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变身宝藏库,文思如泉涌,写论文信手拈来 |《卡片笔记写作法》书评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大家一般是如何做笔记的呢?

在书上重要的地方划线画圈,用红笔标记,在空白处写上心得体会。

结果,过一阵子,那些标记过的地方完全不记得,忘得一干二净,跟没看过书一样。

即使做了听课笔记,认认真真写在本子上,除了考试前拿出来复习外,考完试,什么都不记得,课上学的全部还给老师了。

图片来自pexels

大家有类似经历吗?

那么,该如何做笔记才记得牢,不遗忘?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提升学习效率?

当然有!我推荐一种非常神奇的笔记法:卡片盒笔记。

它不仅有助于增强记忆,学了不忘,还能提供写作素材和灵感,解决没什么东西可写的问题。

卡片盒笔记,又叫卢曼卡片盒,他是由德国社会学家卢曼独创的一套笔记方法。卢曼半路出家,不到一年时间内就完成了社会学博士论文,由一名普通公务员一跃成为德国大学的教授,都归功于卡片笔记盒。

卡片笔记的原理和使用方法,都汇集在这本书里:《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

这本书的作者是申克·阿伦斯,是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教育哲学讲师,教授时间管理、决策和个人成长,也是卡片盒笔记的长期践行者。

这本书虽然主要围绕写作来谈卡片盒笔记的使用,但它背后的原理实际可以应用到学习和研究领域,因为只有理解了知识,形成了自己的见解,才能把它们用合适的方式呈现出来,写成文章供大家交流讨论。

卡片盒笔记不仅是一套学习工具,它更是一种革命性的构建知识体系的思维,打破了传统的按照学科类别来学习的模式,建立一种全新的,通过建立永久笔记来串联知识,产生联想和洞见的学习方式。

书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卡片盒笔记可以持续激发新想法,帮助构建主题知识体系。

01 写作是一个多任务组成的循环过程,不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线性过程。

以前写作文时,老师总是教我们选定主题后,列提纲,再去找素材,最后开始写。

很多同学平时看书少,也没留心观察生活,没记录,没反思,所以每次临到要写作了,才感觉头脑空空,没啥东西可写的。

平时没准备,临时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当然只能用线性的方式:计划,定主题,列大纲构思,看文献找素材动笔写。

实际上,写作是一个多个环节组成的循环过程,并非从一张白纸开始计划到定稿的线性过程。

作者说:没有人完全从零开始写作。

我们能写什么?对哪些方面感兴趣?都是基于我们过往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基于过去学习和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形成某些想法和观点。

为了验证观点,去查阅资料,展开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又产生新的想法,转换思路,做进一步的学习探究。

把阅读、理解、思考和产生想法的过程记录下来,做成笔记,再整理笔记,写成文章阐述你的观点,公开发表,供大家交流。这就是做研究的全过程。

图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上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其中一个环节没做到位或缺失,就会导致思维混乱,不知道写啥,没有头绪。

所以大家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没东西可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阅读少了,看剧太多?
- 看书一知半解,只知道字面意思,没去探究背后的原理?
- 只把阅读当消遣娱乐,看了呵呵一笑?
- 有没有把思考过程记录下来,并及时整理?

可能很多同学在学习的各环节都有缺失,卢曼卡片盒可以帮助我们从记笔记入手,带动起学习的全流程。

阅读后在卡片上写笔记,触发我们去思考,归纳总结阅读文本的观点,再跟已有笔记对接,找出关联笔记间的异同点,引发新一轮的思考和学习,不断循环,积累的卡片笔记越多,产生的想法和素材越多,为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

例如,《被讨厌的勇气》里讲到处理人际关系烦恼,认为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看到这里,我联想到最近正在研究的主题“自我”,就写下了这样的笔记:

“树立自我意识,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感受,自主地做决定,不受他人评价的影响。参见《被讨厌的勇气》”。

图片来自unsplash

从“尊重自己的感受”,我又想到“情绪管理”的话题,如何才能增加幸福感?有负面情绪时该怎么办?

《象与骑象人》里面,讲到放下对错评判,不要那么执着于人生的不顺。我就写下这样的笔记:

“对别人不要有应该思维,所有对错判断,都因为视角不同。参见《象与骑象人》”。

接下来写下第二条相关笔记,回答“为什么?”像这样阅读时做有心人,将书上观点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关联,就会触发一连串想法,去做深入探索,话题和素材就这么不断积累,还会发愁沒有东西可写吗?

02 卡片盒笔记提供及时反馈,检测学习效果

卢曼卡片盒最大的优势是能将多张卡片笔记关联起来,引发更多的想法和思考,丰富知识体系。

它的的第二大好处是建立了一套学习检测和反馈系统,不需要老师和同行的帮助,学习者就可以自行检测学习效果。

书中提到了两种测量记忆效果的方法:

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

传统的笔记法,如在重要词句下划线,重复朗读背诵,默写摘抄等,类似我们理解的“死记硬背”,都是加强信息的存储强度,把材料通过多次重复刻进大脑。这类学习策略忽略了信息之间的联系,孤立地记忆,当时有印象,过后又遗忘了,记忆效果差。

跟传统笔记法关注“存储强度”相反,卡片盒笔记转而关注信息的“提取强度”,因为学习的意义不在于单纯地记忆,在于建立信息间的有意义的联系。

当我们需要找到大脑中某个记忆时,首先要做的是提取线索,也就是搜索某个特定的记忆时可以利用的刺激。

图片来自unsplash

例如,当你找不到某本书时,就回忆下最后一次看见它是在哪里;找钥匙时,也首先想到平时放钥匙的固定位置。

学习中能借助来回忆信息的线索就是上下文、背景知识、相关的案例和想法。

而卢曼卡片盒里的笔记就是互为关联的线索,看到某张卡片上的笔记就能回忆起其它同主题的笔记,卡片盒笔记构成了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

当我看到这张卡片:“对自己的应该思维:拿社会普遍的规则来约束自己。参见《了不起的我》”,就想到另一张卡片,介绍这一行为的术语:“内摄-被社会规则所绑架,违心地做事,不开心。参见《内在动机》”。

这张卡片上写着:“关系中的应该思维:都是你的错,你不应该这样对我。参见《了不起的我》”,要改变这种思维模式,就翻看相邻的卡片:“课题分离:做自己能控制的事,不插手他人的事务,不评价别人。参见《被讨厌的勇气》”。

卡片越积越多,知识网络不断延伸,联想越丰富,产生更多的洞见。这样就把知识串联起来,多角度审视,理解更深刻,当然记得牢,不易遗忘。这就是卢曼卡片盒体系的强大之处。

图片来自unsplash

检测学习效果,就是看提取信息的速度和质量,看能否围绕某个知识点阐述更多的关联信息和观点。卢曼卡片盒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在记忆研究领域,有一个加工水平理论

该理论的研究表明:

信息写入大脑的过程越简单,加工信息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越少,提取信息就越困难,越不容易回忆起来。
反过来,信息写入时做的功课越多,付出的努力越大,提取时就越容易,回忆越顺畅。

如果我们想改善对学习材料的记忆,就不能在学习时只对材料进行浅层的加工,反复地阅读,划线,标出重点词汇,写几句心得体会。

必须要更辛苦点,对材料做深层加工,理解文章的内涵,结构,用自己的话归纳总结,把前因后果讲清楚,思考它在其它情景下的应用等。

前期对学习材料研究得透彻,从多角度建立了与其它知识的关联,做到书中所讲的“详细阐释”,这个材料就几乎不会被遗忘,一旦被正确线索触发,还能被稳定地提取出来。

图片来自unsplash

所以,临时抱佛脚,考前突击记忆,效果很差。因为没有理解,囫囵吞枣。

卢曼卡片盒系统里,学习者将读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写在卡片上,是对材料的深加工,能检测我们到底学了什么。因为只有理解了,才能不看书,用自己的话陈述原文的观点。没理解,就根本说不清楚。

只有从大脑里提取信息,写下来,我们才知道自己到底学了什么,学会没有。

反复阅读、在句子下划线、把老师课上讲的写在笔记本上,这些都不是深加工,也无法检测我们是否真的理解了,熟悉不等于理解。所以才出现一说都懂,但自己复述却说不清楚,结结巴巴,不得要领。

看完书后,能写几张卡片笔记,就能检测自己是真懂还是假懂。

图片来自pexels

随着卡片盒笔记数量的增加,通过前后卡片的对比,发现同主题下各卡片之间的各种关系:互相矛盾、异同点和补充,能进一步验证前期学习的效果,发现漏洞,完善知识体系,引发新的想法。卢曼卡片盒体系的反馈功能确实强大。

通过写笔记记录思考过程,对学习材料深加工,深刻理解知识。同时通过查看各相关笔记,获取诸多记忆线索,加大信息提取强度。

在信息的存储和提取两个环节都做到位,前后夹击,知识就被牢牢锁住,在大脑里扎根。

03 卢曼卡片盒体系的组成和使用简介

介绍了卢曼卡片盒体系的诸多好处,大家一定想知道这么好的系统究竟长什么样?是不是很复杂?

其实,功能强大的系统不一定都很复杂,卢曼卡片盒的组成非常简单。掌握起来也不困难,关键在于按照它的原则去做,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卢曼也是很普通的人,作为一个学术外行,能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就完成社会学博士论文,顺利拿到博士学位,进入大学任教,全靠他的卡片盒笔记系统。他每天只写6张卡片,一生积累了9万多张卡片笔记

书中建议我们普通人,每天只需要写3张卡片就可以了,积少成多,刻意练习,慢慢才能感受到卢曼卡片盒体系的威力。

为了提升学习效率,知识工作者都应该了解和尝试下卡片盒笔记。

卢曼卡片盒体系一共只有四种工具

- 纸和笔用于书写
- 文献管理工具(纸质卡片或卡片软件)用来收集文献笔记
- 卡片盒(实体盒子或卡片盒软件)存放永久笔记
- 编辑工具(如word)编辑卡片盒笔记

图片来自pexels

卡片盒笔记里最重要的笔记是永久笔记,它上面记录的都是永久保存,不扔的笔记,有长期保留价值。

永久笔记需要简明扼要地阐述原书观点对学习者的启发,重点写跟自己目前研究的主题有何关联。永久笔记的目的就是给我们感兴趣的主题提供写作灵感和素材。

如我现阶段对“自我”主题感兴趣,看到一篇公众号文章里,有这么一句话:

哪怕你能力再强,只要你性格软弱,那么马上就会丧失别人对你的尊重和角色认同。

就写下一条永久笔记:

“别人对你的态度,不取决于你的位置,取决于你给他们的感觉。参见‘炼己者’公众号文章”。然后在卡片上编号或贴标签,写上笔记的关键词“软弱”,放进主卡片盒。

书中把文献笔记也归入永久保存的笔记。当我们看完一本书后,对书中观点做归纳总结,就写一条文献笔记卡片,它反映了学习者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文献笔记写完后,也编号或写上关键词,放入文献管理工具(文献卡片盒或管理软件)。

文献笔记跟永久笔记的区别就在于,前者记录的是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后者需要将书中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研究课题关联,写出结合点。两种卡片都属于有长期保留价值的笔记,随时为学习者的研究课题提供参考资料,触发相关的思考和新的想法。

每写完一张卡片,都把它跟前面写的相关笔记放在一起,在相关笔记上写上这条新笔记的链接或编号,或者反过来,在新笔记上写下相关笔记的链接或编号,查找起来非常方便。

此外,当笔记积累到一定数量,还会根据需要制作主题索引卡片,上面写上某主题下有关笔记的链接或编号,同时索引卡片也给编上号。这样,查找起来就更便捷了,不再担心在众多卡片里找不到某主题相关的笔记。

图片来自unsplash

除了永久笔记,还有两种辅助笔记:闪念笔记和项目笔记。

闪念笔记是记录学习活动中要处理的事情,相当于备忘录。项目笔记跟着某个研究项目走的,是在项目中积累的一些资料,一般放在单独的文件夹里。这两种笔记都是为写永久笔记服务的,处理完了后就可以扔掉或存档。

到这里,卢曼卡片盒笔记的使用就基本讲完了,大家看是不是很简单?更具体的操作方法,在书里有详细介绍,相信大家看了书后会更明白。

不管怎么使用,这三种笔记都是围绕着学习活动中的各项任务来的,把阅读、理解、思考、产生想法和写作各环节中的成果都写下来,记录在卡片上,分类处理,积少成多,为写文章提供资源,不用再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却还是空空如也。

04 结语

有句烂大街的话,形容人们学习的状态,叫“一说都会,一做就废”。

这说明一个明显的问题:对知识的熟悉不等于理解。学习中最硬核的环节就是理解

只有真正理解了,才不仅入脑还入心,把书本上的知识深深嵌入自己的日常生活里,成为自己的智慧,形成知情意行的循环,理论结合实际,不断进步。

图片来自pexels

卢曼卡片盒体系就打造了这么一套提升学习效果的系统,帮助我们记忆和理解知识,将大脑从各种琐碎的记忆工作中解放出来,释放出更多的空间来思考,通过卡片笔记上提供的相关线索,激发灵感和创意,产生洞见。

当大脑有了这么一个记忆的外挂系统,我们就能专心致志地研究,打造专业能力,成为各自研究领域的专家。

知识需要管理,否则就给大脑添乱,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让我们好好利用卢曼卡片盒这个武器,提升理解力吧!

知识管理,从卡片盒笔记开始,写下你的第一张卡片吧!


参考文献

1.《认知心理学》.凯瑟琳·加洛蒂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2.《心理学与生活》.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3.《被讨厌的勇气》.岸见一郎,古贺史健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4.《象与骑象人》.乔纳森·海特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你可能感兴趣的:(卡片变身宝藏库,文思如泉涌,写论文信手拈来 |《卡片笔记写作法》书评)