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理学》:成长是一段完整的乐章,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著作。通过这本书,作者揭示了儿童成长的心理认知过程,以个体心理学为基础,围绕正确的帮助孩子形成正确、健康的人格展开,从而使家长、教师找到理解孩子、教育孩子的方法。

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应该熟悉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家、社会教育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他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徒弟,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成员,后因为与弗洛伊德产生认识分歧而分道扬镳。

说到弗洛伊德和阿德勒,不得不提的是他们在心理学的观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提出了“人格论”和“本能论”,他主张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相互交织、各行其责。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的,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产生神经病,危及人格的发展。同时,弗洛伊德还认为凡能引起感官满足和自己需要的活动皆属于“性(欲)力”的活动。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认为把个体视为独特的一个整体,部分只有通过整体才能得到理解。他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我们的统一人格诱发和指引的,简单的说就是行为反应内心。

阿德勒的另外一本著作《自卑与超越》,包括正面管教、鼓励咨询都是建立在个体心理学基础上进行发展的。这本《儿童教育心理学》主要围绕着几个关键词语:人格统一、自卑感、追求优越、社会情感。总共14个章节,分别阐述了教育追求人格统一的根本目的,并对影响孩子人格统一的不同阶段的心理、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和真实需求。

毛姆说“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我们费尽心思想把自己内心传递给别人,可他们却没有领悟能力,所以我们只能行单影支,既不能了解别人,也不被别人了解”。了解自己尚且困难,了解别人更难,在孩子的小小世界里,我们的“成人视角”与他们好似南半球与北半球存在时差般。

这本书让我们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孩子,正确的培养孩子的自信、勇敢与独立。

理解孩子看世界的角度

生活中了解孩子已非常不容易,更别谈用正确的方式去帮助和指导孩子,是难上加难。天下所有的职业都可以找到培训机构,唯独“父母”这个职业没有,何况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千差万别,他人的经验毕竟不能通用,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让我们了解孩子,同时让我们借以童年认识自己。

书中说“我们追求目标过程中有一个重要事实是:自卑感。儿童的自卑感与生俱来。”

记得孩子上幼儿园前的那段时间,他会问许多细节的问题,比如:在幼儿园想上厕所怎么办?想喝水怎么办?老师和同学都不认识怎么办?当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换了一份新的工作,随之而来我们会担心如果做不好该怎么办?我们谨小慎微,以至于让自己的第一次做得比别人更体面。

同一心理的两个极端方向

阿德勒认为,每一个行为都是对个人心理的表达。儿童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会让他们试图改善环境而做出心理补偿,他们往往朝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自卑、追求优越感,两种不同现象表达的是同一心理现象。

人为何会自卑?

相对于生命发展历史长河,人类历史仅仅是一呼一吸的瞬间,而人类对自然而言渺小又脆弱。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是渺小中的渺小。他们需要依赖于成人的悉心照顾,才能生存于这个世界。

而他们虽然年龄尚小,行动还需依赖人,但他们却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认知系统。根据研究结果3个月的婴儿便已经开始初步意识。什么让他感觉舒服,什么让他不舒服,他有自己明确的表达,当我们错误的理解意图他们会大哭,而当意图被正确理解,他们则开心的笑。

有时我们的成人视角“都是为你好”“奶奶觉得你冷”表达的是我们的意愿。就如《小欢喜》的宋倩一家,孩子喜欢天文,而妈妈觉得考上清华才是人生,因此母子关系一度紧张,孩子用逃离的方式来摆脱妈妈的控制。孩子需要什么?行为背后的需求是什么?

诚然,在成长程中,不能保证每一个决定都是正确的。尤其有三类孩子:体弱多病或身体有缺陷、家里管教严厉或缺乏关爱、过度溺爱的孩子。他们极易形成错误的认识,而将孩子人生导向错误的两个方向。自卑的孩子会缺乏自信、优柔寡断、敏感,而过度追求优越感的孩子往往表现得善妒、暴戾、强势、自私。

当然,在追求优越的行为中,也有以健康的心态追求优越的孩子,这一类孩子往往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比如:努力取得进步,通过受人欢迎的行为获得他人尊重,通过积极的行动产值价值感。

当孩子陷入困境时,行为则局限在自己的错误认知中,比如妈妈大声对我说话就表示“不喜欢我”,妈妈照顾妹妹就是“不再爱我了”,孩子的世界非黑即白,事情既然不对那就一定是错的。他们尚不完全具备客观看待事物、分析的能力。

过去塑造未来,现在揭示过去

在一次培训学习中,一位导师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她说小时候家境不是很好,所以每次路过五星级酒店时会好奇的往里看,此时妈妈就会说“看什么看,这种地方是有钱人才能消费的地方”。所以她长大以后有消费能力时,站在五星级酒店大堂心里都会怀着局促的心理和不配得感,认为这样的地方不是属于我这类人的。

无意识的一句话已经形成了孩子一生对“五星级酒店”消费的认识,即便自己有能力也难以克服内心的“不配得”感。

阿德勒认为,我们的个人逻辑早在5岁左右就已形成。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所处的环境和遭遇会让我们做出一系列的决定,这就形成了未来的“核心信念”。

比如离婚家庭会影响孩子的婚姻观。从小的经历让他们对婚姻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而这些认识也影响着他们的行为。要么不轻易付出感情,要么不相信婚姻,还有一种状态可能是迎合、委曲求全。

虽然我们已经成年,但我们的意识由一个童年时期决定而控制着,就仿佛开车在高速路上而掌控方向盘的却是一个5岁小孩子。这些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决定,影响着我们一生。

针对成人进行心理疏导的鼓励咨询活动,开场有一场活动叫“觉察自己内心小孩”,会让个案人回想自己孩子时期感觉担忧、害怕、生气、伤心或者绝望的时刻,感受当时的心情和所作的决定,并和近期遇到同样心情的事件和处理方式进行对比。我们会发现,童年所用的处理方式和成年的自己如出一辙。

如果说成年的我们揭示着童年决定,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情感的高低,那么在孩子最需要保护的人生阶段,也是培养孩子社会情感的最佳时机。

社会情感是将自己与他人联系起来,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并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的愿望。社会情感包含:相互尊重、集体精神、合作精神、与人合作等,是思维逻辑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孩子未来适应社会,建立安全感的基础。正确的指导孩子朝对社会有益的方向发展,更好的链接社会,更好的塑造未来。

●正确的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接纳和欣赏他人,保持内心平衡,拥有合作精神

●有效防止孩子跌入自卑的漩涡,鼓励孩子、肯定孩子、理解孩子

人生成长是一段完整的乐章

凭单独的一副拼图似乎很难判断整幅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一个单独的音符无法演绎出完整的旋律阿德勒认为当孩子出现行为倒退时,我们不能仅仅只看“行为”本身。

童童妈妈说孩子最近上幼儿园经常会和同学抢东西,之前一直表现得很友好。对于“以前很好,现在经常抢东西”的这个事实是片面的,应该结合孩子所处的内外环境是否有了变化。比如:家庭成员是否有变化、孩子是否经常受到冷落、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反映心理的行为……,孩子的行为应该从家庭、学校、所处的环境、成长的阶段等全面、理性的分析孩子。

小易是儿子幼儿园同学,每天坐校车回家,有一次去接儿子时遇见了小易妈妈来接孩子,便问他们为什么没坐校车了,小易妈妈说“孩子最近总是推人,老师禁止孩子坐校车了”,她还说让我问问我们家孩子,小易在幼儿园是否也经常推同学。

当我们看见一个爱推人的孩子就认为他是一个“问题小孩”,判定他具有攻击性将他隔离,当我们对一个孩子说“你必须这样做”时孩子未能依照我们指示便感到失望,隔离与放弃是教育者无知的表现。

作为教育者的家长、老师,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点燃孩子内心朝向正向、勇敢的灵魂向导,我们不能在教育孩子的这条路上有挫败感而灰心丧气。不能因为孩子当下的行为片面的看待孩子,给孩子贴上异类的标签。我们的人生都是由一个个行为拼凑而成,就像一段乐章由一个个音符组合而成,教育者不能一叶障目。

阿德勒说想要指导心灵,就要了解心灵的运作原理,只有了解心灵运作的人才能用他的知识把心灵导向更高、更远的目标。

这也许是教育者和孩子一生的成长课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童教育心理学》:成长是一段完整的乐章,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