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拖拉一点也无妨》——无妨吗?真的吗?

   

这只树懒深得我心

      在这样的一个疫情期间,我们无法去到一个学习气氛浓郁的地方埋头学习,当然这不能成为不学习的一种借口,我也并不是依此作为一种托辞,而是从一个理性的角度去看看这“拖延”的问题。家中的环境太过于放松,太过于舒适,总是在挑战我们的底线。学习中常常被提到的一个词就是自律或是自制力。可拖延的我们谁又不知道自律的好处,但,臣妾做不到啊!

臣妾做不到啊

      就当这样兜兜转转之时,我发现了这样的一本书,约翰·佩里写的《拖拉一点也无妨》。起初看到书名,本以为是一本鸡汤心理书目,虽然手中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完,但觉得封面的树懒还挺可爱,而且手上的事情一时半会也做不完,这书也没有多少页,那咱就看看吧(后来我才知道,这本书就是我的结构化拖延载体,哈哈哈,别着急咱接着往后聊)。带着自己的经历和好奇,开始了阅读。【完美主义者可以将视线离开了,A型好胜心强人格的同学也可以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去了,行动派也可以立刻去执行计划了,因为我怕你们看完之后,来教训我。哦,当然,我也不反对你们来了解一下我们的世界。】

      先来说说完成和完美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看何凯文老师的课程时,被反复提到。一本单词书,要多久才能背完?各种各样的答案。如果你1个月之内背不完,那你几乎这一辈子也背不完了。我们总想着,单词背一遍是不是就能够记住,苛求每一个单词都能有一个完美的记忆,而事实往往是,停留在“abandon”。就像书中所说,追求“完成”的人,时常能体会“烂开始”带来了“好结束”;苛求“完美”的人,却往往发现“好开始”只换到“烂结束”。【不管完成的怎样,先完成试试吧,做到“蛮好”就可以了,或许比“蛮好”再好一点】

      关于结构化拖延法,书中是这么写到的:“拖延不等于两手一摊,什么都不做。爱拖延的家伙们极少什么都不做,他们的确会做些略微有用的事,比如做做园艺啦,削削铅笔啦,画个重新整理文档的简图以便自己有空时去收拾啦什么的。为何拖延者们愿意做这些呢?因为做了这些,就可以不去做那些更重要的事。而如果他们的待办事项里只剩下“削铅笔”这一件,那么天底下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促使他们拿起削笔刀了。拖延人士完全可以积极有效地处理一些有难度、时效性强的重要任务,只要他们可以借此逃避做更重要的事。” 看到这儿是不是想拍大腿,激起你强烈的共鸣感,现在你是不是就知道,我为什么在开头中写到“这本书就是我的结构化拖延载体”了吧。“拖延”人士往往会伴随焦虑,但其实仔细想想,你在拖延的这段时间,也做了不少事,比如我,我写下了这篇小文。而你,看到了这篇小文,我们彼此有了灵感的沟通,这也是一种获得感与幸福感,不是吗?【从此,你我有了一个共同的新名字“结构化拖延者”】

      但是,光看见了这样的现象,又有何用,现在的时代,讲究方法论走天下,有什么方法么? 你再往下看。

      【待办事项清单】:你看到这儿,你是不是都笑了,殊不知我有多少份没有完成的清单,让它永远停留在了“待办”这一它生命中最值得期待的时刻。但书中写道,在清单的开头列出简单的事情,比如:倒第二杯咖啡;在桌子旁坐下,不要窝在沙发里等等。这样一旦你完成开头的几项简单的任务,你就会觉得有一种流畅的成就感。这样做我还从未尝试过。其实也就是将时间切分成小块,延时满足。“Forest、番茄钟”早就有所涉猎。这一条,我有点失望,但存在即合理不是吗?

    【电脑与拖延者】:这对于我们来说,便是手机了。书中提到一个小方法,“那就是,等到某件肯定会发生的、能打断我的事情快来了的时候再上网。”也就是说,让一件非常紧急的事情来阻断诱惑来勾引你,最好是生理上的事情。【当然,身体还是最重要的。】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平摊型”人士v.s“叠放型”人士】 “叠放型”的人会把资料都收起来,放到不同的文件夹里,得到需要的时候,再去探访不同的文件“家”。而平摊型人士,顾名思义,摊。所有的东西都在二维空间里。从不会立起来。尤其是“电脑桌面”,敢不敢让我看看你的电脑桌面。我想和你说的是,无论你是哪种人,只要适合你就好。如果你是平摊型人士,每次都能找到你想要的东西,那未尝不可。但如果你每次都在为此烦恼,那慢慢转型也是可以尝试的,毕竟这个社会的大环境还是向往着“叠放型”人士的桌面的。

    【与敌人合作?】“敌人”,哈哈,拖延者的敌人一定就是,那些做什么事情从不拖泥带水的人。但是和他们进行合作,往往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因为他们无法拒绝立即动手的诱惑。你甚至会惊讶于他们落时任务的速度和质量,而你不要因此打乱自己的节奏。“发挥你结构化拖延的本事,去做一大堆相对没那么重要的事情,那也是非拖延人士绝对不会抽时间做的事。去买午饭,放点音乐,让他们高高兴兴地干活儿。”

    【额外的福利】如果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看到这里是不是还有点羡慕我们呢?但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他并不想给“拖延”披上美丽的嫁衣,让拖延者变成英雄。他只是想告诉我们“拖延并非是世上最糟糕的缺点,你可能有爱拖沓的毛病,但你依然做完了不少事。”对自己的短处和缺点仔细盘点一番;把它们视作美德;很钦佩自己拥有这些“美德”。拖延的过程中,你已经做完了很多的事情,你品,你细品。【核心观点:有些时候,缺点也有额外的福利。】

    【从哲学的角度替拖延说两句】根据赫拉克利特的观点“人无法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总有新的水流过来。”我们可以这么看待拖延“我因为昨天没有做某件事情而感到内疚,可是,如果“这个我”并不是昨天没做事情的“那个我”,那我又何必内疚呢?”但这并没有什么说服力,因为不管怎么做责任无法免除,该做还是要做。书中还有很多哲学的理论,但都未完美解释拖延,因此,我觉得这章可以成为你和他人为自己辩解的依据,把对方说晕,为自己的拖延赢得时间。

    【结语】“结构化拖延者或许算不得世上最有效率的人,但是,如果能让她的想法自由自在地飞翔,自动自发地分配时间,或许她能完成各种各样的事情——若是非得让她按照更有条理的方式做事,她很可能根本做不到这些。为了你已经做完的事情,鼓励一下自己吧。用上待办事项清单、闹钟之类的帮助手段。找个能防止你一事无成的搭档。最重要的是,要享受人生。”这段话也是为什么我会为他洋洋洒洒写下这么多字的原因,我们要成为一个理性人不要因为一种观点就去过分赞扬或批判,辩证得去看待,最后,享受这些经历为你带来的一切。

结构化拖延的我看完了这本书

      结构化拖延者的心态比较谦卑,对于给他人造成的困扰,他们心里会感到十分不好意思。所以如果你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请不要对他进行批判,也许你们之间的合作会带来不一样的光景。

      拖拉一点没什么,我们不追求优秀,“蛮优秀”就可以了。

图源来自网络,侵权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评|《拖拉一点也无妨》——无妨吗?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