,我们每个人的手中都掌握着人类的未来,希望我们珍惜自己手中的权力,让孩子成长为自己本来的样子。
《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
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让我们更懂孩子的心
作者兰妮博士是美国当代重要的内向性格研究专家
她表示内向和外向概念的确是存在的
我们很多家长都为孩子的内向担忧,觉得这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内向孩子他有自己的优势
曾经的我一度认为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不爱说话,胆怯,特别羡慕外向的人,然后有一段时间逼自己变成外向的,后来发现很难受痛苦,之后就索性放弃了,然后就按照自己的性格来与人相处
后来经过学习之后发现外向的人有时候也有内向的时候,跟别人说话也有尴尬的时候
慢慢的觉得自己的内向性格也挺好的
后来发现孩子身上也有内向的表现,当身边人说你这孩子说话呀,怎么见人也不喊,我很淡然的对待,因为我觉得这没什么,她有自己的成长轨道,有时候你越是逼她做她不喜欢的事,她反而越是逆反,所以我就不会在这件事上一定要让她怎么样
内向孩子的优势部分:左脑占优势,孩子就更有逻辑性,更注重思考
外向孩子的优势部分:外向孩子爱玩,更爱交朋友,他们善于表达,也很多人混的很熟,他们的直觉和情感系统比较发达
兰妮博士致力于研究内向,他分析内向有如下优势:拥有丰富的内心生活,懂得停下来品味生活,热爱学习,善于创造性思维,擅长艺术创作,情商高,精通谈话乐于自处,谦虚,容易养成健康的习惯,是个好公民,珍惜长期的友谊
对于一个明显羞怯和不自信的内向孩子来说,严厉的对待,包括过分的管教,必然会失败
享受孩子独特的气质
在一个家庭里面同样的父母,同样的环境,比如:有3个孩子,但孩子们的性格却不一样,有外向,有内向,再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享受,不要拿他们去比较,这样会造成孩子很大的心理负担
对于内向孩子来说,可以让他参与到家庭的家务当中,还有家里的大人们的事情当中,让他有种责任感和自信心,让他觉得我在家里的重要位置
还有一些对于父母离婚的问题,孩子会认为是他的责任,但这时父母要做的就是告诉孩子,虽然爸爸妈妈不在一起但还是爱他的,让他感受到爱,不要再孩子面前说前妻(夫)的坏话,让孩子觉得心里产生很大的阴影
我记得我们在农村的有个家庭,他家孩子和我家孩子是在一个幼儿园同时在一个班上,那孩子经常来我家玩,因为我们知道她的父母是离婚的,孩子告诉我说她奶奶说她妈妈死了,其实根本没有,听说她妈妈不怎么过来看她,一些具体的事情也不是很清楚,但孩子的奶奶那样在孩子面前说她妈妈,显然是不好的,这孩子心里会有怎么的阴影
那孩子特别聪明,特别外向,很懂事,我想可能父母的早早离婚,关系不好,孩子逼迫被长大的
不管大人之间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应该影响孩子,不能让孩子有心里伤害和阴影,保护孩子,正确的引导,让孩子依然有个开心快乐的童年
《母爱的羁绊》
母爱的羁绊:妈妈如何与女儿相处
这本书的作者揭示的矛盾是大多数的女孩和妈妈之间的矛盾,女孩影响最大的是妈妈,有些妈妈可能有自恋的特质,自念导致企业而非爱
作者总结了自念妈妈的九种特质
✨ 第一个特质只是她对自身的重要性有着不切实际的理解。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你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最好的。总希望别人都按照他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 第二个特征是它专注于对成功,权欲,才华,美貌,爱情的幻想
✨ 第三个特质是她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他不被周围人理解,他觉得自己可以被更高层的人理解
✨ 第四个特质是他特别需要过滤的崇拜
✨ 第五个特质是他觉得自己享有特权
✨ 第六个特质是人际关系上的剥削
✨ 第七个特征是缺少同情心
✨ 第八个特质是常常会嫉妒
✨ 第九个就是傲慢,目中无人
回想自己母亲在教育我的时候,这九个的特质都没有,所以感觉自己很庆幸
当然也很庆幸,你自己没有出现九个特质
如果妈妈有自恋的人格障碍,会导致女儿出现下面的状况:
✨ 第一,总是觉得没人爱自己
✨ 第二,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
✨ 第三,女孩子经常觉得空虚,觉得心中空落落的,不知道该干嘛
✨ 第四,总是不自信
母女关系的十根毒刺
✨ 第一根毒刺是女儿总是想得到爱和赞许,但是却永远无法取悦母亲
✨ 第二根毒刺是母亲,更在于事情看上去好不好?我不是,你感觉怎么样?
✨ 第三根毒刺就是妈妈嫉妒女儿
✨ 第四根毒刺是不支持女儿的自我表达
✨ 第五根毒刺是所有事情都围着妈妈转,所有的事一定是以他为中心的
✨ 第六根毒刺母亲在母女关系中缺乏同情心
✨ 第七根毒刺是妈妈没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 第八根毒刺是爱挑毛病
✨ 第九根毒刺是母亲帮女儿当朋友
✨ 第十根毒刺是母女之间没有隐私
在这十根毒刺当中,也反省自己,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情况,知道了之后并告诉自己才算如何做好母亲的角色,在什么的时候是什么角色很重要,我们的角色地位都在随时切换的,要不断适应角色的变化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叛逆时的特别关爱
家长 检查是否有以下行为:
对孩子微笑了吗
眨眼睛吗?
有没有拍拍孩子?
有没有跟孩子站得很近吗?
对孩子说“我爱你”
跟孩子目光接触,然后拥抱他,点头握手
参加学校的会议
给予表扬
给予赞美
敦促他上课
安排他的生日聚会
敦促他参加各种活动
父母的消极行为也可做如下检查:
有没有吼叫?
有没有嘲笑?
有没有讽刺,挖苦?
有没有打吗?
有没有忽视?
有没有唠叨?
有没有说教?
经常打断羞辱孩子
批评
引发内疚。
刺激,挑衅,撒谎
跟他家长说闲言碎语、威胁
贬低、摔东西,否定感受
没有耐心,
不切实际的期望,过于严厉的后果
当读到这些词的时候,审视自己有没有出现过,像唠叨、说教,也有吼叫的时候,也会有没有耐心的时候,其他的没有出现过,在这几想方便,还是要刻意练习,时刻觉察自己
孩子叛逆的时候,肯定是他背后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父母或在语言方面没有正确的表达,从而导致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行为
❤️当父母自己本身有足够多的爱,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时,你才不会被孩子的某个行为所激怒或出现说出伤害孩子的话
❤️我们要积极调动全家一起参与孩子的互动中,比如:全家一起看电影,一起出去旅游,一起玩游戏,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爱的环境下,那她的内心也会有慢慢的爱,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应当要学会自己给自己爱,让自己内心有爱,富足,这样孩子才会健康成长,那她的内心也是富足的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教育孩子三要素:
自由、爱、信任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我们作为父母给她爱、自由、信任
在我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觉得我还不能做到100%信任,因为大脑中总会想出她现在还是个孩子,她能做好吗?我相信很多父母也有这样的想法,不能够完全信任,其实我慢慢的观察孩子在做事情的有她自己一个思路,我们只需要陪伴她不断尝试,在尝试多次以后她就会越做越好
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都不是一样的,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给她自由,让她充分在一个没有约束的环境中成长,你会发现越来自由成长事件很美好的事,每天看着孩子在自由的一天天长大,感觉很幸福,从而对生命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和感悟
家长与孩子的双面努力
在“双减”的政策下不容许孩子上补习班,对孩子来说应该非常的高兴,但对于有些家长来说应该会更焦虑了,因为还是成绩上不去,所以这是大部分家长的想法,殊不知孩子成绩上不去是有原因的,兴趣起到关键因素
如果一个孩子对一件事没有兴趣那他肯定是做不好的,首先我们要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孩子在学习时可能还没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还没感觉到学习原来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孩子的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来自父母的打骂,或是一些负面情绪,负面言辞,打击孩子的自信心,那孩子肯定是学不好的,而且越学学不得劲,会出现我才不想去呢,于是成绩上不上,家长着急,然后天天跟在屁股后面唠叨,越是这样孩子越觉得学习没劲,从而散失学习的乐趣
学习本来是件开心快乐的事,就像达芬奇研究啄不鸟的舌头是什么形状的,只是纯粹的求知乐趣
我们要告诉孩子学习本身就是件开心且快乐的事,不要给孩子任何压力,让他们自由发挥,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培养孩子受益一生的品格
✨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品格远远大于所有,一个孩子的品格关系到她与人的交往方式,还有语言表达
✨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背后的一个好品格支撑不可少的,我们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
✨比如:我们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会被桌子呀,椅子,这些东西碰到导致会哭,很家长普遍的做法是去打这些东西,这就误导孩子是这个桌子的错,把责任推给那些静止没有生命的物件
✨我们要给孩子说:是不是小桌子也疼了,我们一起来摸摸它,这样孩子学会感受他人也会疼
✨还有彭凯平教授写的《孩子的品格》当中培养孩子的积极教育,积极心理会让孩子在这一生当中都能够幸福快乐的生活
《忙碌的爸爸也能做好爸爸》
在大部分家庭里面很多爸爸都是缺席的,照顾孩子都是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但爸爸能并不认为这是个问题,会觉得我负责赚钱,带孩子的事交给妈妈就可以,于是很多家庭的孩子会出现学习成绩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但现在还有有些爸爸虽然也在家,但陪孩子孩子的时间却少之又少,一有时间就玩手机,同样是瘸缺席的
从我记事开始我的父亲就在外地工作,1年回来一次,但对于爸爸的感觉是陌生的,甚至还有些害怕,不知如何相处,后来长大以后父亲也就渐渐的在家待的时间也就多了,但和父亲的相处总是发生冲突,很多事情都沟通不了,所以这就应该是童年父亲的缺席有关吧
爸爸也是整个家庭的重要的角色,但似乎很少有人去学习如何和孩子相处,所以在我看来哪些爱学习的爸爸真的在学习如何做个好爸爸,但他们平时也忙,但他们愿意抽时间来学习,真是让人敬佩
微型人生的理念和排序
我们作为父母,有时候会忽略的理念和排序
,总觉得事业很重要,然后每天都在不停的规划自己的事业,工作,人生,但是工作虽然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但最重要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我们以家庭为主,陪伴孩子的时间
如果一个家庭父母每天不是很多的时间也可以陪伴孩子,比如10分钟,20分钟这样子,用心的陪伴孩子,孩子也会感受到父母的爱
如果一个家庭经营的好,那么他在工作事业方面也会经营的非常好,因为家庭陪伴孩子是需要用心去学习的,不只是孩子在玩手机,你也在玩手机,你就会认为这就是陪伴,陪伴是跟孩子一起做,比如手工,玩游戏,户外运动等等
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慢慢的延伸身边以外的事,你会发现自己的潜能很大
创造有质量的家庭时间
在这章里面告诉我们如何才能陪孩子创造有质量的时间,比如:
爸爸早起时陪孩子一起吃早餐
全家在吃饭的时候一起好好吃饭,不看手机,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每年全家一起旅游1-2次
带孩子多爬山,体验自然
爸爸可以把家里重要的时间记在手机里,孩子需要开家长会,爸爸妈妈一起去
《忙碌的爸爸也能做好爸爸》的作者询问爸爸们最希望孩子拥有什么品质?
第一位是诚实和仁慈的价值观
第二位是希望孩子拥有喜悦和快乐
第三位是爸爸,希望孩子们拥有健康
第四位是热爱学习
努力做孩子的楷模,也就是积极的爸爸,传递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帮孩子养成正确的习惯
一个拥有积极向上的孩子,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他都能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在那些看来好爸爸往往比“”坏爸爸”的事业更成功
经常出差的爸爸,可以参照下面的做法
✨ 第一不要莫名其妙的消失,在出差前告诉孩子你出差的原因,跟他好好聊一聊,说爸爸为什么要出差,这次去哪
✨ 第二是可以给孩子留纸条,就是一种属于情感交流的方式
✨ 第三是条件允许的话,爸爸可以尝试带孩子出差
《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一定能够帮到很多总是出现在手机前,电脑前,声称自己没有时间管家庭、陪孩子的爸爸
❤️第二章与孩子一起成长
让孩子远离焦虑,先管理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焦虑因何而起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焦虑是一种大脑功能障碍,通俗的讲,焦虑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面临不确定状况的时候,他们无法对事件的结果做出预测。在不能确保他们的选择是否正确的时候,焦虑就产生了,通俗的说法叫“纠结”
导致孩子焦虑的原因
✨ 父母的过度控制
✨ 焦虑解释的模型
✨ 容忍或鼓励回避行为
✨ 拒绝或者批评
✨ 冲突
减轻焦虑的教养方式
✨ 行为奖励
✨ 消除过度的焦虑行为
✨ 管你自己的焦虑
✨ 提高家庭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父母放松是接纳的前提
在很多父母的教养理念当中,“为他好”成了父母的为孩子的理由
总觉得我是在为你好,有种感觉就是妈妈觉得你冷,可是孩子不冷,父母认为我是对的,你必须这样做,这种控制型,孩子有自己的生命节奏,她想成为自己想成为的,而不是变成你想成为的
以下四个思维方式可以帮到我们
第一个思维方式叫作“你想的事未必会发生”
第二个思维方式叫作“你想的事未必是事实”
第三个思维方式决定感受
第四个是方式,就是要对抗全有或全无
生活中很多人会因为一件事儿就特别高兴,你会因为一件事儿特别不高兴。同样的事儿,他未必完全是个好消息,也未必完全是个坏消息。当我们看透全有或全无时,才会达到中庸才会。知道生活中发生什么事儿,就处理什么事儿,只要保持正面即可
给孩子的焦虑管理计划
第一步,理解孩子的感受
第二步,给焦虑的大脑重贴标签
第三步,启用第二反应
第四步,关掉身体的警报
第五步,学会让孩子做主
第六步,鼓励
❤️芭学园的教育理念:心理健康的保护、人格完善的建构、艺术的熏染
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需要保护的,尤其语言的伤害,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方法怎样去跟孩子沟通
人格的完善建构,当孩子遭遇到挫折时,我们父母应该怎样的去引导他,让她在这社会上与人打交道,沟通从而还能保护自己
艺术的熏染,深刻体会到艺术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重要,一个人的内心如果有艺术的熏染,那他的内心肯定是富足的,有爱的,时刻都能感受到当下的快乐,就算遇到挫折,她也能从容淡定面对
关键期的特点及应对
李跃儿在书中说到从孩子刚出生时到6岁是她精神成长的一个关键阶段
精神成长是在婴儿离开母体之后建立起来的,从没有到有即一个人的立场、观点、感受、思维模式、行为模式
而这些都是要通过她自己去感受,她好奇这个世界的样子,她就会吃手,会吃她能拿到的东西,这是她在用嘴感知这个物品,可是我们大部分父母是不让她这样做的,继而破坏掉了她的感知能力
还有秩序感、空间感这些都是在6岁之前完成的,如果没有建构好,之后要想改变是很痛苦的,所以关键期关键对待孩子的每个行为
孩子她会用自己的方式是感知这个世界,她从小好奇,所以不能破坏他的好奇心
孩子在敏感期的时候,也就是他的大脑在建立神经元链接的时候,如果这个行为没有完成,那么她的这块神经元链接是断的,在大脑的神经元链接时没有链接,大脑会自动屏蔽掉,认为这是不需要的,所以会出现空白断裂
所以关键期,关键地板,让他自己去感知这个世界,你会发现生命原来是这么的神奇
养育环境的好与坏
这一章说的是孩子在挑选幼儿园的时候需要了解哪些的情况?第一个是幼儿园的环境,还有老师对孩子这种尊重。老师是否有专业的训练?
当了解幼儿园环境之后,把孩子送去幼儿园的时候,有些孩子哭是非常正常的。作为我们父母,不必过多的焦虑,更不要把这种焦虑感表现出来,因为孩子他会感知到,尤其在送他入园的时候,更是要笑着说再见
想起我家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的时候,那天是校车过来接的,我在外地工作,是奶奶送她的,后来我跟老师发信息,问孩子在学校第一天上学的情况,老师说没有哭,只是他一个人坐在那里看着窗外,当时听完感觉自己心里特别难受,因为之前没有学习过育儿知识,也不懂得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心理过程,现在回想觉得自己那时候还是挺自责的
所以作为我们父母应该多些学习些育儿知识,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心里需求,帮助孩子一起成长和度过
孩子打架到底怎么办?
在我们以往的传统观念里,孩子如果打架了,说明这是不好,尤其自己的孩子,如果被别人的孩子在幼儿园里面欺负了,就会感觉受到了伤害,有的父母会甚至教孩子如何反击
在这一章节里面,芭学园的创始人李跃儿告诉我们,孩子在幼儿园打架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学会看待,正确看待这件事情,因为幼儿园也相当于一个儿童的小的社会环境,如果孩子长大到十三四岁的时候,如果有人欺负他,他不知道怎么回应,那孩子是真的会受到欺负
因为在六岁之前孩子如果在幼儿园里出现打架,他们都是一些小的问题,不会伤害到生命
翻转式学习:当下孩子的学习和未来的教育
翻转式学习的核心是把它讲出来
这本书讲的是现在教育的一些弊端,我们从学校学的知识,但是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能用的会有多少呢?
书中案例:有一位大学老师,他用翻转式学习感到了他的课堂教学环境,原本学生上课状态是不停的看表,心不在焉,非常涣散,但经过改造课堂上玩的特别开心,甚至还跟老师讲,能不能别下课
作为一名老师,如果是在课堂上,能积极的用这种翻转式的教学方式,能让孩子们都能参与,我相信每个孩子都能爱上学习,觉会觉得学习是件很有趣的事情,那每位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会大大提高,也不用家长每天催促的要学习
人类从原始发展到今天是有自我学习的,能力是非常强大,只是有些孩子的学习能力被局限住了
一个学习自主性一旦被激发出来,没有人教他,他也能够学得很快,所以我们要激发一个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自己主动去尝试
孔夫子讲的“”君子不器”,就是不要给人分门,别类,说某个人就是干什么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也是一样的,不是说我学习了就郁闷,可想我其他的就不用学了,学习是很广泛的,很多东西都包括在内,学习是人生的长途,要有一颗纯粹求知的乐趣,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育存在缺陷的根源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教育方式当中,我们都是被动的去学习,而翻转式学习就是一个人的主动去学习,去做一些想做的事
而在现在教育改革双减的政策下,孩子们少了培训机构,你让孩子们少了压力,与此同时有些父母会很焦虑,他们会觉得没有培训,但孩子们怎么辅导?学习怎么上去呢?
被动的学习往往不是自己想要做的,而是被逼的情况下去做的,继而本身少了学习的本身的乐趣,又主动去学习
如何让一个孩子有兴趣,愿意主动去学习?要让孩子明白学习之中的乐趣,我们只需要换个方式教育
文中提到的可憧憬的未来教育就是指翻转式的课堂,让孩子们都能自己参与互动讨论,给他们一个主题,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想去学习的知识,因为孩子的学习能力本身就是很强的
瑟谷学校的成功试验
分享一段,这里面的一段话吧!
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如果换一种思路,想想怎么能够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怎么能够让孩子探索更广泛的课外阅读?这就是教育理念的转变。也是翻转式学习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每一个学习的人,都是影响身边其他人的一颗种子。大家一起传播,让这本书影响到更多的校长,老师和家长。
《爸爸军团》这本书的作者布鲁斯感觉到死亡来临,却放不下女儿们,找了六位爸爸帮助女儿们成长
当读到他怎么样为女儿们挑选爸爸时,那样为女儿们用心的考虑,感觉到了他是多么能够陪伴女儿们长大,同时他是多么的爱他的女儿们
文中有句非洲谚语:“懂得提问的人永远不会迷路”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困难,如果我们懂得向别人发出提问,或者自己有疑问去寻找,那么他一定走出困难,找到一片新的星空
其中这里面还提到了中国的文化书法,其中的一位爸爸,要让他们的女儿们学会中国书法,他就觉得中国书法有一种力量,书法能够给心灵带来美感的艺术。
为了真正的活过,这是《爸爸军团》最后一章节的一小段,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爸爸留给女儿的财富
1.做个行者,不要当观光客
2.永远做自己
3.忽略阻挡的墙,放飞梦想
4.给老朋友留个位置
5.探索一切的未知
6.用发现美的眼睛,在阴天去寻找彩虹
7.放手去做,不要犹豫
8.和乌龟一起散步
9.说出你的心声
10.拥抱怪兽
死亡是每个人生必然要面临的最终归宿,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在这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拥抱怪兽,学会拥抱,不确定的,学会和无常和平的相处
这本书的作者布鲁斯在面临生离死别的那一刻,每一个爸爸都能够给孩子打开生活的一扇窗,布鲁斯没有选任何一个爸爸教女儿怎样去赚钱,或者将女儿的职业方向给他们做指引
金钱和礼物时的职业选择,每个孩子会有不同的缘分。每个孩子会碰到完全不一样的现实或境遇,走向人生不同的路线,这都能够接受,但是真正需要让一个孩子传承下去的东西,是价值观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在一个家庭中,什么事儿是我们需要不断传承和发扬下去的
《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七 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1.对个人的能力的感知力:孩子觉得这事我能行
✨2.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是有价值,大家需要我
✨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内心的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人的情绪,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人际沟通的能力强: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6.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和行为后果
✨7.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这七个方面将为孩子的一生打下牢固的基础
被严格地控制的孩子反叛行为的表现:
✨ 愤恨 孩子心中有恨,现在他小,没办法,长大了就可以表现出来了
✨ 报复 一有机会就想闹的更厉害
✨ 反叛 他会把错误的事情做得更多
✨ 退缩 要么悄悄的做,父母不允许做的事情,要么自卑的任务,自己是个坏孩子
严厉的方法带来了这四个问题,是明显能看到的。深层问题则是责任感缺失,自律性差
娇纵的方式会使孩子没有自信,看起来非常开心,觉得自己什么都行。实际上他内心没有自信,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行为的边界在哪
判断一个教育方法是否有效,有四个标准
1.是否做到了和善而坚定?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3.是否长期有效?
4.能否将孩子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
这章节的内容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让我们教会孩子自己去做主,让孩子自己来学会解决问题,我们给他更多的提问,给他更多的支持,帮助他学会各种各样的词语。帮助他体会各种各样的情感,利用书里的各种小游戏来改变家庭,一个家庭,一个家庭的改变。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