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方法论:找到自己的“洞穴空间” 42/100

图片发自App
输出是最好的输入

#见:认知的形成,无非是在众多的噪音当中生成信号,屏蔽和排除噪音。可以说,人类的思维史和认知史都是用各种方式排除噪音,从中实现“信号救赎”的过程。

比如被称为“现代哲学之父”、“现代数学之父”的笛卡尔(René Descartes)说过,“人类之所以有那么多欲望,那么多邪恶,都是因为很多人不愿意安静地待在自己的家里。大家都愿意出去聚在一起,制造各种喧哗与骚动,导致了各种谬误、各种骚乱,甚至邪恶”。

笛卡尔认为,高尚的生活是找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空间静静待着,在这样的空间里听到真正的信号——在他看来就是上帝的声音,神界的声音——然后穿透纷繁复杂的表象,破译这个世界的密码,直击这个世界的真实图景和真实算法。这也是他哲学的一个基本主张。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如何在陶渊明的那种只能“结庐在人境”的情况下,做到“而无车马喧”?

1. 只有透过千变万化的现象找到背后不变的算法、方程式,也就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宗”,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

2. 要想找到“宗”,就要找到一个能屏蔽噪音的“洞穴空间”,给自己深入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感:要想“结庐在人境”的情况下,还能做到“而无车马喧”,其实陶渊明已经给出答案了,就是“心远地自偏”。中国还有一句老话“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朝”,光靠地理距离的偏远,连这个山沟都覆盖4G信号的时代,实际上已经不可能了。

真正的答案都是向内探索,而不是向外咨询。之所以很多人只有在深山老林才能获得片刻的安宁,核心原因还是自己心浮气躁。如果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身处闹市又如何?

笛卡尔能在床上创造出三维坐标系,你每天都在床上呆好几个小时,你又想到了什么呢?笛卡尔的成就不是床的功劳,你的问题也不是城市的喧嚣。把内心调整好,学会专注,这算是朝着深度思考走出了第一步。

#思:我理解的“洞穴空间”其实就是培养大脑的降噪机制。只要这个机制的雏形建立,就会在与万变的现象的连接中,不断地让这个机制生长,最终长成在大脑里的“洞穴空间”。

这个机制的生成逻辑:凡事都试图去找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或运行机理,这个机制就会慢慢生长,最终对噪音的辨别和过滤能力越来越强大。

就像闺女作为大队委的工作是记录“好人好事”。她苦恼没什么可记录的,于是我将“好人好事”解读了三个层次。

最浅层是一眼就能辨别的,下一层是观察细节才能发现的,最底层是创造机会让好人好事发生。由此“好人好事”在闺女的大脑里,就由“守株待兔”转化为“主动出击”。这是从伯凡老师“化博弈为合作”理念里悟出的“化被动为主动”。最普遍的思路,几乎可以横扫一切烦恼。

#行:对于今天的思考题,我想到的是基于刻意练习和兴趣。可以刻意练习去屏蔽那些噪音,主动去选择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变被动为主动,在主动选择在信息里面“深耕细作”。通过兴趣,我们可以在特定的领域深入研究。而且通过兴趣,我们可以很容易就进入心流状态。“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有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哪里还有心思去思考其他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知方法论:找到自己的“洞穴空间” 4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