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 根

*          叶落归根,叶不落可不可以寻根呢?

          每年春节大假都有朋友同事回老家,大多是同事,甚是羡慕。以至于一年春节安排值班,我也大声告诉他们,我春节也要回老家,同事感到迷惑,问我老家在何地,我微笑着告诉他们,老家在成都。

        其实老家在灌县,现已因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而冠名为都江堰,大概是想与古老水利工程都江堰混为一谈而有意为之。每年清明都去给逝去的先人上坟烧香祭拜,旁边激流的小河,岷江化雪而下的清澈透绿的家乡水自然是每次必捧而饮,甚是甘甜。这里的水也因滋润了古老的成都平原的人们代代生生不息而骄傲。

图片发自App

        后来从老人口中得知其实真正的老家不在这儿,而在距此三公里外的欧家石桥,于是就萌动了寻根的想法。

        其实老人都已去世多年,连父亲也去世二十余年,知情从小给我们摆老家故事的两位姑妈也去世几年了,到哪里去找寻,一片茫然。导航,对头,有高科技为啥不用呢,没想到一导居然就有。

        趁国庆大假还在,带上老母亲出发,高德导上“欧家石桥”,一路想象着老家的样子,田野里道口旁,柳树下弯弯的石桥,潺潺的流水和稻田尽头白墙瓦房,农田里耕作的人们。不经意间居然就到了,导航提示结束。乡村柏油路上,两旁几颗桉树上爬满了藤叶,些许的农舍两层三层的小院星罗棋布,灿烂的秋日照耀其间,空气中夹杂着农田特有的气味,在哪里呢?说好的石桥呢?老家破败的老宅呢?

        找了个宽敞地停下车,一眼望不尽边的柏油小道伸向远方,兄弟忍不住往前走去,不停的打望。我顺势转向旁边的水泥村道走了进去,两旁都是低矮的白色楼房,村宣传栏上张贴着些标语和照片,纵横交错的小路通往一个个农家小院,各家晒坝上还停着一辆辆的小汽车。顺着小路走到水泥路尽头,来到土路边红墙小院旁,上前询问正在田间锄地的老农,见那黝黑的皮肤和眼角的皱纹,出于礼貌叫声“大爷”,向他打听起来,后来摆谈中才得知其实年纪比我还小,原来的事情他也不知,热情的介绍欧家石桥的情况,地理位置,原来村子里的人大多姓陈,遗憾的是并不是我们的本家,另外的一些姓吕。并告诉旁舍竹林边的周大爷九十有余,或许周大爷知晓祖辈的事,并亲自去找寻天天喝茶的周大爷,不巧的是今天周大爷没有出来。老母亲便与路边农舍打整牦牛蹄子的大婶攀谈起来,得知我们的目的甚是热情,端茶送水拿出才从小金旅游带回的苹果招待我们,热情的主人介绍起现在农家的生活,家里现在种着六亩良田,年产水稻几千斤,打成大米都三千多斤,吃不完的就卖到阿坝州,说起主人就进屋装了一大袋新米要送于我们,一番争执竟不收下我们的钱,弄得我们甚是不好意思,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啊!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离开农家小院,老农帮助兄弟找到了欧家石桥原址,小沟依然,小桥不在,留影作念,小溪道旁的白果树发出阵阵白果的“臭香” ,还夹杂着隐隐约约的桂花味。地上堆满了落下的白果,于是我们俩兄弟带上口袋捡满了几袋家乡的白果,尽管后来转游南桥古街,也买了五元一斤的新鲜白果,但家乡的依然更加鲜香。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都江堰老街的现场川戏,南桥大爷的萨克斯,热闹的人群,小吃街的牛肉豆花,古老的伏龙观,悠悠的岷江水,古街灿烂的灯光——好美!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寻 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