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阮秋红老师“结群而写”的一点思考

      有幸参加“南山课堂·中语杯名师课堂观摩”期间听了松坪学校初中部阮秋红老师的一个发言,阮老师从自己和学生的三年语文生活中谈到“群”在语文读写教学中的魅力。阮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博学多识。从“写作上开展‘结群而写’”谈到在教材使用上“群文而教”。听完讲座,我内心一阵欣喜,这可真是个“好玩意儿”。

      对于写作,我班学生总是将其认为是繁重而难以完成的任务,每次布置写作,学生总是“哀叹连天,一脸悲愁”。每次面对这个问题,我也是束手无措,强势中夹杂着些许无奈,而每次当我看到交上来的作文,我的反应和学生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处。交给我的作文,先不说语言优美,就连语句通顺都难以达成,阅读他们的作文时,我也是“哀叹连天,一脸哀愁”。学生惧怕写作,我也惧怕改作文。今年暑假我改变了往常让学生写在作文本上的方法,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发表在自己的QQ空间日志上,并且要求至少要有10位同学进行评论,囿于种种原因,班级完全达标的同学只有个几位同学。这个活动也在不幸中夭折了。我一直苦恼着,学生每学期的习作只有上级规定的四篇,平时的写作,又不能落到实处,更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这样的写作量是很难在作文板块上提高的。就在这样的困境中,我和学生在“作文”上已经互相“折磨”了一年时间。我总想做点改变,又无从下手,听完阮老师的发言,我醍醐灌顶。有点跃跃欲试的感觉。对于写作上开展“‘结群而教’”这个好方法,我立马整理思路在班级准备开展。

      一、准备工作

      开展活动前,我整理了实施思路,为孩子们准备了八个精美的厚皮本,随后重新启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

      二、具体操作

      1. 每个“群组”领回去一个精美的本子,学生自主上台领本子,拥有本子的组员为当组的组长,可以自由选择组员,组员也可以选择群组(双向选择)。

      2. 我班共49位同学,我设置6~7人为一个“群”组,班级分为8个小“群组”,每个“群组”可以自由搭配群成员,但是要兼顾“均匀”原则,每个组的实力要大致相当。形成小组后,组长安排好写作的次序,并设置小组习作约定,跟踪落实,形成自己小组特色。

      3. 每个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习作题目,每个群组两周上交一次作文本,(预留两周弹性时间)每位成员在两周内要写完一篇文章,并在小组内传动修改点评。每周每周再推荐一篇优秀作文,并由写作者进行整理,进行二次写作,推荐到班级参加评比。(每次推荐小组成员尽量不要重复推荐,争取兼顾到每位学生)

      4. 每次每组推荐出一篇优秀作文,到班级进行评选展示,最终选出“最美作文”发布到微信公众号,在家长群表扬,并发动家长宣传转发,增强学生写作信心,调动积极性。

      5. 每学期末,将学生的优秀习作进行整理,汇集成册,可以考虑协助学生投稿。提高学生写作的内在动力。

      三、学生反映

      用商量的口吻跟学生们说了我的想法,问他们是否支持,没想到在班级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同学们表现得很兴奋,我和学生约定自己也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每两周写一篇作文,写完放班级让学生修改点评。并答应学生,如果大家认真落实这个计划,我会个人出资将学生们的作文汇集成书,做成“青春纪念册”在学生初三毕业的时候,送给大家。学生们表现得很积极,都涌上讲台,领取作文本(最终由最先涌上讲台的7位同学“抢走了”作文本)并在班级内迅速组队。

      四、疑虑

      1. 学生会不会只是一时兴起?后期学习任务会不会去落实?

      2. 学生修改点评作文,是否有一个参照标准?是否需要教师再次指导如何修改?

      3. 潜力生写作水平差距还是很大,怎么引导小组成员进行帮助?

      4. 每两周上交一次,时间会不会有点久远?

      在这一年的教学中和同学们形成的默契也越来多,就更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待到毕业时也能为他们留下点东西。决定实施这个方案,也不知道是否会收到好的成效,但是还是想试试,也许在这个试试的过程中,又有新的发现,又可以做新的调整。

                                        2019.9.21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阮秋红老师“结群而写”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