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教育

我儿时的家境贫寒,但自认为精神是富足的……

我13岁之前,完全是在老家农村度过的,八、九十年代的苏北徐州的农村真的穷!缺衣少粮的,记得四年级一学期的学费是10元钱,我和弟弟都交不起,每次上学害怕的不行,怕老师不让进教室,怕老师把我们赶回家取。那时候我们常年吃杂粮煎饼,白馒头和肉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腊月二十几,家家户户蒸馒头,谁家里蒸好了馒头半截庄都闻的到,母亲在世的时候我家和隔壁邻居还有来往,邻居家奶奶会送馒头给我们尝尝,现在想想都香。上初中的时候,我们背着干粮骑自行车去十里外的乡中学上学,我们家在山后,学校在山前,途径一个很长很长的山坡,需要下车撅着屁股把自行车推上去,我的一个女同学在我前面推,她的屁股上没有补丁,我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穿上一条没补丁的裤子……

就这样,父母长辈从没有直言对孩子讲道理,我们在默默的,敏锐的感受着生活!从那时起一颗自卑的种子深深的扎根在心里,小时候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全国最穷得市是徐州,徐州最穷的县是睢宁,睢宁县最穷得乡是张圩,张圩最穷的庄是建营,建营庄最穷的家是我家~

父亲很喜欢看书,也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写来贴在墙上,所以我们自小就觉得自己和别的农村小孩不一样,我们不会一直住在那里。小学的时候八几年,我小叔等等小老板就开始到山上采石子,小孩子放假会去帮忙装车赚点学费。而我爸爸从不让我和弟弟去,他说,我的孩子怎么可能去干那种粗活。于是他会在树荫下支起桌子教我们练字……

其实并不是我们什么活不干,农忙季老少齐上阵是一定的,割麦子的时候累和热铭记一生。

这就是我小学五年级之前的印象,之后父母及家庭的变故,父亲根本无心关心我们的学习,他也陷入他自己的命运漩涡不得自拔……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时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