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

“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心是每一个人的生命之根,也是家庭教育的根本。”这是在【格致论道】上看到的一段精彩讲演。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教育似乎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老师是园丁,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和老师的辛勤培育分不开的。以至于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很多时候,家庭教育仅仅体现在:督促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


在【格致论道】讲坛上,一位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老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让教育回家。

教授指出:老师是园丁,只能修剪根部以上的花枝,而花枝以下的根部就要靠父母了。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在一个家里父亲的责任就像定海神针,相当于校长的角色,母亲则是班主任。

父亲要安抚好母亲的情绪,让母亲有充分的安全感。母亲的“心安”了,自然就喜悦了,家里的气氛氛好了,就能给孩子立“德”,教会孩子怎样做人。而父亲是引领孩子前进方向的“道”,是孩子前进路上的灯塔。


如果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幸福、和谐的家里,父母恩爱,家庭和睦,孩子的心自然就会变得善良而温暖,他从母亲那里学会了人生应该坚守的真善美;而父亲博大的心怀、渊博的知识,像灯塔一样,吸引着孩子向他靠近。

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即使学业上没有多大建树,但他的人生必定是顺畅的,绝不会做出离谱、让父母失望的事情。


现实中,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大多集中在知识层面上,而对于孩子心灵的养育、人格的培养,却不知从哪儿下手。

比如,丧偶式育儿。在父亲眼里,觉得教育孩子是母亲的事情,他只要挣钱养家就可以了。如果孩子性格上出现了问题,父亲反倒会怪罪母亲,认为是母亲做得不好。

特别是养男孩的家庭,如果父亲在孩子小时候,缺乏正确的引导,那么,这个男孩就没有榜样的力量,他就不知道什么样的人生,才是自己应该追求的。


也可以说,他的人生就是茫然的。进入社会后,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引诱,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所以说,家庭教育是孩子心灵成长的起点,父亲和母亲只有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出一个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土壤。只有养育好了根,也才有孩子长成参天大树的那一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